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國會數度闖關失敗,阿根廷墮胎除罪化能挾民意通過嗎?

國會數度闖關失敗,阿根廷墮胎除罪化能挾民意通過嗎?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阿根廷墮胎法案在2018年幾乎處在通過邊緣,法案在眾議院闖關成功,但以七票之差在參議院遭到分屬不同黨派的參議員否決。該議題模糊了阿根廷傳統政黨在政策上的分野。

文:Romina Navarro
翻譯:Stephanie(en)、mogywu

2月19日,數以千計的群眾聚集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國會大廈前,表達對墮胎合法化的支持。

墮胎在阿根廷屬非法且可受法律懲處判刑坐牢的行為,除非懷孕是遭到強暴後的結果或者懷孕會危及母親的生命。

這場行動是由爭取合法、安全及墮胎自由權的全國性運動所組織,聚焦墮胎合法化法案能否通過,該法案已第九度於國會中被提議,法案允許女性依照自身意願中斷懷孕過程,剷除擁有墮胎合法權的阻礙

這項法案在2018年幾乎處在通過邊緣,法案在眾議院闖關成功,但以七票之差在參議院遭到分屬不同黨派的參議員否決。該議題模糊了阿根廷傳統政黨在政策上的分野。

2019年法案又被提出,然而在當時政府官員拒絕考量該法案,因為當年是阿根廷的選舉年,許多候選人都偏好避免談論具有爭議性的議題

2020年,女性權利的擁護者帶著嶄新的希望,以及「法案由街頭人民決定」的口號,再度走上大街小巷並來到國會殿堂前。

這場在網路上被標記為「#19F」(譯者註1)的行動中,還涉及其他議題,如性別差異造成的不平等與暴力犯行,女性慘遭謀殺、恐同症、對跨性別者的恐懼和歧視,以及在阿根廷每一所學校列為必修課程的全面性別教育計畫Comprehensive Sex Education(ESI),這項教育計畫之所以無法落實乃因來自反對派人士及宗教基本教義派所發起的反對活動。

設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國會大廈前的舞台上,演講者發表對這場行動的評論。同時在現場的還有來自智利的女權運動團體Las Tesis的三名成員,演唱可視為拉丁美洲捍衛女權運動國歌、名為「A Rapist in Your Path」(強暴犯就在你行經的路途)的歌曲,其中歌詞經過改編,間接指涉祕密墮胎和年輕女孩被迫成為母親的殘酷現實。

一整個星期,「#19F」、「#Pañuelazo」(譯者註2)和「#AbortoLegal2020」(英文即#LegalAbortion2020)等標籤,如一陣旋風般席捲了網路社群媒體。

「今天、今天、今天、今天、今天、今天、今天#panuelazo的性教育決定以避孕避免墮胎,以及追求合法、安全和墮胎的自由(#LegalSafeandFreeAbortion)避免再有婦女因此喪命。」

「支持我們在阿根廷的夥伴#panuelazo爭取墮胎合法權!」

國際上的團結

不論是在阿根廷或是世界其他城市的支持者,都會披戴象徵此議題的綠色方巾。

「在哥倫比亞女人墮胎,這是活生生的事實,且根本不去理會墮胎是否合法。我們希望她們能夠以安全的方式墮胎。性教育決定,以避孕避免墮胎,以及追求合法墮胎,讓婦女不再因此喪命。」

「我們阿根廷的姊妹今天需要透過#LegalAbortion2020的標籤來感受我們的支持。我們知道它終將成為法律,繼續抗爭,並曉得你從不是獨自一人孤軍奮戰。」

阿根廷新總統傾向墮胎除罪化

2019年當由來自每人陣線政黨聯盟(Frente de Todos)的新總統阿爾貝托・費南德茲( Alberto Fernández),與副總統克里斯蒂娜・費南德茲・德基西納(Cristina Fernández de Kirchner)執掌政權時,他們證實將在2020年處理該法案。

總統費南德茲已公開表態,聲稱自己贊成墮胎合法化。這個月,他宣布政府行政部門將頒布一項法案將墮胎行為除罪化。清楚表現出和前總統毛里西奧・馬克里(Mauricio Macri,2015年到2019年在位),掌權期間截然不同的立場。在2018年,馬克里是首位討論墮胎議題的總統,但他在政治上的態度卻趨於保守。

組成阿根廷國會的議員同兩年前相比,仍舊是相同的老面孔,不過在2020年全新的政治背景下,許多人心懷希望,認為眾人對墮胎合法化議題的看法將有所改變。根據民調顯示,多數阿根廷人支持墮胎合法化。

截至目前,每條法案的正式細節和關乎其發展的下一步均尚未公開。無論發生什麼事,阿根廷的女性主義者將繼續奮戰,直到墮胎的權利被載入至法律的殿堂之中。

譯者註

  1. #19F即指2月19日當天舉行的行動,F是西班牙文二月febrero的縮寫
  2. #Pañuelazo指支持阿根廷女性擁有合法墮胎權的群眾,其特色是參與行動時會戴上亮綠色方巾,該詞是由方巾的西班牙文pañuelo演變而來。

本文經全球之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