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奉俊昊、樹木希林、茱麗葉畢諾許談心中的是枝裕和

奉俊昊、樹木希林、茱麗葉畢諾許談心中的是枝裕和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日本當代名導是枝裕和的謙遜與電影魔力無遠弗屆,除了媒體、影迷之外,也有一群電影人深愛著是枝裕和,特別邀請到奉俊昊、茱麗葉畢諾許和長期合作的樹木希林,談談心目中的是枝裕和。

文:樹木希林、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奉俊昊

溫和的照片——樹木希林(女演員,日本)

樹木希林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戲裡往往有毒。既然有毒就要包裝得精巧以免穿幫。

是枝導演似乎在成長過程中,透過自己的母親體會到女人的愚蠢與怪異。而我就是肩負起這種女人角色的演員,並且以女演員的身分和導演相遇。

右頁的照片是拍攝電影宣傳照時捕捉到的瞬間,當時我一臉若無其事地說著別人的壞話。撇除自己的缺點不談,一直挑剔別人的作品是爛電影、爛演技,攔都攔不住。是枝導演笑著聽我說話,結果就出現這種畫面。

我今年七十四歲,人家說上了年紀就會自動變得成熟,根本就是天大的誤會。真實的人永遠兼具善惡美醜,尤其是演員。是枝導演則一直持續凝視著人們內心的錯綜複雜。

「我覺得拍攝直接批判安倍政權的紀錄片並無不可。但是,一定要去思考,我們這些安倍政權的支持者,內心深處的膚淺到底是怎麼回事?以長遠的眼光來看,需要什麼元素才能讓這個日本社會和日本人變得成熟?/『膚淺』的原因不只一個。唯有站在不同立場的人,各自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並行動,才能一點一滴讓膚淺變得『深入』。/戰爭源自人的內心,為了喚醒大家對這一點的自覺,我想拍出日本歷史中加害者的成分,而非受害者的情感。因為大家會選擇遺忘,而我認為一定要有人去提醒大眾。」

我擅自從是枝導演的訪談報導中擷取了這一段文字。除此之外,他還說過:「拍戲不是呈現自己內心的東西,而是呈現這個世界。拍出與這個世界的豐富性、人類的複雜性相遇時的驚訝。拍攝本身就是一種發現,也是一種相遇。沒有哪一部紀錄片是在開拍前就已經知道結果的。」

據說導演的後輩西川美和女士,完成一部作品之後就很難再進行下一部。寫完劇本再導戲,需要腦力、體力、精神力,所以這種情形很正常。然而,是枝導演一點也不正常。

我第一部和是枝導演合作的作品是九年前的電影《橫山家之味》。電影發行公司的社長是個很靠不住的人,甚至沒交出電影收入就落跑了。一直支持是枝導演的製作公司會長為這件事勞心勞力,害得他六十五歲就猝死。我聽到傳聞,說是當初逃跑的人這幾年又活力充沛地開始到處出沒。

在某年的坎城影展上,這個落跑社長和是枝導演不期而遇。

「哎呀,你還是過得很不錯呢!那就下次見囉!」他輕快的聲音響徹藍天。

「……呃……(傻眼)」

如果用影像來呈現當時的驚訝,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扮演落跑社長的人要說什麼台詞?光想像就讓我覺得很興奮。不用想也知道,每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藉口。世界上發生多少事,就有多少的故事。

對演員來說,參與是枝導演的作品是一段最幸福的時光。導演不抽菸、不喝酒、也不外遇。─他就是個在母親的管教與抱怨下形成的結晶啊!

眼神的深處——茱麗葉畢諾許(女演員,法國)

shutterstock_251277859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個人並不是很了解是枝導演,不過唯一可以說的是,凝視、追尋他的眼神深處時,我看見那裡有無限的寬廣,就像在遠處延伸的地平線一樣,而且,還會令人感到溫暖,他的眼神裡有人生中少見的人性。

在電影的世界裡,發現這樣的眼神非常重要。應該是說,電影對我而言,就像是心靈之窗一樣,映照出自己內心和外在曾有過的經驗。

造訪東京時,我有機會搭乘火車前往京都,我們途經很多風景。某一刻,是枝導演指著富士山,因為我只有在知名的北齋版

畫─不,應該是繪畫吧?看過富士山。風景真的很棒!我造訪某座寺院,看到貓咪在樹洞裡蜷縮成一團。是枝導演還讓我品嚐了壽司,當時舌頭的觸感、顏色、味道讓我至今難忘!

像這樣的細節,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我們透過這些細節,能慢慢感受到毫不虛偽的溫暖以及銘刻於心中的「不太明白的事物」,並因此更貼近人生。

是枝導演的電影是人生體驗、是專心致志的探尋,就像一顆同時充滿男性與女性的感性的寶石。他作品中的某個主題、某個登場人物,都會透過各種光線,在我們心裡留下永恆的痕跡。

有時會讓我想起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ślowski)導演的電影所擁有的力量。雖然不著痕跡,但確實存在。存在於一小段台詞或是攝影角度裡。

是枝導演掌鏡並不是為了拍電影,而是為了活下去。那樣的作品當然會讓我們刻骨銘心。就像人生對我們而言,也是那麼刻骨銘心。他的作品會鑽進我們的心靈深處,打開我們的心房,讓原本深埋的想法展露出來。他的電影就像優秀的書籍或撼動人心的音樂一樣擁有力量,蘊含著人生的一切。

給是枝導演的一封信——奉俊昊(男導演,韓國)

RTS31HMF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是枝導演,你過得好嗎? 我是來自首爾的奉俊昊。突然寄信給您,實屬冒昧。不過,我現在正在不知該怎麼壓抑興奮之情的狀況下寫信給您。

錯過最佳時機很抱歉,不過今天早上我在大銀幕上拜見了您的作品《橫山家之味》。非常感謝您製作了一部傑出的家庭電影。不,用家庭電影不足以形容這部作品……我認為這部作品已經超越家庭電影的範疇了,該怎麼命名才好呢……。

或許簡單地取名為「是枝裕和的電影」比較好。這是一部撼動人心靈深處的電影。導演親自撰寫的完美劇本,再加上執導功力……讓我感受到一代巨匠的樣貌。您沒有任何誇飾,就這樣掌控一切。而且非常溫和而恬靜……。

導演所選擇的每個拍攝角度,都令我肅然起敬。導演創造出的所有動線都很美,一切連續的台詞、沉默的瞬間都令人驚奇。更令人驚訝的是演員們交織而成的驚喜火花,讓我再度感受到導演細膩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