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驗、民主接軌:「台美防疫夥伴關係聯合聲明」背後的政治意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強國家、強社會」的治理模式更與中國的「國家鎮壓社會」形成強烈對比,也是台灣經驗成功的關鍵,讓我們雖然在WHO不得其門而入,卻用「民主」與世界接軌。
隨著「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以下簡稱武漢肺炎)在全球的蔓延與擴張,也讓美中經貿大戰進入到新的「延長賽」階段。中國基於維穩與大復工的政經需要下,不僅重啟威權政體慣有的「輸出危機-轉移內部矛盾」戰爭邊緣策略的模式,各項為黨喉舌的大外宣與滲透顛覆性質強烈的銳實力,也紛紛出爐。
深入觀察,北京的作為除了將被害人與加害人的關係予以錯置,並藉此轉移隱匿疫情與內部鎮壓的責任,更為將來大復工造成第三波疫情爆發注射政治預防針,這可成中國外交部頻頻釋放病毒由美國傳入,官方公佈境內零確診並宣稱案例都是境外輸入等大動作得到解釋。
中國除了在輿論戰與美國爭鋒相對外,其對台政策更是提高壓力測試力道;在中共自行砲製台灣「以疫謀獨」的紅線下,解放軍的飛機船艦越界試探底線,打壓台灣的外交空間從不手軟,代理人也在紅色媒體護航下端出各類似是而非、倒果為因的言論,更別說散佈各類製造社會對立與恐慌的假訊息。國際輿論赫然發現,台灣的防疫成效顯然成為北京眼中的肉中刺,正當各國政府讚揚學習台灣經驗時,中共越是要試圖夷平指揮中心的公信力,或製造「台灣疫情因為隱匿疫情,陷入社區感染」的假象。
「美國-台灣聯合聲明」背後的政治意義
直言之,繼去年介選攻勢後,兩岸議題再度成為美中爭鋒的最前線,台灣再度成為武漢肺炎另類的重災區,這些情勢發展華府自然看在眼裡,面對中共趁美國疫情增溫股市大跌心存見縫插針僥倖之餘,川普雖然蠟燭多頭燒更無棄守印太戰略其樞紐之可能;更何況台美雙邊關係在其任內已經提升到歷史水平,眾院近期無異議通過的「台北法案」修正版本更是重要里程碑,這也為近期「台北防疫夥伴關係聯合聲明」創造了良好的政治條件。
就政治高度來說,最大的亮點是在標題的表現形式。「U.S.-Taiwan Joint Statement」,因為這是雙方斷交後罕見的政治稱謂。先前最常出現的抬頭多以「AIT - TECRO」(美國在台協會與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的機構代表為主,而且往往以備忘錄或協定的方式呈現。現在這個聲明直接用了「U.S.-Taiwan Joint Statement」表述雙方政治位階,並用「partnership against Coronavirus」陳述合作事實,其政治意義與意涵不言而喻。
這對於那位直呼沒以「ROC作為簽署主體」就快要昏倒,同時端出什麼聯合國創始會員的國民黨不分區委員來說,正是一個最好的機會教育,同時也突顯了國民黨長期僵化且忽視務實外交的彈性作為。
就另一層面思考,美國以「為共同對抗源自於中國武漢的新冠病毒」描述疫情也有其政治考量,既然中國想要撇清關係來個具有中國特色的「甩鍋」,華府不僅沒有背黑鍋的義務,同時聯合台灣共同正名且釐清政治責任的用心;直言之,美國此一政治訊號除了像世界各國展現在疫情蔓延時自身的權力義務關係外,也直接揭露中國大外宣的企圖——因為台灣始終是鋭實力攻勢的矛頭所在。

雖然WHO不得其門而入,台灣卻用「民主」與世界接軌
