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疫情可能持續到暑假,川普呼籲民眾不參加10人以上聚會,舊金山700萬人「禁足」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舊金山(港譯「三藩市」)這項無預警的命令,顯示疫情在舊金山灣區的嚴峻,疫情衝擊全美科技重鎮矽谷等地,將有700萬民眾受到影響。這也是全美在公共衛生方面有關民眾行動的管理,採取最嚴格措施的地方。
(中央社)美國總統川普(港譯「特朗普」)昨(16)日公布「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因應指南,呼籲民眾不要出席10人以上聚會,對於疫情何時才能趨緩,他說可能要到7、8月或更久。他也示警,美國經濟可能走向衰退。
面對美國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快速擴散,川普一連第4天親上火線,向民眾說明政府防疫最新措施。在記者會召開前,他先與全美各州州長召開視訊會議,了解各地最新疫情變化並商討因應措施。
在這份未來15天防疫指南中,川普政府呼籲所有美國民眾,即使是健康的年輕人也應避免出席10人以上聚會,不要上餐館、酒吧或美食廣場,避免旅行、購物與訪客。指南也呼籲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與身體不適者留在家中,不要外出。
在被問及疫情要持續多久時,常向總統武漢肺炎任務小組追問這個問題的川普說,「他們認為可能8月,也可能是7月,但也可能要更久。」
面對美國股市再度重挫,媒體問川普是否認為美國經濟正陷入衰退,川普表示,「有可能」,但他認為現在應專注解決病毒擴散問題,若能達成目標,經濟將會好轉。
川普召開記者會的同時,美國道瓊工業指數大跌2997.10點,跌幅達到12.93%,以20188.52點作收,再次創下1987年以來最大跌幅,也是道瓊指數124年史上單日最大跌點。
JUST IN: U.S. stocks plunge the most since 1987. The S&P 500 sinks 12% https://t.co/NZJWDSra5m pic.twitter.com/dkGhRqYmHh
— Bloomberg (@business) March 16, 2020
為了確保正、副總統健康,白宮昨天除了對所有進出記者測量額溫之外,並首度將記者室座位以梅花座重新安排,避免傳染。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統計,截至發稿為止,全美武漢肺炎確診病例已突破4600例、至少85人死亡。
紐約、新澤西、康乃狄克3州聯手,禁止50人以上集會
為防止武漢肺炎疫情蔓延,紐約、新澤西與康乃狄克州長16日聯合宣布禁止50人以上集會,關閉戲院等營業場所。紐約州確診病例已達950例,為全美最多,死亡人數增至9人。
紐約州長古莫(Andrew Cuomo)批評,聯邦政府處理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危機從一開始就慢半拍,各州沒有能力與權力彌補聯邦政府。在地方政府各行其是的情況下,他呼籲美國官員統籌協調,堵住防疫漏洞。
古莫與新澤西州長墨菲(Phil Murphy)、康乃狄克州長賴蒙特(Ned Lamont)以缺乏聯邦指示與全國標準為由宣布,自美東時間16日晚間8時起,3州禁止50人以上集會,包括私人派對;餐廳與酒吧禁止內用,只能外帶或外賣;賭場、健身房與戲院必須關閉。墨菲說,上述規定將持續實施,「直到另行通知為止」。
古莫表示,他與同為民主黨籍的墨菲、賴蒙特同意採行共同規定,「所以別以為其他地方情況不同就想跨州亂跑」。雜貨店、加油站、藥局等商家雖不受新規限制,但古莫「鼓勵」所有不受限的商家每天營業到晚間8時就關門。
隨著疫情升溫,古莫12日下令紐約州禁止500人以上集會,百老匯劇院至少熄燈到4月中;500人以下集會仍被允許,但餐廳、酒吧等場所須將可容納人數減半。不過,許多紐約客無視保持社交距離的建議,14日到酒吧林立的曼哈頓下東區享樂,引發官員警覺。
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15日深夜下令,自17日上午9時起,餐廳、酒吧與咖啡店只能外帶或提供外賣服務,夜店、戲院、小型劇院和演唱會場地須全數關閉。紐約防止人群密切接觸的規定愈來愈多,繼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等藝文機構暫停開放後,連自由女神像、帝國大廈等知名觀光景點也關上大門。

儘管如此,紐約仍沒有打算關閉地鐵等公共運輸系統。官員指出,許多醫療人員都是搭大眾交通工具上班,即使疫情蔓延,公共運輸仍須保持運作。
美國各州紛紛進入「防疫總動員」
馬里蘭州、維吉尼亞州與華盛頓特區在內的大華府地區確診病例也累積超過百例。擔憂疫情蔓延,3地市政府都有不同程度的禁令,包括學校暫時關閉,禁止大型集會等。
華盛頓特區政府宣布從16日晚間10時開始,所有餐館、健身房、影院、按摩店等商家關閉,但餐館可提供外賣或送貨上門服務,不得在店內用餐或喝酒,日用雜貨商店仍開門。華府每年吸引數萬人的櫻花季活動也多數取消或延期。
馬里蘭州16日也宣布,所有餐館、酒吧、電影院和健身房將從下午5時起無限期關閉;超過50人的社交、社區、宗教及運動活動也將禁止。
白宮、國會、國防部、華盛頓紀念碑、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旗下所有的博物館及動物園都暫停開放公眾參觀。
美國第一夫人梅蘭妮亞.川普(Melania Trump)辦公室昨天宣布,基於健康與安全考量,將取消今年的復活節彩蛋活動。
