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人數比原爆還多的「東京大轟炸」75週年,倖存者:我不在乎輸贏,只要沒有轟炸就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東京大轟炸奪走的人命超過美國於同年在長崎及廣島投下原子彈造成的死亡人數,但而東京大空襲今年紀念事發75週年,其影響及教訓卻少有人論。
(※首圖為2019年3月10日,日本民眾在東京墨田區的市政紀念堂為東京大空襲的受害者哀悼祈禱)
(中央社)1945年3月10日清晨,8歲女孩二瓶治代在東京大空襲中死裡逃生,那是人類史上造成最多死傷的轟炸行動。
這場由美國發動的空襲估計造成10萬人喪生、上百萬人受傷,其中多數是平民。美軍為了這次行動,派出超過300架B-29轟炸機,一夜之間在東京投下1500公噸的燒夷彈。
燒夷彈使用環烷烴和棕櫚酸,混合汽油使其膠化,爆炸後不但會產生上千度高溫,飛濺的燃燒物會黏著在皮膚上,即使用手拍打或在地上打滾,也只會助長火勢,極具殺傷力。
1500噸燒夷彈雨 死亡超過原爆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炸彈造成的煉獄把大約41平方公里的區域化為灰燼,根據一些估算,上百萬人因此流離失所。
這場空襲奪走的人命超過美國於同年在長崎及廣島投下原子彈造成的死亡人數。根據美國能源部資料,這2次原爆初期分別導致7萬人及4萬6000人死亡。
廣島或長崎都設有原爆紀念建築,而即使東京大空襲傷亡慘重,東京至今仍沒有公共資金贊助的紀念館。此外,二次大戰時盟國於1945年2月轟炸德國德勒斯登(Dresden),掀起公眾激辯轟炸平民的正當性,而東京大空襲今年紀念事發75週年,其影響及教訓卻少有人論。
還是少女的二瓶治代親身經歷的大轟炸,在美國軍中代號為「會議室行動」(Operation Meetinghouse)。美軍在1945年2月到5月對日本發動一系列空襲,其中以3月10日這次造成最多人死亡。
這一連串空襲大部分是由美國轟炸機太平洋戰區指揮官、將軍李梅(Curtis LeMay)策劃,他之後對北韓及越南發動空襲,並在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期間,贊成以核子攻擊對俄羅斯先發制人。
珍珠港事變後 美決心摧毀任何助日本一臂之力的可能
雖然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曾於1939年歐洲爆發戰爭時,呼籲所有交戰國政府不要採取轟炸平民的「非人道野蠻主義」,到了1945年,美國政策顯然有了180度轉變。
日本於1941年12月7日襲擊美國夏威夷珍珠港基地,美國自此決心報復。1942年,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帝國勢力還如日中天,美國戰略規劃專家列出一些攻擊目標,目的是消滅任何可能助日本一臂之力的設施,包括飛機基地及工廠。
此外,美國陸續將塞班島、蒂尼安島(Tinian)、關島收入囊中,為當時最先進的B-29重型轟炸機建立了起降基地。
B-29轟炸機飛得又快又高,可乘載大量火力,又能避開多數高射炮射程,爭取空戰時間,原是為了對付納粹德國而設計,美國人認為也很適合用來攻擊日本。載著燒夷彈的B-29,把木造建築居多的東京燒成火海,炸彈的震盪和碎片也同時毀滅所有可及之物。

轟炸機卸槍砲多裝炸彈 任務九死一生
在簡報任務內容時,3000多名陸軍航空隊飛行員中多數人對任務抱持懷疑。若排成一隊飛行,他們將無法彼此掩護、避開日本戰機攻擊,而且李梅下令大型轟炸機卸下幾乎全部的防衛武器,以便裝載更多炸彈,任務可謂九死一生。
一名B-29轟炸機隊員之子鮑曼(James Bowman)在相關單位蒐集的紀錄中寫道:「那天,許多人走出簡報室,心裡確信兩件事:第一,李梅果然是個瘋子;第二,很多弟兄活不到明天。」
空襲行動前夕,B-29轟炸機在塞班島、蒂尼安島、關島陸續起飛,朝日本進發。
B-29飛行員畢格羅(Robert Bigelow)在記錄口述史時回憶,3月10日清晨,日本人還在木造平房內酣睡,第一批轟炸機潛入東京上空,展開5波主力攻擊,其餘部隊則發起較小型的轟炸。
《BBC》報導,3月10日凌晨0時剛過不久,第一波的200餘架美軍轟炸機由東京的東區上空開始投下了燒夷彈。東京的房舍以木造建築為主,火勢一發不可收拾,並在東北季風的吹送之下,迅速擴散,東京陷入火海,生還者形容是「人間煉獄」。
據稱大火的中心溫度達到了攝氏上千度,許多死者的遺體被燒到屍骨無存,日本當時統計和戰後的統計,學者估算死亡人數至少在12萬人左右,失蹤者至少有10萬人。日本的記錄稱,天亮之後,隅田川等河流都是死者的屍體,而美軍則是損失12架轟炸機。
《風傳媒》報導,東京大轟炸並不是美軍第一次轟炸日本,然而先前美軍的目標主要是造船廠、飛機廠與軍事設施,東京大空襲則是針對平民,目標之一的下町,建築多為易燃的木造房屋,人口稠密,主要是勞工階層。轟炸這樣的地區,目的就是要讓死亡恐怖氣氛瀰漫日本社會。
李梅後來表示,如果美國戰敗,他本人肯定會被控犯下戰爭罪行;但他也堅稱這次轟炸讓戰爭提早結束,從而降低了交戰雙方的人命傷亡。李梅在戰後晉昇為四星上將,1990年以83歲高齡過世。
地面淪火獄 濃煙高聳竄入轟炸機
二瓶治代先前也經歷過美軍對東京的空襲,但當父親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把她叫醒,他吼著說,這次和以前不一樣。
他們成功逃進防空洞,但沒能躲太久,二瓶的父親擔心被燒死或被濃煙嗆死在洞裡,決定出去。然而外面已是一片無法想像的慘況,路面變成一條火龍,家家戶戶從內到外,包括榻榻米、被褥、背包都燒掉了。
人也是一樣。現年83歲的二瓶回憶,逃命的人背著嬰兒奔跑,背上的嬰兒也燒起來了。

