「寧願做錯事,不想不做事」為什麼多國都出現「衛生紙之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原大學心理系副教授鄭谷苑分析,人類面對重大事件,尤其是災難,會出現3個反應層次,依序為:和我有什麼關係;我可以做什麼;最後,才會考慮是非對錯。
(中央社)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疫情擴散全球,台灣、香港、日本和澳洲等國相繼發生「衛生紙之亂」。學者分析,視覺衝擊、疫情升溫及社群和新聞媒體的推波助瀾都是原因。
社交媒體和新聞報導助長爆買
《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消費者心理專家表示,搶購衛生紙「顯然不合理」,但社交媒體和新聞報導助長民眾盲目效仿的心理。
《路透社》報導,愛搞笑聞名的「北領地新聞」(NT News)在昨天發行的報紙,留下8張空白內頁,宣稱提供讀者他們最需要的,趁機嘲弄這場衛生紙恐慌。
YES, WE ACTUALLY DID PRINT IT #toiletpapercrisis pic.twitter.com/jusP50ojYu
— The NT News (@TheNTNews) March 4, 2020
幾週以來,推特(Twitter)上有關衛生紙的主題標籤不斷冒出,好比#衛生紙緊急事件(#ToiletPaperEmergency)和#衛生紙之亂(#ToiletPaperApocalypse),從某個角度來說,社交媒體變相推動民眾的搶購心理。
錯失恐懼症:大家都在搶,只有我錯過
澳洲格里菲斯大學教授格雷斯表示,衛生紙在貨架上的位置比較顯眼,50大卷衛生紙消失產生的空蕩感,比50個罐頭或消毒水不見更加顯眼。
新南威爾斯大學副教授加爾格表示,當民眾看到大家都在搶購某種商品時,會覺得事出有因,深怕自己錯過,而產生「錯失恐懼症」(FOMO syndrome)。
她說:「關鍵原因是沒有人知道疫情會如何發展,會不會更加惡化?」民眾希望能有備無患,這是他們為了拿到某種控制感,唯一能做的事。
習慣了「要什麼有什麼」的都市化生活
雪梨另一位消費心理學專家米勒表示,這是都市化社會和現代生活日趨便利的最高體現。
他表示,民眾不習慣物品短缺和斷貨現象,習慣隨心所欲選擇自己想要的東西,而搶購衛生紙能維持這種心理狀態。
面對災難,人們「寧願做錯事,不想不做事」
人本教育基金會報導,中原大學心理系副教授鄭谷苑分析,人類面對重大事件,尤其是災難,會出現3個反應層次,依序為:和我有什麼關係;我可以做什麼;最後,才會考慮是非對錯。
鄭谷苑指出,我們思考「我可以做什麼」時,若無事可做,會讓我們覺得無助,那是非常不舒服的感覺,為了解除無力感,人類「寧願做錯事,不想不做事」,這也正是面對重大事件時,有各種謠言、錯誤訊息竄出的主因。
鄭谷苑説,以這次的「衛生紙缺貨」的謠言來說,「大腦第一時間的反應,根據過去經驗,有沒有可能缺貨?有。如果缺衛生紙會怎樣?很不方便。那要不要去搶購?去比不去好。」當我們希望擺脫無能為力,想做點什麼,卻又缺乏對訊息判斷對錯的能力,就很自然的落入「寧可信其有」的思考謬誤的陷阱中。
要杜絕謠言、避免製造更大的恐慌,鄭谷苑建議:「最重要的是,有能力找到正確的資訊。不確定的訊息就不要轉傳,即便只是『好意提醒』也不宜。」
延伸閱讀:
- 警查獲3人散播「衛生紙短缺」假消息,其中1人為衛生用品承銷商
- 面對「武漢肺炎」的正確公衛態度:即使很直覺,仍應盡量避免污名與仇恨動員
- 【數位公民週報】「資訊疫情」不僅讓人不知所措,更加重恐慌、污名與歧視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李修慧
核稿編輯:楊士範
“COVID-19”的相關議題
- 2020-03-07 解構因「概括化」而起、新冠病毒而引爆的仇黃種人現象
- 2020-03-06 泰國加強口罩管制:限製口罩售價和統籌配送,緩解曼谷需求缺口
- 2020-03-06 「寧願做錯事,不想不做事」為什麼多國都出現「衛生紙之亂」?
- 2020-03-06 緬甸「新冠肺炎零確診」— 是佛國之土防疫作戰成功還是諸神保佑?
