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全台最大「口罩網購系統」12日上路:自付運費7元,先搶未必「先贏」

全台最大「口罩網購系統」12日上路:自付運費7元,先搶未必「先贏」
Photo Credit: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唐鳳指出,經數據分析發現,目前許多沒買口罩的都是較年輕的上班族,可能無法配合藥局的營業時間,希望透過網購讓他們買;因此稍微修改報稅軟體,作為預購口罩用。

口罩實名制2.0將上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本週四(12日)起民眾可開始透過網路預購,並在超商取貨,民眾須自付運費7元,每週約233萬人次可在網路買到,將可服務較難於平日白天到藥局排隊購買的上班族。此外,國內口罩產能也將持續增加,本週平均日產920萬片,將有機會超過日產1000萬片。

網路購買和藥局購買並行

行政院昨(9)日決定,口罩實名制2.0將採網路預購、超商取貨,與原本的藥局購買並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也在記者會上正式宣布,口罩實名制2.0預計會在本週四上路,民眾可以在網路上預購。主要目標就是要讓大家免於排隊,增加1個購買通路的選擇。

指揮中心公布的口罩2.0購買方式如下

  • 預購登記截止日為3月18日,不受身分證末碼單雙號分流限制。
  • 成功預購者於3月19日收到繳費通知簡訊,務必於指定期限內完成付款(ATM、網路銀行或信用卡)。
  • 成功預購者可於3月26日至4月1日持健保卡或系統發放的購買憑證前往超商門市領取(代領者亦須持上述證件),逾期未領者視同放棄領取資格。
  • 若預購人數超過預定人數,將於登記截止日隔天公開抽籤,並非先搶先贏,因此民眾不必搶在第一天上線登記。
  • 購買原則與實體通路相同,本次試營運僅提供成人口罩(成人口罩7天內3片,每片5元)。
  • 使用健保卡、自然人憑證預購者需自備可上網的電腦及讀卡機。
  • 每筆訂單需自付7元的物流處理費。

陳時中解釋,12日預購,26日才會拿到,時序上可能有點晚,但這段時間,還是可以在藥局購買。3月12日開放的首輪線上預購,屬試營運性質,初估可提供700萬片(約233萬人份)預購量。根據以往財稅報稅經驗,大概有280萬戶使用自然人憑證線上報稅,但等上線後,會有多少人網購口罩,還有待觀察。

經濟部次長王美花則表示,目前正在進行的壓力測試有再升等,但如果預約人數超出預估人數,除了超商可準備的量可能無法達成外,還有包裝問題,所以會需要抽籤,這周登記預購的人都會抽籤,並非先搶先贏,抽籤後會以簡訊通知結果。

有媒體詢問如何防範像搶演唱會門票時間一到就有大批人湧入搶購,是否搶完就無法預購?陳時中則回答,不需要像搶演唱會門票那樣,因為口罩很多,較晚訂購到貨時間就會較晚,但會盡量滿足需求。第一次網購口罩時間拉長,讓大家不用緊張非得搶同一時間上線預購。

蘇貞昌:團隊已開始壓力測試

行政院長蘇貞昌與行政院昨日晚間也在臉書發文預告,「台灣最大的口罩網購系統,即將上線啦!」

政務委員唐鳳在影片中說,經過數據分析,發現目前許多沒有去藥局買口罩的,都是比較年輕的上班族,可能是因為上班無法配合藥局的營業時間,所以希望透過網購的方式讓他們購買;因此稍微修改報稅軟體,作為預購口罩軟體。

蘇貞昌表示,為了讓沒時間排隊買口罩的上班族、學生,都有更多機會買得到口罩,政府結合科技,也跟民間高手合作,準備推出口罩實名制2.0,讓大家可以網路預購、線上付款、超商取貨。

蘇貞昌說,9日開始,無數工程師、業者、幕僚、資安人員,都在第一線測試調整口罩實名制2.0的系統。各部會的公務員,也不斷召開各種會議來協調物流和付費機制,希望能夠盡快完成整個購買機制的建置,雖然他來聽報告「聽不懂」,但就是「因為不懂才要拜託你們」。希望能政府多個服務,當國民需要的時候,政府民間一起組成「防疫台灣隊」。

口罩產能本週可望單日達1000萬片

《中央社》報導,60條口罩產線在上週全數交機並進入調整、生產,經濟部長沈榮津昨天表示,目前60台口罩產線除部分仍在調整與整合外,多數已陸續投入生產,本週口罩日產能平均可達920萬片,單日有機會達到1000萬片。預計最晚在下週,調校中的機器也都能投入生產,屆時日產能可穩定維持千萬片。

行政院日前加碼新台幣9000萬元,添購32條口罩生產線,「口罩生產廠商利用本部附條件贈與機台生產口罩遴選結果」於日前公布,32條新增產線將由18家口罩廠分配。沈榮津表示,32台新機預計在3月底可全數交機。根據估算,32條產線產能全開後,加上現在正陸續投入的60條產線,及過往既有的產能,4月上旬口罩日產能上看1300萬片。

至於口罩原料,根據日前進行盤點的結果,目前原料可以供應每日1500萬片的產能,並持續到6月底。未來若日產能增加至1300萬片,供應仍無虞。

《中央社》報導,醫療整備官羅一鈞表示,現在社會對口罩需求依然存在,才研議新的通路讓民眾更容易買到,也保留足夠的量給醫療院所。

羅一鈞說,這幾天撥補的醫用口罩、N95口罩及防護衣會陸續進各醫療院所、提升到35天安全準備量;診所及醫院的口罩配送量也會分別增加15%及20%;社福、長照、精神機構的口罩則是每週58萬片,透過各縣市衛生局發送。

民間部分則由經濟部每天配送80萬片,特教班則因相對弱勢、不方便出門,由教育部直接撥口罩給校方。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李秉芳
核稿編輯:黃筱歡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