鮑曼在敘述中提到B-29轟炸機的飛行工程師魏德(Jim Wilde)的說法表示:「我們俯瞰的一切都是一片火熱的紅,濃煙立刻鑽進飛機的所有角落。」
美國之後又空襲了名古屋、大阪及神戶等大城,並轟炸了58個中型城市。
二瓶與家人倖存於東京大空襲,但之後輾轉於親戚家和收容中心,食物匱乏,只能把橡子粉、榖粒和水混合著吃,即便很難消化。
她不在乎日本戰敗,也不理解迫使日本屈服的原子彈,
「我不在乎我們是贏是輸,只要沒有轟炸就好,我當時9歲,戰敗戰勝對那時的我來說都不重要」。
年輕一代已淡忘 倖存者憂歷史重演
現今的日本人超過80%都是出生於戰後,有些人擔心年輕一代忘卻這段歷史。二瓶就說,「我很怕歷史重演」,她自己是在東京大空襲戰災資料中心於2002年成立時,才找到勇氣面對那段過去。
她在館內看到一幅閃閃發亮的東京天際線圖像,東京上空有孩子坐在雲端,「那讓我想起我最好的朋友們,也讓我相信,他們現在也在某個地方過得很開心。」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李秉芳
核稿編輯:黃筱歡
Tags:
2023迎向雲端浪潮,掌握職場躍進方程式,培養雲端硬實力就在此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回首2022年來勢洶洶的數位轉型浪潮,數據運算、資料儲存、提升安全性等雲端技術早已成為企業製程最佳化、擴充業務規模、創造價值的重要利器,而在新的一年中,數據分析公司也指出,整合AI分析平台上雲不只能有效降低部署時間、減少人力成本,亦是在可見的未來中,提升商業價值、邁向永續轉型的科技大勢。因此,許多企業也延續轉型浪潮餘波,積極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進階數據科技,並搭配各式雲端服務來強化企業內部運轉效能,迎戰全新的市場挑戰。
數位革新不落人後,AWS助您入門雲端
當「雲端」從產業發展、轉型的熱門關鍵字轉變為2023年不分產業別,都有強烈需求的職場必備硬實力,每一位在產業中耕耘奮鬥的從業人員、或是初入社會職場的新鮮人,又該如何提升自我,加緊腳步跟上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數位革新呢?
好消息是,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mazon Web Services(AWS)即將於2023年2月23日的下午2點至5點,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透過專為雲端新手設計的一系列實用入門課程,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
專業講師彙整雲端精華,基本服務、創新應用一次滿足
AWS線上雲端培訓日是針對雲端新手所量身打造的免費入門實用課程。課程內容由AWS的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以及AWS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共同帶領,兩人將從雲端趨勢、技術概念、產業應用等角度逐一介紹,並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及示範儲存、資料庫管理、運算和網路、資訊安全等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以及AI機器學習、區塊鏈、5G及衛星通訊等熱門創新服務,讓您即刻上手AWS高達100多種的免費服務。

課程結束後,除了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養成雲端技術能力,亦能了解如何透過雲端服務掌握市場優勢,所以無論是對雲端服務感興趣的新鮮人、企業或資訊相關的高級主管,還是擁有豐富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為個人或公司帶來正面性的影響。
更棒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不只開放免費報名,凡完整參加並填寫會後問卷的參與者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Air Pods(第三代)與AWS客製露營燈免費帶回家!此外,若您是新用戶,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並填寫贈品申請表單,還能直接獲得「AWS不鏽鋼智慧型保溫瓶」,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