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武漢肺炎疫情下的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三度延長限行令,「鎖國」至5月12日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由於近期馬來西亞武漢肺炎疫情大爆發,16日累積確診病例高達553起,因此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晚間10時特地透過電視直播,向人民宣布幾項緊急措施,並從18日起開始生效至本月31日。
(2020/04/24 18:00 更新|編輯:杜晉軒,核稿:楊士範)
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4月23日晚宣布,原定於4月28日結束的行動管制令(Restricted Movement Order),將延長至5月12日,這意味著馬國三次宣布延長行動管制令,馬國從3月18日開始的「鎖國」已超過一個月。
由於4月24日開始是穆斯林的齋戒月,《中央社》報導,首相慕尤丁表示,由於今年穆斯林的齋戒月碰上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因此最終在安全考量下,官方才決定再度延長行動管制令兩週,他提醒馬國民眾,勿出外旅遊,應多待在家及做好防護措施。
3月18日開始實施的行動管制令措施,包括禁止所有國民出國、禁止所有外籍人士入境、全國所有學校停課兩週,以及超級市場、菜市場、雜貨店及販賣日常用品的商店外,所有宗教場所及商業單位必須關閉。
報導指出,由於從4月17日開始,馬國的確診病例已連續一週維持兩位數,意味著疫情已受到控制。截至4月24日,馬國共有5,691宗確診病例,96人死亡,不過已有3,663人出院,意味著痊癒率超過五成。
由於疫情趨緩,最近馬國政府開始逐步開放部分行業運作,以待日後解除行動管制令後讓經濟盡快復甦。《中央社》報導,馬國國際際貿易及工業部在4月10日宣告了有條件開放9大領域經濟活動,包括:汽車業;機械工業;航空業;與建築相關的服務;科學、專業和技術服務(包括研究發展);社會保健服務;提供批發和零售服務的五金、電子電器和眼鏡店;理髮服務(僅限剪髮);洗衣服務(僅限非自動洗衣業),以確保部分經濟能持續運作。
不過,後來馬國政府又因防疫考量而修改相關決定,禁止眼鏡店、理髮店與美髮店營業;至於建築業方面,22日馬國政府宣布,所有申請復工的建築工地,工作時間只能從早上8時至傍晚5時30分,一週只能施工5天,截至21日下午5時,共收到了1萬9077件建築領域的復工申請,其中僅有1856件申請獲得批准,7387件申請遭駁回,其餘申請文件仍在審核中。
(2020/04/10 17:15更新|編輯:杜晉軒,核稿:楊士範)
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4月10日下午4點透過電視直播宣布,原定於4月14日結束的行動管制令(Restricted Movement Order),將延長至4月28日,這意味著馬國二度宣布延長「鎖國」,馬國從3月18日「鎖國」至今已24天。
《馬新社》報導,慕尤丁表示是在取得衛生部和專家的建議後作出了延長行動管制令的決定,而且也考量了世衛組織的呼籲,勿過早結束行動管制令,以免疫情重新攀高。慕尤丁認為,自限行令推行以來,武漢肺炎疫情已受到控制,馬國的確診病例並沒失控,死亡率算偏低。截至4月9日中午12點,馬國共有4,288宗確診病例,67人死亡,1,608人痊癒。
《中央社》報導,此前馬國國家安全理事會透過線上民調,了解馬國人民是否願意延長行動管制令期限,該民調共有25萬9622人參與,其中高達88%受訪者支持延長行動管制令。報導指出,目前馬國共有24個紅區、17個黃區,根據馬國衛生部的分類,「紅區」是指超過40起確診病例的地區,而「黃區」是指發生20至40起確診病例的地區。
(2020/03/25 13:00更新|編輯:杜晉軒,核稿:楊士範)
