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越南唯一的國定假日雄王節:一個傳統節日的神話溯源,可能是古代移民路線?

越南唯一的國定假日雄王節:一個傳統節日的神話溯源,可能是古代移民路線?
Photo Credit:BJ周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雖然越南的雄王傳說並未被證實,也算不上是正史,但是用雄王信仰來凝聚向心力,鞏固執政者的自主極權,以對抗外來侵略勢力的辦法,向來是千古流傳的套路。

越南每年有一個國定假日,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就是「雄王節」(Tết Hùng Vương)。越南政府還把對雄王的祭祀信仰申報聯合國科教文組織,2012年正式成為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雄王究竟是誰?為何如此重要?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歷史淵源。

黃帝(有熊氏)是中國人的祖先,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是中國人祭拜黃帝的日子;雄王(鴻龐氏)是越南人的祖先,每年農曆三月初十是越南人祭拜雄王的日子。

1_(1)
Photo Credit:BJ周
雄王廟歷史文化公園地圖

華人自稱炎黃子孫,炎黃指的是黃帝和炎帝。雄王則被傳說是炎帝後人,所以越南人也是炎帝子孫?嘩!難道真是「一堂親萬年,一表三千里」?

我來梳理一下《大越史記全書》關於越南開國的神話:

  1. 炎帝的曾孫娶了婺仙女,生下涇陽王,封在南方建立赤鬼國
  2. 涇陽王娶了洞庭君龍王的女兒,生下貉龍君,由他繼承統治赤鬼國;
  3. 貉龍君娶了仙女嫗姬,生了100個小孩,後來夫妻分國而治;
  4. 嫗姬的長子建立文郎國,稱號雄王。

這個神話看似荒誕,但古人寫史都會托大君王,尤其會誇大先祖來歷,人之常情倒也無可厚非。而且《大越史記全書》根據《大越史記》編纂,《大越史記》是陳朝官吏所寫,陳朝王室又是中國人,不難理解牽絲搭線寫成這樣。

如果不談「系出名門」的真偽,再拿掉神話玄奇的裝飾詞彙,我看出它可能在講一個古代移民的路線,也就是「陝西→江西→湖南→粵桂→越北」。

根據《國語》記載「昔少典氏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少典、黃帝、炎帝不一定是父子兄弟,而可能是部落氏族。今天的歷史學家考證「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姬水和姜水都在陝西省渭河流域上游一帶,所以這裡是出走的起點。

黃帝和炎帝發生了一場阪泉之戰以後,炎帝部落分成三派,一派跟黃帝融合,形成炎黃族,一派往東走,一派往南走。往南走的首領帝明,行至南嶺娶了婺仙女,南嶺山脈範圍很大,但婺仙女給了暗示,古婺水在江西東北部,婺女也有仙界星宿傳說,所以是進入了江西。帝明生下涇陽王,封他在南方赤鬼國,他娶的是洞庭湖旁部落女子,赤鬼國應該在湖南境內。

赤鬼國的幅員並無記錄,需知古史上記載的這國那國,往往只是較大的部落,就連到了商周時期所謂的「國」,也只解釋為人們聚居的地方,真正的國家組織是「邦」,含有疆界所至之地。但是接著赤鬼國之後創立的文郎國,《越史略》記載其疆域東臨南海、西接巴蜀、北臨洞庭湖、南臨胡孫國(占城)。

且慢!這個領域範圍,相當於中國嶺南+越南北部,實在不可能是單一國家,而且破綻在記載其國分15部,其中有交趾、九真、日南、桂林、象郡等,這些郡名出現在越南北屬秦漢時期,所以自然不能當真,不妨會心一笑,看成是百越族分布的地圖就好。

話回涇陽王生下的貉龍君,傳說少年時就在雒越擊敗侵襲漁民的海怪,雒越在今天廣東西南部、廣西南部、越南北部一帶,又在龍邊(Long Bien)和楓周(Phong Châu)–都在今天河內北方–打敗擄掠婦女的精怪。顯然這支部族已從洞庭湖移動到南方沿海,走水路進入了越南北部。

Đền_thờ_Lạc_Long_Quân
Photo Credit:Bùi Thụy Đào Nguyên CC BY SA 2.0
貉龍君的廟邸

為什麼強調走水路?因為貉龍君跟老婆嫗姬分手的理由是—他是水族之長,要經常出入「水府」,所以只好分國而治。什麼龍種和仙女不能一起生活的鬼話?說穿了就是貉龍君自小習於傍水生活,而嫗姬生長於北方山區,雙方生活在一起,食衣住行不能相融,時常發生摩擦爭執,因此「水火不容」。

古人也夠瀟灑,說好「有事相聞,無得相廢」,竟就一拍兩散了。貉龍君帶著他的人馬到海邊平原定居,後裔就是紅河三角洲住民;嫗姬原是北方甌越族女子,於是帶領一些族人退居北方山上,成為越南山區少數民族的祖先。

根據《嶺南摭怪》記載,跟隨嫗姬的孩子裡,有一兒子號稱雄王,跑出來在峰州(Phong Châu)建立文郎國。至於貉龍君呢?沒有下文。古代少數民族是母系社會,父親不見了也很正常,沒人追查貉龍君去了哪裡。

今天越南人祭拜雄王,其實是緬懷早期的移民先人。所謂的雄王,不是單指一位君王,而是指從炎帝所出的這支鴻龐氏,從涇陽王算下來18個朝代,共兩千多年的統治時期。為什麼以雄王代稱?因為他是第一位在越南建國的領袖,建都峰州即在今日富壽省(Tỉnh PhúThọ)境內。

10
Photo Credit:BJ周
雄王上山銅鼓祭天祈願
11
Photo Credit:BJ周
雄王節廟會的歌舞戲劇表演

富壽省越池市(Thành phố Việt Trì)的雄山(Nghĩa Lĩnh),被認為是雄王建國所在,因此山上有雄王廟和雄王陵,每年都會在這裡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和盛大的廟會慶典。同時會用糯米內包餡肉,做成象徵「天/父」的圓形粽子、象徵「地/母」的方形粽子,供奉祭拜以表達飲水思源的感念。

2_(1)
Photo Credit:BJ周
雄王廟景區大門

我曾經親臨「雄王節」慶典現場,雄王廟摩肩擦踵,廟會十分熱鬧,但是從河內到雄山的交通實在不便,我搭早晨6點公車,是一經過改造的11座箱型車,最多時擠上20多人,一路竟然相安無事,可見越南人忍耐功夫到家,車後還放置運載的貨品,公車沿路任意停靠方便取貨者,這些變通功能顯得聰明有趣。

雄文廟遺址比想像來得大多了,應該說是一個歷史文化公園區,面積廣達845公頃,包括一座雄王廟、1座禪光寺、1座雄王陵、1座博物館、一些建築遺跡。從門口到山腳下有接駁車,據說平常免費,但雄王節三天要付費,算是補貼還是打賞就不得而知。

3_(1)
Photo Credit:BJ周
雄王廟山腳登入起點

雄王廟建於10世紀的丁朝,完成於15世紀的黎後朝,隨著後代重修增建至今,規模宏大,順著山勢石階而行,先經過鐘樓和祭祀雄王末代仙蓉、玉華公主的井祠,然後往上到中殿和禪光寺,再往上是位處山腰的中殿,殿內有雄王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