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動物的武器》:沒有足夠雄性可交配,母水雉演化出銳利翼角來戰鬥

《動物的武器》:沒有足夠雄性可交配,母水雉演化出銳利翼角來戰鬥
由 Charles J Sharp - 自己的作品, from Sharp Photography, sharpphotography.co.uk, CC BY-SA 4.0, 連結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水雉中,沒有足夠雄性可供交配,雌性便會為繁殖機會而戰鬥。在牠們的世界裡,是性擇驅動母水雉演化出銳利的黃色翼角,而不是來自於掠食者或獵物造成的選汰壓力 。

當公鳥群中有鳥準備好了,母鳥便會在牠的窩中產下4顆蛋。然後離開,把蛋留給公鳥照料,幾週後繼續在另一隻公鳥的窩中下蛋。公水雉會花上好幾個月來照料幼鳥,牠們要準備築巢、孵蛋、照料雛鳥直到牠們獨立。母鳥只有在需要蛋時現身,之後便讓公鳥來負責照料幼鳥的一切。

不論從哪方面來看,水雉都與這本書的主要論述格格不入。母鳥比公鳥更具攻擊性,體型比較大,而且打鬥程度激烈,次數也更多,就連身上帶的武器都比較大。但一般的情況則剛好相反。在蠅類、甲蟲、乳齒象、蟹和麋鹿中,配備武器的都是雄性,而不是雌性。水雉是唯一例外,在每一個帶有武器的物種中,武器僅限其中一個性別,而且清一色都是雄性。為什麼只會有一種性別具有武器?又為什麼(幾乎)都是雄性?


在思考動物武器時,一定要將生殖週期納入考量,每當雌雄之間產生差異時,結果就是造成競爭。假使你隨便挑出一個動物族群,數一數當下在生理上能夠立即繁衍的個體,你會發現所有雄性都有能力與意願,但多數正值生育年齡的雌性卻沒有辦法。牠們有些是生理上不許可,可以說正處於兩次生育之間的「退役」狀態。懷孕的母斑馬無法再受孕。雌麋鹿在哺乳幼兒時也無法懷孕。正在飼育幼兒的雌性是「出局」的,因為牠們當下無法受孕。要是所有的雄性都能交配,但只有一小部分雌性可以,那雌性自然是相對不足的。

現在我們進入了大自然最普遍也最強烈的一種競爭形式,也就是達爾文所謂的「性擇」(sexual selection)。一個性別的個體會為了另一性別而展開競爭。原則上,性擇可以是雙向的,雄性或雌性都會競爭。但是在現實中,除了極少數特例,如水雉,幾乎都是雄性彼此在競爭一親芳澤的機會。

母水雉依然會產生較大的配子(鳥蛋還是比精子大),而且每下一窩蛋都需要好幾個星期才能恢復。但是雌性的投資到此為止。接下來公水雉要花3個月來孵蛋以及照料幼鳥,如此一來牠們的生殖週期反而比雌性來得長(平均而言是78天,相比之下母鳥只有24天)。

在任何一個時間點上,水雉族群中約有一半雄性都忙著照料現有的鳥蛋和雛鳥,只有幾隻是自由之身,能夠隨時開始築巢。而大多數母鳥都累積好足夠的卵,隨時可以下蛋。只要找到占有地盤而且準備好繁殖的公鳥,牠們隨時可以下一窩蛋。在水雉中,沒有足夠雄性可供交配,雌性便會為繁殖機會而戰鬥。在牠們的世界裡,是性擇驅動母水雉演化出銳利的黃色翼角,而不是來自於掠食者或獵物造成的選汰壓力 。

相關書摘 ▶《動物的武器》:由於交配戰鬥求勝無望,這些小傢伙改採作弊B計畫

書籍介紹

《動物的武器:從糞金龜、劍齒虎到人類,看物種戰鬥的演化與命運》,臉譜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道格拉斯.艾姆蘭
譯者:王惟芬

物種演化居然是一場千萬年不休止的軍備競賽,打造生存最強「武器」,對群體的生存是好或壞?

  • 獲Phi-Beta-Kappa美國大學優等生榮譽學會「2015年最佳科學圖書獎」
  • 「社會生物學之父」、普立茲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愛德華・威爾森( Edward O. Wilson)推薦

史前大角鹿神祕滅絕,難道與3.6公尺長的沉重巨角有關?讓獨角鯨游不快,易遭虎鯨、北極熊和人類獵捕的2.7公尺長牙,究竟有何特殊作用?東非大裂谷的糞金龜,微小身軀上角長得越來越大,為什麼?

每種動物都依靠某種類型的武器過活,老鷹和獅子都有利爪,就連寵物狗都有一付厲害的牙齒。但大多數武器和動物整個身體相比,比例上都很小,僅有在少數的例子中,會出現大得驚人的武器,有些獠牙或長角,大到不可思議的地步,讓那些背負著武器的雄性看起來隨時會因為這樣的重量或尺寸而跌倒或是被其壓垮。

getImage_(1)
Photo Credit:臉譜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