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25日下午1點透過電視直播宣布,原定3月18日至31日的「鎖國」措施,將延長至4月14日。
《東方日報》報導,慕尤丁在電視直播上對國民說「我知道你們感到負擔,但我沒有選擇,為了大家的安全,我必須延長行動管制令(Restricted Movement Order )」,慕尤丁呼籲馬國人民保持冷靜與勿陷入混亂,他保證國內糧食供應是充足的。慕尤丁強調,官方會持續監督行動管制令,若有需要會選擇行動管制令。
截至3月25日,馬來西亞武漢肺炎確診病例已累計達1796宗,17人死亡。
為抑制疫情的擴散,馬來西亞外交部長希山慕丁24日宣布已尋求中國政府的協助。 《中央社》報導,馬中兩國已取得共識,中方承諾盡快安排武漢肺炎病毒專家醫生赴馬協助抗疫。同時,馬國的26家武漢肺炎醫療中心的醫生將在26日,透過視訊會議與中國專家醫生對抗疫心得進行交流。

軍隊協助行動管制令,國防部長稱非戒嚴
(2020/03/20 18:00|編輯:杜晉軒,核稿:楊士範)
《東方日報》報導,馬來西亞國防部長拿督斯里依斯邁沙比里(Datuk Seri Ismail Sabri Yaakob)3月20日宣布,22日起部署軍隊,協助警方實施限制行動的命令,以遏止武漢肺炎疫情的擴散。依斯邁沙比里強調,目前馬國政府沒有計劃宣布戒嚴,這是馬國國家安全理事會會議所作出的決定
《中央社》報導,儘管控制疫情乃隸屬衛生部範圍,但根據馬國1988年疾病控制法令第5條條文,衛生部長可授權其他執法單位維持社會秩序,而目前該國警隊已獲衛生部長授權。掌管國會及法律事務的首相署部長達基尤丁(Takiyuddin Hassan)18日聲明,若民眾違反行動管制令,在這段期間進行了非必要的社交聚會,可判處罰款或監禁最高2年。
最新發展:
-
【東南亞週報】泰國擱置加入CPTPP計畫|中國抗疫歌曲引菲網友不滿|新加坡安排郵輪當移工臨時宿舍 2年前
-
馬來西亞拒收羅興亞難民船:疫情下的羅興亞團體,正面臨攻擊與分裂 2年前
-
【東南亞週報】緬第三波發放外資銀行執照國泰世華兆豐在列|大馬宣布「鎖國」延至四月底|星國教育部禁教師用視訊會議軟體線Zoom 2年前
-
既分裂又團結的馬來西亞: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國族情緒激化」會彌合嗎? 2年前
-
大馬鎖國下的性別日常:政府要求「一家之主」出門買菜,女性學「多啦A夢」般撒嬌 2年前
-
新冠肺炎讓熱帶的大馬文藝產業陷慘冬,也讓台灣新南向政策的落地交流成空 2年前
-
【東南亞週報】泰進入緊急狀態|菲通過總統緊急權力法案|緬甸若開軍被定為恐怖組織 2年前
-
那夜凌晨,我成功在「鎖國」前離開了馬來西亞,台灣才是旅外的我們唯一的後盾 2年前
-
西班牙流感讓英屬馬來亞至少四萬人死亡,這段被遺忘的歷史「非常嚴重,幸好慈悲地短暫」 2年前
-
【東南亞週報】新加坡禁250人以上大型聚會|大馬鎖國至3月底|泰南炸彈襲擊恐使和談觸礁 3年前
-
「佛系」大馬令人不安,一位台灣太太的觀察:紛亂的防疫心態,是語言還是溝通問題? 3年前
-
武漢肺炎病毒肆虐是一時,但種族主義為馬來西亞帶來的傷害是永久的 3年前
-
誤解總在瘟疫蔓延時:新冠肺炎後,馬來西亞脆弱的族群關係需和解 3年前
-
武漢肺炎讓「官民不同調」,「物資送中國」引起星國人不滿 3年前
Tags:
以引擎創造汽車, Mercedes-Benz 又將如何以 AI 重新定義汽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I 人工智慧,正在快速改變你我世界。從客服中心的對答到文章的生成, AI 似乎越來越無所不能。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的移動生活同樣沒因此例外, AI 不僅讓座艙內車載資訊系統的語音系統聰明應答,更可逐步取代人類掌握方向盤自動駕駛。巧合的是,積極利用 AI 改變汽車樣貌與功能的,更是 130 多年前發明汽車的 Mercedes-Benz!
