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讓人類再次偉大:疫情肆虐全球,英國喜劇演員的環歐馬拉松募款計畫

讓人類再次偉大:疫情肆虐全球,英國喜劇演員的環歐馬拉松募款計畫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艾迪有感於英國脫歐以及整個歐洲各國分裂且分歧,他決定以28天的時間,在歐洲各國連續每天身體力行馬拉松賽事,預期募款15萬英鎊的群眾募資已幾乎達標,款項將成立基金會,專款專用支持文化交流、研習、增進歐洲乃至世界的共同理解。

文:劉彥甫(University of Vienna & Ghent University Global Studies MA、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碩士、專欄作家)

隨著武漢肺炎的確診案例持續上升,舊金山中國城的商家生意受到波及、學生們也陸續在學校受到嘲諷與排擠,數百人近日聚集於舊金山中國城,大聲呼喊著放下種族歧視的口號。美國各地除開始出現購買物資囤貨的跡象,可以購買槍枝的各州,甚至有人民加強武裝自衛、避免搶劫騷亂的準備。

由於歐陸沒有封閉國境,歐洲國家的確診案例快速上升,災情最為嚴重的義大利,從大街開始無差別叫囂亞洲面孔離境,許多亞裔開設的雜貨店與理容院,開始被侵入破壞與噴漆。

然而,亞裔在歐洲社會的處境將會日趨惡化,除了疫情仍在上升之外,右翼民粹的能量越趨壯大,土耳其更因敘利亞問題升高,開放歐土邊境作為獲得聲援的談判籌碼,讓多國難民開始湧入與攻擊希臘邊境,都是移民在歐洲各國生存的明顯警訊。

有趣的是,英國喜劇演員艾迪(Eddie Izzard),卻在此時開啟了一段逆風前行的環歐馬拉松募款計畫。

艾迪有感於英國脫歐以及整個歐洲各國分裂且分歧,他決定以28天的時間,在歐洲各國連續每天身體力行馬拉松賽事,預期募款15萬英鎊的群眾募資已幾乎達標,款項將成立基金會,專款專用支持文化交流、研習、增進歐洲乃至世界的共同理解,其中也包括聯合國兒童基金會(The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與難民孩童的合作計畫。

這項名叫「讓人類再次偉大」的單人馬拉松挑戰企劃,難度更勝過去年歐洲新聞台(Euronews)在歐洲議會選舉,舉辦直擊各國公民的環歐沙發座談,再加上艾迪是知名度很高的喜劇演員,原先應該備受媒體與政壇關注。

然而,艾迪斜槓且開放直爽的優勢,卻因為艾迪特殊的性別身分,讓該募款計畫幾乎被媒體噤聲,只能透過公民社會出錢與聲援,所以艾迪究竟是誰?

RTX2HVRT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英國喜劇演員,同時也是跨性別者的艾迪(Eddie Izzard)

誰是喜劇演員艾迪

「我作過最難的事,是在跨性別(transgender)這個名詞還不常使用的90年代,我就穿著女裝走出家門。」艾迪三年前在回憶錄《相信我》中娓娓道來。一個出身自英國前殖民地葉門亞丁的男生,如何成為一流的喜劇演員,如何向世界宣告自己的性別,同時作為一個英國籍的公民,如何擁抱歐盟的團結價值,高度參與英國工黨的政治活動,最後又是如何成為一個知名的馬拉松跑者。

事實上,早在斜槓青年(Slash)被發明之前,艾迪在表演工作之餘,就常擦著粉色口紅與指甲油,頻繁在英國工黨的競選活動現身拉票,同時在2009年為了慈善事業募款,僅以51天的時間,帶著全妝完成43場馬拉松賽事。2016年,更在整個南非已27天的時間完成27場馬拉松。

是的,艾迪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但他更深愛自1945年以來,普遍和平、友善、貿易,甚至充滿愛的歐洲。他認為歐盟真正的力量可以把分歧拋在身後,所以他嘗試自英國脫歐的隔天開始,不間斷在28個國家完成28場馬拉松比賽,為慈善事業籌集資金。再次讓歐洲團結一致,而不是分裂,歐洲可以使人類再次偉大。

圖2(6)
Photo Credit: 歐盟基本權利署
歐洲LGBT族群在18歲前飽受負面壓力

多元性別認同的困境

筆者作為一個傳統的異性戀者,除了深深佩服艾迪超人般的意志與體能之外,更要負責任地指出多元性別認同在歐洲的困境現況,為何取得過人成就的艾迪難以見容於各大歐洲媒體。

根據歐盟基本權利署(European union agency for fundamental rights)在2013年,針對歐洲LGBT族群的跨國調查報告,總數將近十萬人次的男、女同性戀;男、女雙性戀,以及跨性別族群的抽樣數據顯示,平均近半數在一年中,會感到受歧視與騷擾。

儘管約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他們長大後找尋工作時會感到被差別對待,但數據很清楚的證明,如果受訪者在18歲前,在校園揭露自己的多元性別傾向,將有將近九成的受訪者,聽到校園學子針對性的消極風聲與言語,顯見受訪者成長過程的挑戰甚鉅。

若再進一步探問,為何受訪者遭到歧視卻不願意提報,答案或許或令許多人對歐洲的幻想,破碎地更加徹底。受訪者除了認為現狀不會改變、總是被歧視提報也沒用之外,不知道何處可以提報,以及提報不會被認真對待等表態,或許也已經說明了,艾迪為何被媒體選擇性地忽略。

圖3(5)
Photo Credit: 歐盟基本權利署
LGBT族群面對歧視不通報的原因

回到本文的開始,疫情的蔓延、土耳其開放歐土邊境,連同歐洲民粹勢力的抬頭,移民與弱勢族群必須面臨的困境,已比2013年更加嚴峻。

不管融入民族與想像共同體的陣痛將持續多久,可以確定的是,艾迪已花了大半輩子長跑證明,就算前進的步伐充滿苦楚,回看那些位於起點的歧見深淵,那裡已經距離艾迪好長好遠。

本文經台灣歐洲聯盟研究協會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