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肺炎繼續下去,川普可能延後大選、延長任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冠狀病毒疫情在美國大選前期選舉中間爆發。眾多州民主黨人暫不按原時間表安排對拜登和桑德斯的表決。病毒是否也會危及今年11月的大選?
文:Carla Bleiker
3月3日是「超級星期二」,眾多美國聯邦州同時在這一天舉行黨內初選。時間過去不到一個月,人們卻可以有恍如隔世之感。那是什麼時代,——壓倒性談資還是拜登(Joe Biden)、桑德斯(Bernie Sanders)、華倫(Elizabeth Warren)及其他人之間的爭戰!現在,還有人能記起那彭博(Michael Bloomberg)也曾出來競選過嗎?
眼下,冠狀病毒在美國也統領新聞。不過,這並不是說,前期選戰休止了。3月17日,黨內初選在佛羅里達、伊利諾和亞利桑納等州舉行。佛羅里達黨內初選——直到不久前,福克斯新聞、CNN和《紐約時報》的所有評論員們都不會談論另外哪個議題。
然而,在有關隔離和病例增加的報導大潮中,前副總統拜登在所有這3個州獲勝的消息幾乎淹沒,他在佛羅里達甚至獲得了62%的選票,遠超對手桑德斯的23%。
前期選舉將延後
本來,俄亥俄州應於3月17日就總統候選人進行表決。但是,與路易斯安那、喬治亞、肯塔基、馬里蘭和賓夕法尼亞等州一樣,俄亥俄州也因出於對冠狀病毒疫情的憂慮而延後舉行前期選舉。
選舉法專家、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法律教授托爾森(Franita Tolson)在致德國之聲的一封電郵中寫道:「這是一個理智的決定,當事人看到,冠狀病毒對公共健康構成了威脅。」
維吉尼亞大學政策研究中心的柯爾曼(J. Miles Coleman)也認為,延後表決是對的。他對德國之聲表示,「畢竟,《獨立宣言》保障所有美國人享有『生命、自由和幸福』,生命列於第一位。」由於延期選舉,年紀大些的選民和風險群體成員可以免去投票站,從而不必使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他對此表示歡迎。
誰受益:拜登還是桑德斯?
然而,延期對這兩位選戰者而言意味著什麼?在有關桑德斯還是拜登會從現在的局面中獲益的問題上,專家們看法不一。
托爾森寫道:「黨內初選延期有利於拜登。如今,冠狀病毒統領新聞,對(落後的)桑德斯來說,再經由媒體說服人們投他的票,會很困難。」
柯爾曼的看法則完全相反。他認為,桑德斯受惠於這個不同尋常的局面,這一局面將人們的注意力尤其引向了美國的衛生體系。他指出,眼下的討論使得桑德斯呈現出重要性,「可能現在會有更多選民願意給予他的向全體美國人提供公共健康保險等『極端』想法以機會。」
冠狀病毒時代的總統選舉
托爾森和柯爾曼表示,冠狀病毒危機是否也會影響到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再度當選機會,這還難以預測。
不過,一些美國選民已在社群網站上表示憂慮。他們擔心,川普可能會推遲11月份的大選,由此延長其現屆任期。
托爾森不認為11月份的大選日期有危險。他指出,在美國歷史上,曾有過困難時期的選舉,——「即使是在內戰時期!」
柯爾曼也認為,11月的大選極不可能被推遲。他指出,選舉日期是國會確定的,川普的任期無論如何都終止於2021年1月20日。若屆時還沒有選舉,則會實施後繼人規定,該規定在總統職務出現前所未料的空缺情況下生效。
郵選替代投票箱
由於現任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的任期至遲也是到來年的1月20日屆滿,則將由該順序的下一人——現任國會眾議院多數黨領袖裴洛西(Nancy Pelosi)接任。川普總統視這位民主黨人為死敵。若偏是她成為總統,該是川普最不願看到的情況。因此之故,這位現總統不太可能會出於戰術考慮而推遲大選。
不過,有可能,在此次大選投票中會出現不同於人們習慣了的投票站前排長隊的場面。柯爾曼表示,投票完全採用郵寄方式是可行的,「我們現在就應開始,為此作準備。」
- 延伸閱讀:如果美國取消總統大選,可能會由他們頂上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一圖看懂】能源轉型新趨勢?零碳排的潔淨能源—氫能的三大優勢一次看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同步全球落實「2050淨零轉型」,台灣正在積極尋找各種能源轉型路徑。氫能為當前能源轉型的重要課題之一,本篇將帶您一次看懂零碳排的潔淨能源—氫能的三大優勢。
為同步全球落實「2050淨零轉型」,台灣正在積極尋找各種能源轉型路徑。氫能為當前能源轉型的重要課題之一,目前全球有超過30個國家或地區,明確制定氫能戰略藍圖,如韓國就在2019年推出氫能經濟發展路徑圖,德國則計畫投入70億歐元,將氫能視為能源發展必備的生力軍,為全球重點發展的能源課題之一。

優勢 1:終極潔淨能源
由於氫氣的使用過程,不會產生溫室氣體和其他汙染物質,燃燒後只會產生水,不會排放二氧化碳,而且能源轉換效率比化石燃料高,因而在「氫氣本身來源無溫室氣體排放」下可被視為終極潔淨能源。
因此,氫能成為綠色能源未來的重要一環,為我們走向低碳社會提供了關鍵的解決方案。透過氫能的應用,我們不僅能夠實現能源轉型,還能同時保護環境、減緩氣候變遷,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希望。
優勢 2:儲能能力高
氫能具有高能量密度,可以有效儲存和運輸能源,意味著氫能更適合用於高能量需求的應用,能夠遠距離運輸也是一大特點,可靈活應用於不同領域,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有利於供應能源至偏遠地區。
氫能在能量的儲存方面,可以採用氫氣、氨或合成燃料等方式,確保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多樣化的型態使得氫能技術在面對不同能源需求和地區性挑戰時有出色的表現,是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利器。
優勢 3:再生能源界的百變怪
相較於太陽能、風能主要使用於電力;氫能可以應用於多個領域,包括交通、工業、電力生產和暖氣等,並且可以用於不同技術,如燃料電池和去碳燃氫。
- 氫燃料電池:將氫氣轉化為電力和熱能的裝置,當氫氣進入氫燃料電池時,它與氧氣(通常來自空氣)在電化學反應中結合,產生電力、熱能和水蒸氣。除了廣泛應用於交通領域,如氫燃料電池汽車,它們以氫氣為燃料並產生電力,以驅動電動馬達。同時也用於電力生產、能源儲存和其他應用 。
- 混氫燃料:在天然氣中混入部分比例的氫氣,並作為燃料使用,目前鋼鐵業、燃氣電廠等工業使用皆引進混氫燃燒技術,台電曾指出「在每年以混氫5%運轉7000小時情況下,可減少7,13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每發電一小時可減碳一公噸。」此技術為「去碳之前先減碳」的階段性任務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為落實永續發展的目標,維護環境、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成為必不可少的任務,氫能的發展便是因應這樣的使命而生。氫能作為化石燃料替代能源之一,除了能有效減少對其的過度依賴,燃燒後僅產生水的特性,也大大的減少了對環境的負擔。
現今,氫能的建設乃至於再生能源的轉型都成為全球趨之若鶩的浪潮。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