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新聞守護者》:最成功的記者,被當作怪人在寒風中痛哭

《新聞守護者》:最成功的記者,被當作怪人在寒風中痛哭
圖片來源:電影《雪地裡的真相》截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寒風中痛哭的Gareth Jones,是最失敗的記者,也是最成功的記者。

有一種造謠叫「闢謠」,把真話說成謠言。親歷其境的報道,可以被指為一面之辭,未經fact check證實。那麼誰是那個證實者呢?在沒有自由的國度裡,核實、造謠和闢謠都是政權的專利。原來這不僅是今天所謂「後真相」年代的獨有狀況,在上世紀已有前車可鑒。

1933年3月31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由普立茲奬得主杜蘭蒂(Walter Duranty)的「闢謠」文章,指英國獨立記者鍾斯(Gareth Jones)早前有關蘇聯烏克蘭大饑荒的報道有誤。那時候,美國剛從大蕭條中復甦,和蘇聯建立友好關係,杜蘭蒂是駐守莫斯科的特派記者,「吹奏」蘇聯的集體農莊政策。而鍾斯所作的,在其他人眼中,是給西方世界「添煩添亂」。

MV5BNDIzMGZlNGQtNWFlMC00NDc1LTliNmQtNDA3
圖片來源:電影《雪地裡的真相》海報

波蘭電影《雪地裡的真相》 (Mr. Jones)講述鍾斯如何以「一人對抗世界」之姿,揭露烏克蘭大饑荒的真相,獲得 2019 年佳黛妮亞電影節的金獅大奬。 英國演員James Norton把鍾斯演繹為一個官仔骨骨,略帶偏執的人。鍾斯語言天份極高,懂得英、德、俄、法語,從劍橋大學畢業後,成為了前首相David Lloyd George的外務顧問。他曾經在飛機上訪問剛被委任為德國總理的希特拉,就在國會縱火案發生之前幾天,納粹黨在全國大選中取得控制權之前。鍾斯後來說,如果那次他和希特拉一起乘搭的飛機失事了,歷史就會被改寫。

電影就是從這一幕開始:鍾斯對著Lloyd George一眾政壇前輩報告,預料即將會有一場大戰,迎來的就是英倫精英的高傲嘲諷。這種不變應萬變的態度,直到今天:不怕!沒事!年年有今日! Keep Calm and Carry On!

恥笑之後, Lloyd George以經費不足為由解僱了鍾斯。

鍾斯以自由身記者身分進入蘇聯,發現杜蘭蒂等外國記者夜夜笙歌,只能按官方消息報道「新聞」。但觸發他隻身犯險的是一位記者朋友的非正常死亡:表面上是劫殺,卻可能是因為他追查到機密真相而遇害。那時候,蘇聯領導斯大林開始了集體農場計劃,迎接外賓視察,都是豐收物盛。鍾斯擺脫了隨行的官員,走上平民乘搭的火車卡。電影根據鍾斯本人的筆錄,再視了這一幕:他從皮包中拿出一個橙,剝下橙皮丟掉,四周的人卻爭著撿來吃。

MV5BYzQ2MjAzZGYtMDc0ZC00MWQ1LTk1YzAtMzAw
圖片來源:電影《雪地裡的真相》截圖

他們有多久沒好好吃過一頓飯了?

鍾斯徒步走過蒼茫的雪地,一方面對當地人明查暗訪,另一方面則要逃避官方的追捕。電影中段集中在鍾斯在烏克蘭黑土地農村中視察的個人經歷,強調他的主觀體驗,節奏略嫌拖沓。導演Agnieszka Holland把這部份的色彩壓下來,讓臉如死灰的人物在荒涼嚴酷的環境中掙扎。《雪地裡的真相》強調了心境和氛圍,但對這場死了數百萬人的烏克蘭大饑荒的前因後果的描寫則不算深入。

有興趣了解更深的觀眾可以看看2008年的烏克蘭紀錄片《The Living》,亦有提及鍾斯的事蹟,並邀請到他的後人參與。現在的烏克蘭以稱這場浩劫為「Holodomor」,意指其為斯大林造成的人禍,是一場可比納粹屠猶的種族屠殺,只是以饑荒而非毒氣室為手段。

其實烏克蘭農產本來極豐富,糧食供應歐洲所需,為何會出現大饑荒?斯大林在1930年開始推行農業集體化運動,把烏克蘭的農作物收歸國有,個體農戶併入集體農莊,又把當地生產力最高的農夫劃為「富農」再流放。烏克蘭農民農務上變得更加消極,惹怒了斯大林,認為烏克蘭農民「搞事」,便收起當地的糧食和農具,連種子都沒收,並封鎖了外來物資的供應,禁止當地農作物的買賣。這時候加上氣候因素導致失收,終造成大災難。約三十年後,同為共產政權治下的中國,也在「大躍進」農業集體化政策之後出現了一場「人吃人」的大饑荒,也是人禍。人類要從歷史中汲取教訓真是這麼困難?

導演Agnieszka Holland鏡頭之下,鍾斯被刻劃成一個典型的孤獨天才,像梵高那樣被誤解、不受歡迎,但堅毅不屈。和杜蘭蒂這種得奬名記者相比,鍾斯的「獨立記者」身分是不夠格的,被當成假冒的「黑記」。他不擅交際,不像同行在觥籌交錯之間獲得情報,卻又勇敢果斷,獨闖龍潭,在民間親歷饑荒真相。但電影也強調他的脆弱和孤單:他冒生命危險換回來的報道,先是讀者寥寥,繼而「被闢謠」。作為政治家的Lloyd George因為被牽連,跟他決裂。鍾斯回到家鄉威爾斯,還要被頑童當作「怪人」取笑,在寒風中痛哭。他是一個最失敗的記者,也是最成功的記者。

MV5BMmViMDYwOTUtZmMyYi00OWM0LTllZjItMTY0
圖片來源:電影《雪地裡的真相》截圖

像梵高一樣,他的真正貢獻在死後才為世人公認;就像梵高有高更這一個知音,電影也推想鍾斯啟發了佐治.奧威爾寫出《動物農莊》諷刺斯大林。這部經典寓言裡,原本的人類農場主人就是叫作 Mr. Jones,即《雪地裡的真相》原片名。

1935年,鍾斯在內蒙古採訪時被擄走,然後被槍殺,相信死於他三十歲生日前的一天。是天妒英才,還是惡人當道?沒有人能確認他是不是蘇聯政治報復的受害者。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Alex
核稿編輯︰Ka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