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比併 新加坡 vs 香港

財政預算案比併   新加坡 vs 香港
Photo Credit: 曾俊華 Facebook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新加坡的預算案將近期相當流行的概念付諸實行,徵「富人稅」,也有措施針對人口老議化問題,香港則仍然審慎走每一步,是不是太審慎?

新加坡剛在星期一公布財政預算案,香港則是星期三,兩個地方經常被視為競爭對手,難免又要比較一番。金融時報認為,兩地同樣面對物價上升、人口老化、全球經濟放緩等問題,但兩地的財政方針則走不同的路。

新加坡的預算案中,較矚目的是向富人「開刀」(加稅),2017年會實施。最高收入的5%納稅人口,最高薪俸稅率由20%加至22%。以應課稅收入年過150萬坡元(約858萬港元/3479萬台幣)計算,實質稅率由17.9%加至19.5%,即是要多繳約2.5萬坡元(14萬港元/57萬台幣)。目前,新加坡最高收入的10%納稅人,支付了當地八成薪俸稅,副總理兼財長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說,調高富人稅,可以為政府提高每年稅收約4億坡元,也不會顯著削弱競爭力。

至於香港,當然沒有這一項,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更表示,香港只有4成的工作人口繳交薪俸稅,當中交稅最多的5%,已負起超過八成稅款。他重申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政府可以「在適當時間,再次審視擴闊稅基的可行性,務求有效穩定政府收入,增加直接稅寬減的空間。」

在中產方面,兩地都有退稅優惠。新加坡的方案是中等收入人士有50%個人所得稅回扣,上限1000坡元(5722港元/23198台幣)。香港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寬減75%,上限是2萬元。

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

不過,新加坡有措施特別針對老齡化問題,包括向收入最低20%、65歲或以上的老人,增設每季300至750坡元津貼。估計有15萬長者受惠。另外,把中央公積金的供款薪金上限,提升至6000坡元,同時提高50歲以上人士的供款比率。香港在這方面則欠奉,而綜緩、生果金等各項津貼及差餉寬免等措施,大致沿用去年,再酌量增加一點優惠。

有評論認為,新加坡面對2017年舉行大選,尚達曼在新預算案提出一系列優惠,可能是回應人民對物價上漲及工資不平等的不滿,以及要關照老人眾退休生活的訴求。

核稿編輯:歐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