- 2020-03-05 武漢肺炎為何驗出「偽陰性」?醫檢師說明五個可能原因
Tags:
從影業小編到台灣變色龍,UG is hot with Photoshop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做最精彩的你自己」的白靈、跨年大唱 First Love 主題曲的白冰冰、手機桌面幸運女神美輪明 —— UG is Hot,那個總是出現在大樓屋頂上的人緊追時事梗,彷彿他的衣櫃裡有無限的道具隨手捻來都能搭上。充滿 B 級感的變裝加上高超的 Photoshop 技巧,讓一個人以千百種人設亮相。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平時身為平凡上班族的 UG 是怎樣煉成社群百變女王的,而他最愛用的 P 圖小撇步又是哪些呢。
從「過氣網紅」到「最快的變裝民眾」
許多人認識 UG 是因為他 2009-2010 年 cover 少女時代的精湛模仿,當時甚至受邀上韓國綜藝節目《Star King》與偶像相見。在 15 年前,所謂「網紅」一詞還未被廣泛使用的時候,那年還只是個大學生的 UG 用他的熱情示範了追星的極致,並在社群網路上發酵。不過 UG 並沒有選擇走上演藝之路,如今回看往事直笑說自己是「過氣網紅」,他反而在近年不斷透過變裝「成為」各種偶像,反映時事的速度堪稱「最快的變裝民眾」。
「我變裝的故事要從小時候說起,」小學時迷戀美少女戰士華麗的變身,加上看綜藝節目中反串藝人帶來的娛樂效果,「我覺得這個東西我好像做的來,而且與其被大家說你『有點娘』,不如把它轉換成一個表演的形式,就會變得很光明正大。」UG 不只自己表演,也帶著同學在兒童節大會上跳徐懷鈺,從小就展現自信光芒。
社群在走 Photoshop 要懂
若從很早就在 Instagram 上追蹤 UG 的朋友,應該會發現他從某個時期開始,照片中的場景從居家環境大量轉換到一個大樓的頂樓——那正是 UG 任職電影發行公司的頂樓。「我剛進公司老闆就知道我會變裝,有次《穆荷蘭大道》特映會老闆就提議我扮成電影中的角色,讓觀眾可以來合照,」UG 聊到公司很支持讓他很合理地時常扮裝,「讓我覺得哇原來這在一個 30 幾歲的上班族身上是件被鼓勵的事。」也因為如此他對變裝愈來愈認真,也開始用變裝的形式參加同志遊行等等的公眾活動。
平時的 UG 除了經營自己的社群平台之外,也時常利用 Photoshop 製作工作所需的宣傳素材、電影周邊等,「我們三不五時就要拍一些商品照,公司頂樓剛好很漂亮就會上去拍。」雖然從大學時期就學了各種影像處理的軟體,「Photoshop 還是最直觀的!」UG 說在電影發行公司當小編,幾乎每天都會用到 Photoshop,不管是 banner、gif 動圖還是小型印刷品通通都可以用 PS 搞定。
看我 Photoshop 三十六技
社群上火熱起來的事件通常是沒有預告的,但 UG 總是能抓住這些時事梗的精髓,他對於挑選變裝的角色也有一套自己的邏輯,「通常以我自己喜歡的影視或音樂作品為主,時事的話,除了社群上的熱度之外,我也會選擇有很明顯特徵的,大家一看就知道這是什麼!」仔細看 UG 每次扮演不同角色,神情絕對都是最到位的。
不僅變裝角色多元,UG 的 P 圖技巧也是三十六技各種搭配!在這次採訪中 UG 回歸初心,化身成他的變裝啟蒙「美少女戰士水手月亮」,並且首次公開分享了幾個在後製變裝照片時最愛的 PS 祕技!

首先是修圖最經典招式:去背!Adobe 推出了「物件選取」工具讓去背變得超簡單,只需要開啟圖檔點擊「物件選取」,Photoshop 就會自動辨識畫面中的關鍵物件,不到 10 秒就幫水手月亮去背完成。接著 UG 使用「色相/飽和度」調整功能,增加漸變疊加與外光暈,把水手月亮變得閃閃發亮。下一步在背景加上星空圖案與不同 pose 的水手月亮之後,UG 到圖層區調整不同物件的「混合模式」,選擇「濾色」然後調整「透明度」,只要簡單拉動一下就能讓水手月亮與星空自然地融合
Everyone can Photoshop!百變人生沒有侷限
在今年大港開唱的演出者介紹裡,UG 被以「台灣變色龍 aka 屋頂皇后 aka 變裝民眾」這個串超長的頭銜介紹,這三個稱號似乎點出了他被大家記憶的不同面向,包括從最早 cover 少女時代紅到韓國,一直到公司頂樓的精彩變裝。
這些年來 Photoshop 陪伴著 UG 不斷超越,不斷成為那個最精彩的他自己,「變裝對我的人生帶來的改變,除了成就感之外,最重要的是創造了更多的連結,」如同在性別運動中的站在最前排、最吸睛的變裝皇后們,「變裝可以是一種溝通的工具,鼓勵很多可能到很多對自己的狀態還不是很了解的人。」採訪尾聲,我們問 UG 下一個角色會扮誰?他笑說還不知道,「但一定是好玩的!」

Everyone can Photoshop!百變無法侷限,Photoshop提升你的創意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