政策面來說,台美的合作基礎乃是基於互惠原則,快篩、疫苗與藥品的共同研發生產,更能使得雙方在超前部署的防疫政策中得到實質利益,此一方向更獲得歐盟的加碼跟進;追蹤接觸者相關機制與科技以及舉行科學家專家聯合會議,更是對台灣公衛專業與防疫政策的肯定。美國的態度有個關鍵的象徵,台灣雖然被排除在世界衛生組織門外,但已經在雙邊與多變的機制下與民主國家接軌,這是台灣醫療軟實力的體現,也是防疫政策額外的外溢效果。
最後,台灣在量能許可下,將每週輸出10萬片口罩援助美國,換取30萬件防護衣的製造原料,口罩之可以成功輸出,也是政府與企業合作的成功典範。舉例來說,在中央調度、國軍支援與地方政府配合的合作基礎下,位於學甲的口罩學甲區的格安德口罩工廠,原本日產能只有20萬片,目前日產能擴大到70萬片,整個大台南區的口罩支撐了全台灣五分之一的產能,也在台美防疫合作過程中擁有實質貢獻。
這種「強國家、強社會」的治理模式更與中國的「國家鎮壓社會」形成強烈對比,也是台灣經驗成功的關鍵。
延伸閱讀
- 武漢肺炎讓「官民不同調」,「物資送中國」引起星國人不滿
- 從「親自指揮」到「統一指揮」,中南海在防疫大戰的微妙權鬥
- 台美發表聯合防疫聲明:將合作快篩、藥品生產,台灣將每周提供美國10萬副口罩
- 【圖表】肺炎疫情各國持續爆,6張圖看管制前台灣出國人數少了多少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南投縣13鄉鎮農特產品──濁水溪線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南投縣位處台灣中部,為台灣唯一不臨海的內陸縣及地理中心,也是海拔落差最大的縣市,海拔由高至低最高相差3000餘公尺。得天獨厚的多層次海拔亦孕育出多樣化的農特產品,例如花卉、竹藝品、香蕉、甘蔗、紹興酒、紅茶、高山茶等等,本文將再深入介紹「南南投」各鄉鎮的鄉鎮與農特產品,若有興趣不妨來南投晃晃吧!
南投縣位處台灣中部,為台灣唯一不臨海的內陸縣。縣內不只有台灣最高峰「玉山」、最大湖泊「日月潭」、台灣最長河流「濁水溪」之源頭,更是台灣海拔落差最大的縣市,從450到3600公尺,最高相差3000餘公尺。多層次的海拔亦孕育出南投農業多樣化的農特產品,例如花卉、竹藝品、香蕉、甘蔗、紹興酒、紅茶、高山茶等等。
南投13縣,依地理位置分為:
烏溪線:埔里鎮、國姓鄉、魚池鄉、仁愛鄉、草屯鎮、中寮鄉
濁水溪線:南投市、名間鄉、鹿谷鄉、竹山鎮、集集鎮、水里鄉、信義鄉
以下介紹「濁水溪線」各農業鄉鎮與農特產品:
南投農業特色-南投市
南投市位於南譨縣西北方,鄰近台中市,貓羅溪貫穿其間,河谷溝渠縱橫,灌溉便利;溪兩側東為南投丘陵,西為八卦山台地,皆屬平坦紅壤土質,與河谷狹小平原,均肥沃適合農耕,故農產品非常豐富。南投市沖積平原區盛產稻米,品質佳、暢銷全國;八卦山台地,地勢平緩,日照充足,以青山茶、生薑、鳳梨、荔枝生產為主;而丘陵區,以香蕉為大宗,亦有龍眼及文旦,為饕客最愛。
南投市農特產品:蘭花、野蘭、青山茶、番茄、絲瓜、荔枝、鳳梨、木瓜、龍眼、文旦、杮子
南投農業特色-名間鄉
名間鄉位於南投縣西側,濁水溪北岸,八卦山台地處,其台地地勢平坦,村落遍佈,農業發達,且有台3及台16兩線省道於此交會,交通發達。名間鄉平原區引濁水溪灌溉,土壤肥沃,生產的濁水米,粒粒飽滿甘甜,日據時代即是重要外銷商品;本鄉栽植於泉水之水蕹菜,鮮脆爽口、富纖維素,為島內少數特有蔬菜;松柏長青茶風行國內外,產值達10億元以上,台地植茶面積超過90%,為國內茶葉主要產區。極目望去,一望無際皆為青翠茶園。
名間鄉農特產品:濁水米、鳳梨、通天草、生薑、水蕹菜山藥、茶葉
南投農業特色-鹿谷鄉