從 Siri 、 Chatbot 、 ChatGPT ,到 Bing 搜尋引擎, AI 成為了生活中不可忽視的存在。 AI 發揮分析語言及推測使用者意圖的強項,讓過去需要人類親力親為的服務與對談,成為了 AI 當前最火熱的應用功能。汽車產業中也有相同運用,座艙內的車載資訊系統正是最好例子。透過聲控操作車輛功能,讓駕駛不再需要用手一鍵一鍵地輸入指令,更輕鬆直覺,也更便利安全。但 AI 的強大可不僅於此,透過對圖像能力的處理與深度學習,更一步步實現全自動駕駛願景。
AI 於汽車產業的應用,放諸全球每個汽車品牌都在積極努力。身為汽車的發明者, Mercedes-Benz 曾以內燃機改變了人類的移動方式,以當前的發展趨勢看來, Mercedes-Benz 很有可能要再度運用 AI 科技,改變汽車於人類歷史中的定義。
AI 能帶給車主何等的科技便利? 以 Mercedes-Benz 的 MBUX 多媒體系統發展來說明
開車時要如何讓旅程更添便利與樂趣?從收音機的發明開始,車廠們從不停止創新。在安全的基礎上,設置更進階的汽車音響、透過衛星訊號的導航系統、利用連網能力引入更多元的功能等。 Mercedes-Benz 於 2018 年推出 MBUX 多媒體系統,更開拓了汽車產業的全新領域。雖然聲控不算是最新的科技,但搭載於當時 A-Class 上的第一代 MBUX 多媒體系統,可以透過 AI 學習,讓駕駛使用如「我覺得冷」的人性化口語,命令車輛聰明自動地調高空調溫度,並結合大尺寸的觸控螢幕與高度個人化設定,達到因人而異的介面風格。此外,亦可發揮 AI 運算與學習能力,分析駕駛愛聽的音樂類別、常去的餐廳等安排建議,直接顯示於介面上。

立基於第一代基礎, 2021 年第二代 MBUX 多媒體系統迎來了更智慧的更新。延續前一代的大尺碼螢幕規格,創造出更大且前所未見的顯示介面。且不僅針對駕駛,更能針對座艙內的每位乘客進行貼心功能。後座乘客也可以直接與 MBUX 語音助理溝通、夜間拿取前方置物箱內物品時副駕駛座室內燈主動開啟等等。針對駕駛部分更是無微不至,駕駛要倒車時系統會自動收起後擋玻璃電動遮陽簾、要調整後視鏡時駕駛只需注視欲調整的後視鏡,就可直接進行控制;不僅如此,更研發出擴增實境抬頭顯示器,讓導航路徑可與前方環境合而為一,駕駛無需低頭觀看地圖。
而在第一代 MBUX 多媒體系統研發不到五年時光內,第三代 MBUX 多媒體系統將於 2023 年問世,啟用 5G 模組,加強即時連線的應用能力。在車輛靜止時,要於車上進行視訊會議、觀看 TikTok 影片或是玩個 Angry Bird 都不成問題。更強大的沈浸式體驗也是第三代 MBUX 多媒體系統的強項,將讚譽為柏林之音 Burmester® 環場音響系統結合環景式內裝照明,讓燈光可隨著音樂節奏改變照明效果,再搭配 Dolby Atmos® 音效科技,打造聲歷其境的環繞音響體驗與體感震動,大幅豐富聽覺體驗。

AI 如何創造安全未來 看看領先的 Mercedes-Benz 怎麼做?
