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如電影情節般的總統刺殺案,海地政局不穩是否引發與我邦誼生變?

歷經如電影情節般的總統刺殺案,海地政局不穩是否引發與我邦誼生變?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雖然在國際政治及經貿利益領域,海地對中國而言並無吸引力;但若考量近期中美在全球範圍內的衝突與競爭,加以兩岸關係低迷,中國是否會在美國「後院」趁亂出手,將「中國海地貿易發展辦事處」升格為「大使館」,應予以密切關注。

2010年1月海地在首都太子港以西約25公里處,發生深度僅有10公里之芮氏規模7.0強震,造成太子港與鄰近城鎮包括總統府、國會大廈、太子港大教堂、醫院等大半建築物被夷為平地,約有22萬多人罹難,逾100萬人流離失所。我國駐海地大使館亦倒塌,大使與公使受傷轉至鄰國多明尼加治療。

國際社會紛紛對海地進行人道救援,我政府及民間慈善機構亦派遣搜救隊等前往海地救援,空軍派一架C-130運輸機載運救援物資至海地,此為我國空軍史上最遠航程的海外飛航任務。

聯合國駐海地維和團總部建築物在大地震中全倒,造成包括巴西籍團長、副團長與8名中國維和警察逾百人傷亡。中國大陸亦派出救援隊至海地及捐贈救災物資。除大地震外,位於加勒比海颶風帶中心的海地,是最易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國家之一。2004年的珍妮颶風(Hurricane Jeanne)造成海地3000多人死亡,2008年的4個颶風造成800多人死亡,2011年爆發3000人死亡的霍亂疫情;

此次新冠疫情,海地雖目前僅通報有1萬9547確診病例及508人死亡(統計至2021年7月19日),但實際情況應嚴重許多,且海地迄今為拉丁美洲施打新冠疫苗最緩慢的國家。

海地政局不穩是否引發與我邦誼生變?

海地總統摩依士7月7日遇刺身亡後,海地政府於9日請求美國出兵海地維持秩序,但未獲美國拜登(Joe Biden)政府接受,目前僅由司法部和國土安全部提供調查協助。

海地政經混亂情勢,對美國、國際組織或任何國家而言皆為燙手山芋,非單純出兵維持秩序可以解決,並可能會造成難以處理的難民危機。然而,由於海地與美國的地緣關係,基於美國本土安全及地緣政治利益考量,美國應不會讓非友好的外國勢力過度涉入海地的此次危機處理。

中國大陸目前在海地設有「中國海地貿易發展辦事處」,原為中國在拉丁美洲非邦交國設立的3個貿易發展辦事處之一,另2個「中國巴拿馬」及「中國多明尼加」貿易發展辦事處,已分別於2017及2018年正式建交後轉換成「大使館」。

雖然在國際政治及經貿利益領域,海地對中國而言並無吸引力;但若考量近期中美在全球範圍內的衝突與競爭,加以兩岸關係低迷,中國是否會循巴拿馬及多明尼加模式,在美國「後院」趁亂出手,將「中國海地貿易發展辦事處」升格為「大使館」,應予以密切關注。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