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夏日溺水事件頻傳,3國中畢業生小烏來戲水溺斃,體育署傳授水中自救4招

夏日溺水事件頻傳,3國中畢業生小烏來戲水溺斃,體育署傳授水中自救4招
首圖為資料照,非當事人照片。Photo Credit:關鍵評論網/李秉芳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7人前往復興區宇內溪戲水,其中3人失蹤,經搜救之後,發現3人皆因為受困在水底漩渦無法脫困,救起時皆已失去呼吸心跳而送醫急救。然而經搶救後3人都宣告不治。

桃園市復興鄉「小烏來天空步道」今(11)日,下午發生3名國中畢業生溺水事件,消防局獲報到場救起3人均已無生命跡象,首先救起的陳姓和蘇姓學生由大溪及八德分隊救護車送國軍桃園總醫院,經搶救2個小時,於5時17分分告不治;5時26分,在三峽恩主公醫院搶救的蘇姓學生亦宣告急救無效死亡。

復興消防分隊小隊長陳清淵說,11日下午1點33分接獲報案,指有7人前往復興區宇內溪戲水,其中3人失蹤,抵達現場後發現有2名國中生在岸上呼救,表示有5名同學下水後就失去蹤影,立即下水搜救發現有2人因體力不支受困對岸,將他們引導上岸後無明顯傷勢。

之後搜救員著潛水裝持續搜索,分別在下午3點09分找到蘇姓、陳姓男學生,另在3點27分找到最後一名蘇姓男學生,3人皆因為受困在水底漩渦無法脫困,救起時皆已失去呼吸心跳而送醫急救。然而經搶救後3人都宣告不治。

桃園復興區的小烏來擁有天空步道、天空繩橋、風動石等景點,加上收費便宜深受民眾喜愛,其內的宇內溪更是桃園市內唯一合法溪流戲水區域,每年6月至9月開放戲水。不過,桃園市風管處指出,今年夏天因工程之故暫閉,預計在宇內溪岸再規劃一處野溪溫泉,並重新整修既有公共浴廁、淋浴間與設備儲槽等,工程已於5月28日展開,預計10月31日完工。

除了這幾名少年,新北市政府消防局也指出,三峽大豹溪9日湧入1600人戲水,但在大豹溪蟾蜍山谷流域發生民眾差點被水流捲入、使用浮板漂進急流區無法動彈、孩童乘坐救生圈被水流沖至瀑布邊、民眾抱小孩於深水區不慎跌倒等5起事件。

而新北市坪林區9日下午1時許,有名15歲少年與家人到金瓜寮某親水農場,玩水時踩空掉入約2公尺深的水域中,不慎溺水,現場民眾驚見後合力將其拉上岸,並協助實施CPR。警消人員獲報後到場,發現他已失去呼吸心跳,緊急送醫後成功救回,目前生命跡象穩定。

溺水時如何自救?

根據教育部體育署水安宣導資料,通常水的顏色越深,水也越深。溪流中遇到高低落差地形時,會產生「翻滾流」,將人來回捲入水中,這時需要潛到水底,身體緊貼溪床,往下游方向游出。當河道寬度突然縮減,會造成兩側水勢不斷往中間推擠,形成漩渦,讓人無法朝岸邊逃生,這時必須面部朝上、雙臂緊縮,雙腳伸直微彎,眼看下游處,就能被水流自然帶出水流區。

至於溪流中如果有石頭,旁邊可能也會有超強漩渦,形成「滾輪區」,這時需先冷靜放鬆,伺機用口吸氣,爭取閉氣時間,保持直立如直竿狀,讓激流推出,手腳再用力推障礙物,利用水流順勢游出。

體育署也整理出「不會游泳也要學會的水中自救」4招:

  • 拍打水面:雙手水平舉起向下平拍水面,並大聲呼救,利用動作和聲音引起注意。
  • 運用漂浮物:運用現場可得的漂浮物,或是脫下身上的衣物從頭後向前拋,讓衣物充滿空氣形成浮具。
  • 水母漂:深吸一口氣,臉向下埋入水中,手與腳向下自然伸直,並將身體放鬆。
  • 仰漂:全身放鬆,吸滿氣後頭部慢慢後仰,換氣時用口快吐快吸。

如果遇到他人溺水,可應用防溺5步「叫、叫、伸、拋、划」:立即大聲呼救(叫),打電話報警(叫),利用竹竿、木條、衣物等延伸物(伸),抛送球、繩等漂浮物(抛),利用船、浮木、救生圈、保麗龍等大型浮具划過去等方式(划),間接進行搭救。

如果遇到溺水者,就算情況再緊急,仍應牢記救溺「三原則」,也就是岸上救生優於下水救生、器材救生優於徒手救生、團隊救生優於個人救生。若身邊無間接物,且已受到身旁溺水者拉扯入水時,應儘速移至溺水者之背後,拖住溺水者的頭頸與上背使成直線,維持臉朝上露出水面,盡量不動,並大聲呼救等待救援。

體育署也提醒民眾,水域活動雖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但遠離危險的最佳方法應藉由正確防溺、救溺知識及培養自救、救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意外發生時也要掌握冷靜不驚慌以及保留體力的原則。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