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新加坡禁250人以上大型聚會|大馬鎖國至3月底|泰南炸彈襲擊恐使和談觸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防範武漢肺炎疫情擴大,這一周東南亞各國無不擴大防疫,包括新加坡禁舉辦250人以上活動,馬國從3月18日起至3月31日實施「鎖國」,菲律賓自17日起對馬尼拉的封城措施擴大到呂宋島。
編譯:黎柏君、荊柏鈞、柯昀伶、鍾依吟(南洋誌)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58期,為讀者挑選2020年3月14日至3月20日期間,有關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越南、與柬埔寨等國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新加坡|因應第二波境外移入疫情 新加坡禁舉辦250人以上活動
新加坡衛生部3月20日宣布,為防範「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以下簡稱武漢肺炎)疫情擴大,即日起至6月30日止,一律禁止舉辦超過250人以上的聚會與活動。新加坡原本僅規定規模250人以上的體育、文化、娛樂等售票活動必須取消,但因應境外移入案例增加造成的第二波疫情,擴大該限制範圍至所有活動。
目前,少於250人的聚會活動仍可舉行,但主辦單位必須確保參加成員彼此間隔距離至少1公尺,且減少近距離互動機會。此外,主辦方也必須確保環境通風,以及設置體溫與健康檢測機制,身體不適者不能參加。
星國也規定在公共場所營業的商家,包括餐飲業者、零售商、娛樂場所等,必須確實管制顧客保持一定距離,避免傳染。
新加坡20日新增40例武漢肺炎確診案例,其中30例為境外移入的星國國民、永久居民、與工作證持有者。他們的旅遊史保括歐洲、美國、東南亞等國與亞洲其他國家,其中又以英國為最大宗。截止20日為止,新加坡確診案例為385人,其中接近一半的190人為境外移入。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Gan Kim Yong)因此強調,將實施較嚴格的「社交疏離」(social distancing)措施,希望與邊境管制達到互補作用,進一步防止疫情在獅城擴散。

馬來西亞|大馬鎖國至三月底 慕尤丁籲民眾勿外出
大馬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於3月16日宣布,自3月18日起至3月31日止施行出入境管制及限制人口移動政策,以遏止武漢肺炎於大馬境內散播。
在出入境管制方面,大馬政府於此段期間禁止所有外國旅客入境及所有馬來西亞公民出境,而所有海外公民返國時必須接受健康檢查及實行14天的自我隔離措施。在限制人口移動政策方面,除了超級市場、菜市場、雜貨店等商店,所有宗教場所及商家都必須暫時停止營業;此外,所有公眾聚集活動、文化活動、運動場館及學校等都將暫時關閉。
馬來西亞衛生部部長諾希山(Noor Hisham Abdullah)亦向大馬民眾提出警告,若大馬民眾不遵守管制措施,恐將導致國家未來必須面對如海嘯般地第三波感染浪潮。馬來西亞於3月16日時新增117例案例,而其中80個案例據推估與馬來西亞於2月底至3月初所舉行的大型宗教聚集活動有所關聯。
大馬國防部部長伊斯邁沙比里(Ismail Sabri Yaakob)則於3月19日指出,若大馬民眾遵循政策比例僅有60%至70%,將以派出軍隊作為執行政策的最終手段。另外,新加坡外交部於3月20日發布聲明表示,馬來西亞公民持有新加坡工作證者,將得以繼續於新加坡境內工作。

泰國|南部發生炸彈襲擊 和平談判籠罩陰霾
泰國南部3月17日接連發生兩起爆炸案,均發生在負責監管以馬來族穆斯林為大宗的也拉(Yala)、北大年(Pattani)、及陶公府(Narathiwat)三地的南部邊境省行政中心(SBPAC)大樓周圍,不僅造成25人受傷,更讓日前有所進展的和平談判進程再次籠罩陰霾。
爆炸案發生當時,SBPAC秘書長正於樓內與衛生官員會面,商討當地武漢肺炎疫情發展及因應措施。泰國南部軍方發言人普拉莫(Pramote Prom-in)表示,第一顆炸彈是在SBPAC大樓圍牆外引爆,試圖吸引人們出外查看;第二顆炸彈則藏在相隔10公尺處卡車內,隨即於10分鐘後引爆。
若再加上自3月12日起,同樣發生在也拉府鄰近北大年水壩的武裝衝突,無疑讓泰國政府與南部分離主義團體之間的關係又陷緊繃,泰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暨和平談判小組主席Wanlop Rugsanaoh便坦言,這些事件或多或少會影響談判氣氛,但不會因此抹煞政府欲以和平協商方式解決武裝叛亂問題的決心。
泰南地區分離主義盛行的主因可溯及歷史因素,該地原屬北大年蘇丹國的一部分,直至1909年遭暹羅王國併吞。而後隨著馬來族穆斯林要求自治聲浪漸起,便斷斷續續爆發衝突,其中勢力龐大的國家革命陣線(BRN)是在中斷對話長達6年後,於今年重返談判桌。

菲律賓|馬尼拉多市實施宵禁 封城擴大至呂宋島
為防疫武漢肺炎,馬尼拉地區除了封城30天之外,多座城市自14日起亦陸續實施晚間8點至凌晨5點的宵禁。此外,自17日起封城措施將擴大到呂宋島,估計有5700萬人受到影響。
上週,杜特蒂宣布馬尼拉地區自3月15日至4月14日封城30日。馬尼拉地區多座城市自14日起陸續宣布實施宵禁,晚間8點至凌晨5點止所有人車不得外出,而全國許多省分也宣布跟進執行宵禁。本週,菲國政府下令擴大封城範圍,自3月17日至4月12日,呂宋島居民除了基本生活所需外應留在家中進行強化社區隔離,陸、海、空交通於此段期間將暫時關閉,除了醫院診所、超市、食物運輸、銀行等機構正常運行外,公司行號的員工皆必須在家工作。外交部也於19日下令禁發外國人士簽證,以防止旅客入境。
此外,16日菲律賓政府宣布暫停股市、債券、外匯交易,為首個因為疫情關閉金融市場的國家。18日債券與外匯、19日股市交易雖然已重新開啟,但股市開盤後大跌24%,為近8年來表現最差。17日杜特蒂宣布菲國全境進入「災難狀態」(state of calamity)、時間將長達6個月,更呼籲共產黨旗下的新人民軍(NPA)與政府停火,以共同對抗武漢肺炎。

圖為16日上午外省民眾進入大馬尼拉時車潮擁堵情形。 (台商提供)
越南|因應武漢肺炎疫情 4月起擬嚴禁野生動物交易
Tags: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