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只能打一小時電動,日本香川縣《網路・遊戲成癮對策條例》為何引發爭議?

一天只能打一小時電動,日本香川縣《網路・遊戲成癮對策條例》為何引發爭議?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日,日本香川縣議會通過《網路・遊戲成癮對策條例》,要求縣內的學校或家長,有義務要讓縣內未滿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平日每天最多只能玩60分鐘的電動,成為日本地方政府以行政條例約束未成年娛樂時間的首例。

3月18日,日本香川縣議會通過《網路・遊戲成癮對策條例》(ネット・ゲーム依存症対策条例),該條例將從2020年4月1日正式上路。《網路・遊戲成癮對策條例》規定,香川縣內的學校或家長,有義務要讓縣內未滿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

  1. 平日每天最多只能玩60分鐘的電動,假日則至多90分鐘。
  2. 如果要玩電動或使用智慧型手機等裝置,中、小學生最晚只能玩到晚上9點,高中生則為晚上10點前。

如果家長或校方沒有達成上述目標,並無相關罰則。

香川縣之所以會提出這項行政條例的背景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8年6月將「網路遊戲成癮(Gaming Disorder)*」列為精神疾病的一種,促使日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開始討論起應對措施。香川縣正是在日本這一波潮流中第一個制定行政條例,約束兒童及青少年休閒娛樂時間的地方政府,因而備受矚目。

從提案到通過都爭議不斷

雖然香川縣議會已經正式通過《網路・遊戲成癮對策條例》,但這條行政條例可說是從縣議會提案到條例通過之後,質疑的聲浪和內部風波不斷。

不給旁聽、沒有會議紀錄,完全黑箱作業

香川縣議會最早從去(2019)年9月設置檢討委員會,打算要制定《網路・遊戲成癮對策條例》時,就被外界批評是政府過度干涉家庭生活,所以條例草案從「限制使用智慧型手機等」改為「各家應制定家規」,並將平日60分鐘、假日90分鐘的遊戲時間從「基準」改成「目標」。

《網路・遊戲成癮對策條例》的爭議點不僅如此,香川縣議會這次沒有經過充分地公開討論,就匆促通過行政條例,引起律師界及在野黨團的不滿。根據《弁護士ドットコム》的報導,香川縣議會從去年成立檢討委員會以來,討論過程都是非公開的狀態,不讓外界旁聽,也沒有留下任何會議記錄。

兩週內收集到超過2000筆贊成意見?

最弔詭的是,《網路・遊戲成癮對策條例》在短時間內募集到超乎常理的民眾意見。理論上,縣政府如果要募集民眾意見,意見募集時間通常會設定在1個月以上,但這次卻只有1月23日到2月6日短短2週的時間,而且還附加規定一定要是香川縣民才可以提議。通常,香川縣募集民眾意見,頂多收到幾件熱情民眾的回應就很了不起了,這次《網路・遊戲成癮對策條例》居然在短短2週內募集到2615件民眾意見,而且當中約有84%(2269)的民眾都表明贊成《網路・遊戲成癮對策條例》修法,讓外界質疑幕後有人在動員。香川縣議會事務局更表示,這次並沒有特別宣傳,「不知道為什麼會收到這麼多意見」。

網路媒體《ねとらぼ》在官方推特上寫到,公司收到一名沒有留下聯絡方式的民眾來信,表示自己被公司借用姓名和住址,用於《網路・遊戲成癮對策條例》民眾意見連署用。但《ねとらぼ》直到《網路・遊戲成癮對策條例》通過前,都沒有聯繫到這名民眾,無法查證這起信件的真實性。

開會當天才給議員資料哪有時間看完

3月12日是《網路・遊戲成癮對策條例》在議會提案前最後一次召開檢討委員會,原訂在這天要根據匯集到的民眾意見進行討論,但在野的日本共產黨團香川縣議員,同時也是檢討委員會成員的秋山時貞在推特上指出,日本共產黨團已經再三要求香川縣議會應公開所有民眾意見,卻一直到檢討委員會召開前都還沒有公開。

最後是,3月12日召開檢討委員會當天,才交給與會議員彙整版的民眾意見,但議員根本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看完所有內容。另一方面,香川縣政府一直到3月17日——也就是《網路・遊戲成癮對策條例》通過的前一天——才在網路上公開彙整過的民眾意見,並且規定在《網路・遊戲成癮對策條例》通過之後(2020.3.18)的當天下午起,只有檢討委員會的委員才得以閱覽所有的民眾意見。

自己也有就《網路・遊戲成癮對策條例》提出民眾意見、現居香川縣的佐藤倫子律師指出,目前公開的彙整版民眾意見長達80頁,這應該和3月12日檢討委員會當天發給與會議員的檔案是同一份,但這份文件中只有一頁是贊成的意見,其他七十多頁都和反對意見有關。佐藤倫子律師便質疑,雖然檢討委員會的委員長大山一郎一直對外強調,多數民眾意見都是贊成的,但不管是贊成還是反對意見哪個比較多,沒有向民眾公開所有內容,是要如何促成討論。

府方的回應根本答非所問

佐藤倫子律師看完香川縣政府公開的彙整版民意內容後分析到,多數反對意見都是針對縣議會提出的條文內容提出質疑,認為香川縣這次的行政條例沒有科學上的證據,沒有調查過香川縣內到底有多少網路成癮的孩子以及他們的生活樣貌,就要立法限制孩子們玩電動的時間,太不合理。在這份彙整版民眾意見書當中,香川縣事務局會先將同類型或針對同一點提出質疑的反對意見分門別類,並在各類別底下以「對上述意見的見解」做出回應。

佐藤倫子舉例道,面對民眾質疑香川縣政府是否已經掌握縣內網路遊戲成癮的個案數,香川縣政府在這份彙整版民意內容,竟引用2017年香川縣教育委員會實施的《關於智慧型手機等利用調查》(スマートフォン等の利用に関する調査)結果,(1)覺得自己迷上網路(2)被限制使用網路也沒有辦法不使用網路(3)實際上的使用時間比自己認為的還要長(4)⋯⋯符合越多項被視為「有網路成癮可能性」的學生,國中生有3.4%、高中生則有2.9%,所以香川縣政府認為縣內有不少學生有網路成癮的傾向。

但佐藤倫子指出,這份報告當初是調查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的狀況,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不能等同於網路遊戲成癮,若要將網路遊戲成癮視為一種精神疾病,就必須要看醫生確診的人數,而不是從不同主題的自我評量問卷調查結果來推論。

RTSJ5P7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假借網路遊戲成癮限制未成年使用智慧型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