鹿谷鄉位於南投縣西南方,海拔約800公尺上下,為氣候濕潤丘陵地形,年均溫25℃,雨量充沛。終年雲霧籠罩,加上土壤富有機質,所以適合茶樹生產,當地盛產「凍頂烏龍茶」已是台灣最知名的茶種。鹿谷鄉70%居民以茶葉生產為業,為全島唯一依靠單一生產作物為經濟來源之鄉鎮,經多年推廣改良,品質穩定,茶葉因地處高地,產值通常較平地茶葉為高,且因價格穩定,居民享有極高生活水準;除此之外,除茶葉外,竹筍、山芹菜及鱒魚養殖也是本鄉特產。
鹿谷鄉農特產品:凍頂烏龍茶、竹筍、山芹菜、良質米、明日葉、鱒魚、茶梅
南投農業特色-竹山鎮
竹山鎮位於南投縣南端,靠近雲嘉地區。境內有濁水溪和清水溪環繞。為海拔1,600公尺以下山地丘陵地,其山林佔全部面積之80%,因氣溫、雨量適中及少強風,適宜竹類生長,以盛產竹子而得名。本縣竹筍產量屬全國第五位。農產品主要為竹類產品為主,農產主要仍以竹類產品居最大宗,鮮筍類以冬筍、桂竹筍暢銷全島,各種筍類加工製品,更為多樣,為全國筍類最大供應產區;相關的竹製藝品,在居多藝術家投入和學校產學合作下,竹藝品除了美感外,更增加現在科技的應用,如LED竹檯燈、竹製涼蓆、電動竹扇等。
竹山鎮農特產品:冬筍、春筍、桂竹筍、麻竹筍、綠竹筍、筍乾、桶筍、筍絲、筍茸、醬筍、竹山紅番薯、破布子、烏龍、金萱、翠玉茶葉、番茄、巨峰葡萄
南投農業特色-集集鎮
集集鎮位於南投縣中部,濁水溪北岸,為南投縣最小的鄉鎮。其腹地狹小且多山,但古蹟,與在地美食甚多且頗受好評,人文藝術濃厚。近年推動綠色隧道與鐵道觀光活動有成,集集小鎮已成為國內知名的新興旅遊勝地。因集集腹地小,溪岸平原面積有限,主要農作為廿世紀番石榴及榮獲國產水果品牌認證的「紫水晶」巨峰葡萄。另外,山坡丘陵所產的香蕉,因氣候地質事宜,其香蕉香氣芬芳,口味甘甜可口,為知名山蕉;而紅龍果和糯米荔枝核小肉甜為近年新興水果,甜度高、品質佳,數量有限,深受消費者喜愛。集集鎮知名花卉為向日葵,大而豔麗頗受歡迎。
集集鎮農特產品:糯米荔枝、廿世紀番石榴、山蕉、巨峰葡萄、紅龍果、向日葵
南投農業特色-水里鄉
水里鄉位於南投縣中部,濁水溪上游,係本縣進入山區之隘口。水里鄉境內有陳有蘭溪、水里溪及濁水溪,溪流河谷交錯,周圍高山圍繞,氣候溫和;集集線鐵路終站車埕位於鄉境,水里也為新中橫公路之起點。水里鄉主要農作物為高山茶和青梅,茶園約在海拔1,000公尺左右,屬玉山茶區,茶色清澈,入口回甘,深獲茶友喜愛。境內青梅,鮮脆多汁,品質優良,為外銷日本之主力,近年發展多樣口味梅製品,以「天山梅」打響名號。新中橫沿線所產「黑紫玉」巨峰葡萄榮獲國產水果品牌認證,冬季品質尤佳。
水里鄉農特產品:高山茶、青梅、愛玉凍、國蘭、華盛頓臍橙、十月龍眼、茂谷柑、鹿茸、香蕉、水蜜桃、巨峰葡萄、苦茶油
南投農業特色-信義鄉
信義鄉位於南投縣東南部,為境內最大鄉鎮,亦是縣內兩個山地鄉之一,面積廣達面積1422.42平方公里。信義鄉內高山峻嶺,溪流蜿蜒溪谷平地較少,為玉山國家公園入口處,新中橫公路上的重要據點,縣內居民以農作為主。信義鄉氣候溫和,但因高海拔,日夜溫差大,以致蘊育了許多品質優良的農特產品,如青梅、夏季蔬菜、花卉、愛玉子、苦茶、雜糧、蓮霧及知名巨峰葡萄(玉珠)等。另外,溪谷山間養殖鱒魚、香魚、切花、土雞等。信義鄉擁有號稱「全台最會搞行銷」的信義鄉農會,擅長包裝農產品,並結合當地東埔溫泉及觀光果園,突破了農業發展遲緩的障礙,開拓了山地鄉農業觀光發展的新境界。
信義鄉農特產品:青梅、巨峰葡萄、紅肉李、芭樂、番茄、玉山茶、高冷蔬菜、轎摃竹筍、野菜、香魚、高級切花、苦茶油、愛玉凍
以上廣告由南投縣政府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