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新創關鍵字:「加速器」和「孵化器」有什麼差別?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孵化器和加速器一樣嗎?獨角獸又是什麼概念?以下跟我們一起來認識「新創關鍵字」。
「我朋友最近想成立新創,正在熟悉孵化器跟加速器等資源,希望之後能到美國IPO。」
上面這句話你看得懂多少呢?以下就跟我們一起來看看「新創關鍵字」。
- 新創
原文為英文的startup,在英英字典中的解釋為「a small business that has just been started」。也就是新開創的公司、創立初期的公司、剛開展的企業,並希望在短時間內擴張及快速成長。
- 創投
創投=創業投資,原文為英文的Venture Capital,所以也可稱VC,中國地區會稱為「風險投資」。多半會是一家公司或基金,選擇合適的新創或有潛力的企業投資,進而得到新創企業的股權。
軟銀創辦人孫正義,正因投資中國電商阿里巴巴大賺一筆,被稱為創投之神。

- 天使投資人
英文原文為Angel Investor,也可稱為Business Angel,指於新創公司創立初期就開始投資的投資者。除了金錢上的幫助,有時也會為公司帶來人脈或其他資源。一般來說天使投資人可分為兩類,一類僅投資,不參與公司事務,想透過資助新創公司賺錢;另一類則會利用自身專業幫助新創公司,擔任顧問等。
好萊塢男星艾希頓庫奇(Ashton Kutcher),曾在Uber成立早期投出天使資金,在7年內其持有股權及其分潤獲利就超過新台幣70億元,目前他也是好萊塢最活躍的矽谷投資者。
- IPO
IPO意思是公司首次發行股份銷售,也就是首次公開募股,來自英文initial public offering的縮寫。新創在IPO前仍屬「私人」性質,但在IPO後,股份擁有權便開放給廣大市場。因此IPO也稱為籌資、募股或上市。
- 獨角獸
「獨角獸」(Unicorn)是美國風險投資者Aileen Lee在2013年提出的概念,代表市面上成立未滿10年,但估值達10億美元(約台幣300億元)的新創公司。因當時新創企業能達市值10億美元的機率非常低,便以獨角獸帶出「非常稀有」的含義,後來被媒體大量運用。
2019年,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陳美伶指出,台灣已經孵出兩隻獨角獸,分別為沛星互動科技Appier與睿能創意Gogoro。不過這兩家公司都未公布股權與估值,僅是國發會由兩家公司的募資金額與市場經營狀況推估。

- 加速器
英文中為Accelerator或Startup Accelerator,顧名思義是為了幫助新創「加速」成長,通常以短期計畫的形式進行。新創向加速器提出申請後會得到資助、參加密集的工作坊,希望在短時間內進行規劃、提報、改進,最後獲得天使投資人、創業投資的投資。
首個知名創業加速器Y Combinator成立於2005年,被喻為「創業家的搖籃」,已資助超過2000家新創。
- 孵化器
英文原文為Incubator,中文有時也會翻為「育成中心」,與加速器皆為幫助新創解決各種創業問題。但孵化器通常是非營利組織,可能是政府成立的育成中心或是私人機構,通常協助公司成立初期的問題,提供課程、提供共同辦公空間等。希望藉由完善公司的各項環節,提高新創公司生存的機會。
- 【一張圖搞懂】訂閱集資:Mobile上的13堂英文課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