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統戰部分部?為什麼馬來西亞會有個「一中和平統一促進會」

中共統戰部分部?為什麼馬來西亞會有個「一中和平統一促進會」
Photo Credit:劉鎮東競選團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最近,在2003年「馬來西亞一中促進協會」已悄然更名為「馬來西亞一中和平統一促進會」,命名方式與「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在多國的分會相似。

2020年3月7日,馬來西亞各中文媒體的一則報導吸引了許多華裔讀者的目光--「大馬一中和統會」成立。

許多大馬華裔網友相當不解,都2020年了,長期在國內遭受歧視的華人因為被他族質疑效忠,而被辱罵“Balik China”(滾回中國),為何如今會有為呼應中國政府的「一中政策」立場而成立的組織呢?

實際上,「大馬一中和統會」至少在大馬存在16年了,只是過去並不活躍。

「一中和統會」的前身:「一中促進會」

首先,被外界視為中國統戰部外圍組織的「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以下簡稱統促會)在1988年9月22日成立,爾後在多國設有分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范世平在其研究指出,統促會雖然是在1988年成立,但後來卻因隔年爆發天安門事件,因此對外統戰成效有限,一直到1999年台灣前總統李登輝發表「兩國論」,以及2000年台灣實現政黨輪替後,才開始發揮功能。這意味著,統促會較活躍於民進黨執政時期。

根據統促會的官網介紹,目前在東南亞六國設有分會,如下表:

國家 組織名稱 成立時間
泰國 泰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總會 2001年2月
泰國泰北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2010年1月8日
泰北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2010年
菲律賓 菲律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2001年12月
菲律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宿務分會 2010年12月
柬埔寨 柬埔寨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2001年4月21日
印度尼西亞 印尼華人和平統一促進會 2007年3月13日
寮國 老撾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2003年9月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一中促進協會 2003年12月

「馬來西亞一中促進協會」(以下簡稱大馬一中促進會)之所以遲至2003年12月18日才成立,乃因受到當時陳水扁政府日益明顯的「去中國化」路線影響而成立的。

大馬學者何國忠在其研究指出,多年來大馬華社領袖對台灣問題多只停留在「關心」的層次,但2004 年台灣總統選舉時陳水扁提出「防衛性公投」後,大馬華社領袖才毅然成立「馬來西亞一中促進協會」表態。

大馬一中促進會成員多由華裔商人階級組成,他們多與中國有商業往來,如創會會長鐘廷森,其金獅集團在中國各城市有百盛購物中心,任秘書長的陳凱希是大馬海鷗集團創辦人。當時陳凱希對外稱,協會成員是以個人名義發起與加入的,與中國駐馬大使館或中國官方人物無關。

對於大馬一中促進會的成立,其實大馬華社一直都有不認同的聲音,當時大馬媒體人王維興就指出,華社中反對的立場多為「不應干預他國內政」、怎麼馬來西亞人比中國人更關心統一問題、馬來西亞人可有自身觀點但該由台灣人決定、年紀大的立場偏左派的馬華走不出冷戰思維,以及走不出「歷史中國」的民族情意結。

從「一中促進會」的到「一中和統會」

大馬一中促進會成立後,主要是透過媒體表達反對民進黨進行台獨、去中國化的立場。當2008年台灣二度政黨輪替,國民黨再度執政後,大馬一中促進會的活動才沉寂下來。

大馬一中促進會近年較公開的活動,是在2019年1月14日與馬中友好協會、拉曼大學學院舉行「台海關係的矛盾與整合」座談會,《南洋商報》報導該活動也是為呼應《告臺灣同胞書》40周年而舉辦的,而此時已是蔡英文政府時期。

當時已是拉曼大學學院董事的學者何國忠在座談會上表示,「在台海關係上,由於政治的需要,需要用談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可談的就談,不可談的就放心,需要融洽的處理方案」、「我們不干預別人家事,但是,我們可以討論天下事。」

2020年3月6日,《星洲日報》報導,馬來西亞一中和平統一促進會(一中和統會)新屆理事會正式成立,報導稱大馬一中和統會將在新屆會長古潤金帶領下,全體理事堅守大馬的一個中國立場,廣納賢才,共同推進中華民族和平統一的大業。

由此可見,「馬來西亞一中促進協會」已悄然更名為「馬來西亞一中和平統一促進會」。此外,前述提及的大馬一中促進會創會長鐘廷森已成了常務副會長,陳凱希與何國忠成了副會長(該會共有六名副會長)。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領事參贊劉東源與一等秘書兼領事王志民也出席了大馬一中和統會的首次理事會議,可見該會關係與中國官方過往關係更為公開密切。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大馬一中促進會成立時,為彰顯自身與中方非從屬關係,因此名字中不放入「和平統一」,而是「一中促進協會」,其寓意是宣稱華社的立場與馬國官方「一個中國(一中)」立場一致。

因此為何在2020年,在2003年成立的「馬來西亞一中促進協會」會更名為「馬來西亞一中和平統一促進會」,背後寓意何在,仍有待觀察,也許可從該會秘書長的一番話可得知一二。

《星洲日報》報導指出,該會秘書長姚迪聰表示,該會將加強與各國和統會的聯繫與交流,並持持續支持和參與推動中國和平統一的進程。

參考書目:

  • 范世平(2009)《中國大陸僑務政策與工作體系之研究》。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何國忠(2009)。<馬來西亞華團領袖與「文化中國」>,《東南亞與中國-連接、疏遠、定位》。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
  • 王維興(2005)。<淺析馬來西亞華人社會對台海兩岸的觀點>,《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8期:191-203。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吳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