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光州事件之謎:誰是金君?》:反抗軍是北韓策動的嗎?從一張照片談起

《光州事件之謎:誰是金君?》:反抗軍是北韓策動的嗎?從一張照片談起
Photo Credit: 《光州事件之謎:誰是金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前陸軍上校池萬元長期研究光州事件,聲稱光州事件是由北韓秘密派遣的特殊部隊偽裝成大學生,煽動人民而引發的動亂事件。池萬元利用辨識系統比對當年的照片,指出一位站在軍車上的青年領袖,就是北韓農業部長金昌植。

《光州事件之謎:誰是金君?》是2018年上映的一部韓國紀錄片,事件背景在1979年10月26日,韓國實行獨裁統治多年的總統朴正熙遇刺,隨後政府宣布從10月27日凌晨4時起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實施戒嚴,以免朝鮮人民軍趁機南侵。陸軍少將全斗煥趁著這個混亂時期發動政變,取得最高的軍權,並於1980年5月17日擴大戒嚴。

光州市民發起抗議活動,質疑全斗煥的政權正當性,並要求民主化,但當時實際已掌握政府最高權力的全斗煥下令武力鎮壓這次運動,造成大量平民和學生死傷。

反抗軍是由北韓策動?

前陸軍上校池萬元長期研究光州事件,其聲稱光州事件是由北韓秘密派遣的特殊部隊偽裝成大學生,並煽動人民情緒而引發的動亂事件。池萬元利用辨識系統比對當年的照片,指出照片上一位站在軍車上,戴着頭盔、手握機關槍的青年反抗領袖,就是北韓農業部長金昌植本人,並命名其為「第一光殊」(北韓特派至「光」州的特「殊」隊員)。這個比對的結果,讓韓國社會部分保守勢力確信當年事件是由北韓引導的推論無誤。

但是池萬元所使用的辨識系統,僅是很粗糙的透過臉部輪廓及部分臉部特徵,就認定相片中的男子就是北韓高官,實有許多爭議。而且他們聲稱透過系統辨識出當時共有600位「光殊」在場,這麼大量的人數,難道當時處於戒嚴時期的韓國能夠如此輕易被滲透?他僅透過模糊的照片比對就可以信誓旦旦的指出何人是「光殊」,一直沒人直接跳出來反駁的原因,可能只是因為照片裡的那些青年早在武力鎮壓之下失去了性命。

d4107422
Photo Credit: 《光州事件之謎:誰是金君?》

反抗領袖是何人?

如果那位疑似是反抗領袖的青年不是「光殊」,那他到底是誰?在導演不斷探訪之下,終於找到了一位認識照片中人物的女士,那位「第一光殊」被她稱為「金君」,以前是她們家所開商店的常客,父母雙亡後就跟幾個同伴以拾荒維生,直到戒嚴時期的武力鎮壓,他們才因心生不滿而上街抗爭,並在這之後就消聲匿跡。

在探訪的過程中,導演不斷地尋找當時參與光州事件的民眾,他們也在訪談之中,一一回想起這段痛苦的回憶。軍人在路上當街毆打民眾,就算是沒有參與反抗軍的民眾,只要他認為你是,就能直接打到頭破血流。而且為了殺雞儆猴,有許多上街抗議的青年也被當街射殺,當時參與反抗的青年們都是抱持著隨時會死亡的心情與政府、軍隊抗爭。當時的景象深深的他們內心留下陰影,就算已經過了30幾年,有人還是會被當時的惡夢嚇醒、有人上美容院堅持不洗頭,只因他不敢在視線不明的狀況下被人碰觸⋯⋯

3LbqKg2A-1
Photo Credit: 《光州事件之謎:誰是金君?》

歷史的真相不應該被扭曲

當時的韓國處於戒嚴狀態,政府嚴格控管新聞媒體,就算有記者冒著風險鋌而走險去到抗爭現場拍攝,當時參與社會運動的青年學子們大多也不願意入鏡,所以僅留下有限的照片記錄當時的情景。韓國保守派便抓著這一點,延續當時韓國政府所編造的「抗爭事件其實是北韓的侵略任務」說詞,企圖扭曲事實,掩蓋以武力血腥鎮壓爭取自由民主制度平民的真相。

光州事件,有如臺灣的228事件、美麗島事件一般,如今大家所在追求的都是要還原當年的真相,還給被害人公平正義。這些事件皆成為歷史的一部分,當時行為不論目的與結果好壞,都應該完整的留給後世評價,而不是企圖掩蓋、甚至捏造虛假的事實來合理化過去的所作所為。唯有面對真相才能夠有所改進,社會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與進步。

延伸閱讀

本文經法操司想傳媒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