無論是汽車發明前的馬車,或是搭載著內燃機或電動馬達的汽車,駕駛皆是以人為主。車輛上的介面亦應以使用者為導向,盡可能增加駕駛便利性與行車安全。畢竟人非機器,駕駛過程會受到各種身體、心理狀況影響,行車安全也會隨之起伏,而往往意外就是在此分心或失誤中產生。
正因 AI 科技的日新月異,如何能改善行車安全,成為了工程師們的重要課題。透過感應器的資料收集,再結合圖像判斷能力與豐富的大數據,以及 AI 強大的深度學習,讓輔助駕駛科技一步步地朝向「自動駕駛」邁進。也因當前自動駕駛科技的發展火熱,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SAE ) 將自動駕駛以自主能力區分,從 Level 0 到 Level 5 區分出六種自動駕駛等級。當前諸多車廠都已達到的 Level 2 ,於定義上仍屬於「輔助」階段,非真正的自動駕駛科技,意味著駕駛不能離開方向盤,駕駛必須時時監督輔助駕駛功能。簡而言之,仍是人為主、科技為輔的階段。
而 Level 3 開始,自動駕駛科技可以適度地接管車輛。當系統要求,駕駛需要立刻接手車輛操控,換言之,駕駛可在某些路況或路段交由車輛自動駕駛; Level 4 則是實踐了高度自動,基本上除了極端的氣候或環境影響外,駕駛不須時時注意方向盤、油門等操控,車子都能執行自駕。如計程車的自駕服務,方向盤或油門踏板可能無須安裝等。而到了 Level 5 ,則是完全交由系統自主操控,在「任何條件」下車輛都能自動駕駛,無需人類操控。
Mercedes-Benz 不僅於 MBUX 多媒體系統中高度結合 AI 科技發展,在自動駕駛輔助上有著領先業界的地位。 2023 年 Mercedes-Benz 成為了全球首家於美國內華達州獲得 Level 3 有條件自動駕駛國際認證的汽車品牌,在特定的路線上與特定條件中,駕駛可以將駕駛任務交由系統來執行。

你以為 Mercedes-Benz 於自動駕駛的領導地位僅此於此嗎?其實不然。 Mercedes-Benz 其實也已成功開發出 Level 4 自動駕駛科技,被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核准在斯圖加特機場的 P6 停車場中使用,實踐無人自動停車技術。意指當駕駛開車進入此停車場後,點擊智慧手機應用程式並發送到預先預定的停車位,駕駛就可離開, Level 4 自動停車功能會自動把車輛停妥到指定車位。駕駛再也不用辛苦於停車場中找尋車位,再也不用擔心自己停車技術不佳而無法停好車。一切的停車動作,交給 AI 掌控的 Level 4 自動停車功能即可。

身為汽車發明者 Mercedes-Benz 更要重塑汽車未來樣貌
從過去的汽車發展軌跡可以發現,過去重點以硬體設備為主;而當前或是未來汽車的核心價值,則會奠基在車廠於車內系統的軟體科技水平之上。許多車廠為了迎合此改變,期望透過與其他科技公司合作,串接現有軟體介面,試圖縮短革新的時間,但對於汽車發明者 Mercedes-Benz 而言,更專注於自有系統與架構研發。適度地與 NVIDIA、Google 等 科技大廠聯手開發,目的就是要打造完整的自有科技團隊與生態系。這點或許是品牌的自我高度期許,也或許是身為汽車發明者的責任使然。
AI 正改變人類社會中的各個層面,其中也包含汽車產業。以硬體定義車輛品質的時代已然過去,在使用者體驗上考驗著眾車廠如何以使用者體驗為核心,發展車用軟體系統,以創造消費者於車輛內的全新體驗。未來汽車產業將不會只是傳統製造業,更須引進科技業的核心追求突變。 Mercedes-Benz 近年來的發展路徑,不僅是最佳說明,也為車壇發展開啟了一條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