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式幸福」背後的社會實況:泰國人真的幸福快樂嗎?

「泰式幸福」背後的社會實況:泰國人真的幸福快樂嗎?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泰人相信「人生即是苦難」與「知足才能常樂」等概念,因為「苦」與「樂」皆是前世修為的「果」,早已是命中註定的因果,此種性格特徵體現在對傳統社會階層制度的默認,對社會現實生活如貧困、吸毒、酗酒、貪腐或環境污染等重要問題的容忍與麻木

由於泰人對於「心」的格外重視,故在泰語詞藻內創造出許多「心」的衍生詞,泰語「ใจ」是「心」的意思,可放在形容詞之前、後共同組成詞組,若放在形容詞前面時,可表示心情、心態等情境,若放在形容詞後面時,則變成形容詞狀態解釋。泰國人的「心」哲學,無疑有其專屬的文化性及特殊的民族性,這種溫厚善良與知足常樂的民族性格,體現在日常見面招呼語即是「สบายดีไหม」(您好!字面意為「舒適順心嗎?」),簡言之,泰人在乎的是「心」而不同於華人招呼的是「體」吃飽了嗎?

2
製圖 : 楊俊業博士
泰語詞藻以「心」組成的衍生詞例句

泰式幸福背後的社會問題

泰國學者威臘教授的研究報告《阻礙泰國社會發展的30項泰人性格》中明確指出,泰人奉行宿命論及欠缺計劃的性格,導致好賭、酗酒與嬉樂等不良習慣,並衍生出許多嚴重的社會問題。根據泰國國家經濟及社會發展委員會辦事處(NESDB)公佈的2018年第一季泰國社會問題顯示,毒品、身體受害及搶劫案件有近10萬起;另外,依據賭博問題研究中心報告,2017年有近一半泰國人(約2,890萬人)參與賭博,其中15-25歲的年輕人達約360萬人,政府彩票無疑是最受歡迎的一種賭博形式,約有2千萬人參與,其他包括地下彩票、撲克牌、賭(足)球、鬥牛(雞)等賭博形式亦常存於民間社會。

泰人寅吃卯糧、及時行樂的生活消費觀念,極易造成個人與家庭嚴重的負債問題,根據泰國國家統計局2017年收支數據顯現,2,100萬戶家庭中有1,080萬戶家庭平均債務高達178,994泰銖,其中多數泰人收入的4分之1用於購買彩票、喝酒、抽煙等物慾享樂及其他追求時髦的消費支出,由此而衍生的治安亂象,使得泰國政府不得不制定並推行相關政策(彩票限價、售酒限時、室內禁煙)來設法緩解民眾的負債壓力。泰人的精神生活追求中庸而避免極端,服膺階級致崇拜權威,「愛面子」的民族性格即使個人債臺高築,生活不豐,政府為了國家與人民的顏面,仍得以低至1.3%的失業率和0.66%的通貨膨脹率為包裝數據,而被彭博網評量為「痛苦指數」最低的國家。

泰國
Photo Credit:doronko CC BY SA 2.0

民調背後隱藏的貧富差距

依據2018年8月泰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局公佈最新統計數據,泰國國內目前至少有6百至7百萬貧窮人口,平均年收入不到3萬泰銖(約900美元),另據社會發展暨人類安全部資料顯示,另有120萬泰人處於極度貧窮邊緣,面臨三餐無以為繼的狀態。泰國法政大學(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ธรรมศาสตร์)經濟學者端馬尼(ดวงมณี เลาวกุล)於2013年研究指出,泰國全國80%的土地集中在20%的地主手中,最貧窮的20%人口只擁有不到0.3 %的土地,目前全國農業人口約有2,500萬人,佔總人口的38%,而他們多數生活在貧窮線邊緣。最後,依據2018年CS全球財富報告(CS Global Wealth Report 2018)顯示,1%泰國人擁有全國66.9%的資產,已成為全球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

由於泰人「愛面子(มีหน้ามีตา)」及「沒關係(ไม่เป็นไร)」的性格特徵,因此對國內各項民意調查配合的美化程度超乎外人想像,例如泰國超級民調中心(Super Poll)於2018年7月1日公佈的民調結果,「當民眾看到泰國和其他國家,齊心協力搜救被困洞穴的12名少年足球運動員及1名教練的新聞時」,泰民的幸福指數竟可高達9.34分(滿分10分),分數排在第2名的是家庭幸福指數8.96分,而其他指數如心理幸福指數7.89分、身體幸福指數7.83分、居住社區指數7.72分,就連「當想到錢包內數額時」的幸福指數也有6.03分。另外,依據泰國國家統計局使用工作幸福自評工具(HAPPINOMETER)所做的「2018年工作幸福感調查結果」,發現全國工作人群的工作幸福感平均綜合指數(58.26分)達到「幸福(HAPPY) 」水平區間(幸福指數50.00-74.99分)。這些高民調數字所代表的幸福意義,實在反映不出泰國社會貧富懸殊的真像。

泰國前述兩類全國性的幸福民調數據,其實無法真正反映出曼谷人與其他城鄉住民之間的幸福差距,依據2018年7、8月間由泰國心理健康廳,針對2,261位年紀在15至60歲的曼谷地區居民和上班族所做的「曼谷居民幸福指數大調查」發現,有45%受訪者覺得「生活壓力極高」,主因是「賺太少」外,另包括生活費高昂、人際關係複雜,甚至是大量的新聞資訊等原因,但儘管有近半數受訪者表示生活壓力過大,卻仍有68%的人認為「自己過得幸福」,這種看似高分的幸福指數,若相較2015年同期有84%的曼谷人覺得生活幸福的參照前例,2018年的調查數據已呈現出連續3年下降達16個百分點的事實,其結果顯示曼谷人其實是處於相對不幸福的狀態。

「泰式幸福」是一種努力接受現況及自我感覺良好的精神幸福,是把快樂泉源回溯到以心靈判斷為依歸的衡量標準,這種「知足常樂」及「與世無爭」的民族性格,有時更超越「人在福中不知福」的幸福境界。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杜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