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也都於本週開始展開不同程度的遠距辦公,上下班尖峰時間總會見到的地鐵人潮與交通堵塞都不復見。華盛頓地鐵管理局(WMATA)今天起啟動流感大流行計畫,地鐵與公車服務全數縮減為週末模式,班次間距拉大。
為避免疫情擴散,許多大樓、購物中心都能看到乾洗手設備,讓民眾可以隨時清潔雙手。因為觀光人潮不再,不少上班族也都在家上班,華府市區內不少餐館16日要不是暫停營業,就是只開放部分區域,或是只提供外帶服務。儘管如此,餐館與連鎖速食店或咖啡館的人潮仍較以往大為減少。
全美最嚴格:舊金山700萬人禁足21天
舊金山灣區衛生官員16日宣布,從即日開始的3個星期,包括矽谷在內的當地民眾若沒有特別需要,必須留在家裡防疫不可出門,多數商家將會暫停營業。
“COVID-19”的相關議題
- 2020-03-18 命運多舛的東京奧運,將決定日本與安倍政權的歷史定位
- 2020-03-17 「明知故犯」者指揮中心要公布姓名,醫師:不利防疫恐造成漏洞
- 2020-03-17 美國疫情可能持續到暑假,川普呼籲民眾不參加10人以上聚會,舊金山700萬人「禁足」
- 2020-03-17 單日新增10例確診:台灣將日本、美國3州提升為三級警告
- 2020-03-17 中國疫情趨緩,中共如何推動「戰勝病毒」的「大外宣」與「大內宣」?
能源轉型看數字說話!臺灣成為拚進亞洲第二的淨零優等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實踐能源轉型,近年來我國再生能源的設置量已大幅成長,不僅光電和風電合計裝置容量已是2016年的7倍,今(2023)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更可望達到一成;綠電增加,能源效率亦逐年提升,能效評分已躍升亞洲第二;透過綠能優先、燃氣搭配,同時大減舊型亞臨界燃煤機組使用,空氣品質更是持續改善。為了更好的未來,臺灣將持續加緊轉型腳步,實現2050淨零願景。
再生能源成長幅度優於全球平均
依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所發布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統計,近5年(2018-2022年,以2017年為基期)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年複合成長率為9.1%;同期臺灣的年複合成長率為21.9%,表現優於全球平均。
2023年9月我國風電與光電裝置容量達14.137GW,為2016年之7.33倍;尤其離岸風電更是在政府與民間協力下,從無到有開始建立產業鏈,累積至2023年11月已有281座離岸風機屹立於海上,裝置容量突破2GW。
風光加速布局
2022年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發電量達142.2億度,為2016年的5.5倍,及時提供了產業界最需要的綠電,支持供應鏈的綠色與低碳轉型。

國際能效評分躍升亞洲第二
能源密集度即生產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是反映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標,根據能源署統計資料,近10年來臺灣能源密集度年均改善2.9%;根據美國能源經濟學會(ACEEE)最新(2022)發表之「國際能源效率評分卡」(Inter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Scorecard),臺灣能源效率從13名(2016)進步到世界第8(2022);亞洲僅次於日本。在整體政策(national effort)、建築、工業、運輸等四個面向的評分中,整體政策得分最高,名列全球第5;顯示臺灣能源效率持續提升,是產業與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空汙減排有感
透過發電結構調整、機組汰舊換新、空污改善措施,台電公司火力電廠整體空污排放量已從2016年約10.7萬公噸,降至2022年約4.2萬公噸,減少61%。近年來台電持續落實增氣減煤,不僅有助於提升發電效率,空氣品質也不斷改善,顯示能源轉型過程兼顧環境永續。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不僅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再生能源也穩健成長,持續提升我國能源自主與改善環境品質,帶動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為整個社會經濟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將持續深耕再生能源發展路徑,重點放在極大化發展光電場域、離岸風力及前瞻能源等綠電領域,搭配儲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回應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發電特性,能源供應更穩定。同時,亦積極推動強化電網韌性的措施,透過多方努力,將如期如質達成政策目標,逐步實現能源轉型,為臺灣打造更加永續、綠色的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