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搶購、重災區、關閉邊界⋯⋯這些「防疫」相關的英文怎麼說?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之前的專欄裡,我們介紹了各種和疫情相關的詞彙,今天我們會繼續延續這個主題,一起學習各種能用來討論疫情的片語和單字!
看完後,心情有沒有輕鬆一點呢?在之前的專欄裡,我們介紹了各種和疫情相關的詞彙,今天我們會繼續延續這個主題,一起學習各種能用來討論疫情的片語和單字!
- 量體溫
最近進入各個場所都需要測量體溫,若要表示「量某人體溫」,我們可以說take one’s temperature,若是「被量體溫的話」,可以說have one’s temperature taken,來看個例子:
The nurse has taken his temperature.(護士量了他的體溫。)
In Taiwan, people are having their temperature taken wherever they go.(在台灣,人們不管到哪裡都會被量體溫。)
- 乾洗手
最近進入各個場所時也會需要噴灑酒精消毒手部,在英文中,我們可以用hand sanitizer來表示「乾洗手」,舉個例子:
Every customer must use hand sanitizer to disinfect their hands.(每位消費者都必須用乾洗手消毒手部。)
- 恐慌搶購
近來疫情加劇,世界各國的人民害怕物資短缺,爭相搶購各種民生物資。英文裡,我們可以用panic buying表示「恐慌搶購」。例如:
Authorities have urged the public to stop panic buying.(各地政府呼籲大眾停止恐慌搶購。)
- 囤貨
要表示「囤貨」的話,我們則可以用動詞stockpile表示,舉個例子:
I wonder why people are stockpiling toilet paper. I can barely find a roll at the local supermarket!(我不懂為什麼大家都在囤衛生紙。我在當地的超市幾乎連一卷都找不到!)
- 自我隔離
最近也有許多國人從國外返台,這時候都會需要「自我隔離」,用英文表達的話可以說self-quarantine,舉個例子:
All travelers are obliged to self-quarantine after arriving in Taiwan.(抵達台灣後,所有旅客都必須要自我隔離。)
- 檢測為陽性 / 陰性
有感染風險的民眾都需要接受檢測,如果要表示「檢測為陽性」我們可以說test positive,若「檢測為陰性」則是test negative,舉個例子:
It was reported that three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10 tested positive for the coronavirus.(據報導,三名十歲以下的孩童冠狀病毒檢測為陽性。)
My neighbor has just come back from Australia, and luckily, she has tested negative for COVID-19.(我鄰居最近剛從澳洲回來,她運氣很好,新冠病毒檢測為陰性。)
- 疫情達到高峰
現在各國都在觀望疫情何時會達到巔峰,度過最艱困的時期,這時我們用peak這個動詞表示「達到高峰」,或是用片語reach peak表示,舉個例子:
The doctor has said COVID-19 cases could peak over Easter and then begin to fall.(醫生說新冠病毒疫情在復活節時可能會達到高峰,接著開始下降。)
Experts claim that coronavirus deaths in the U.S. might reach peak in three weeks.(專家說在三週內,美國的冠狀病毒死亡人數可能會達到高峰。)
- 重災區
最近美國疫情升溫,成為了感染人數最多的國家,這時候我們可以用epicenter這個字表示「疫情最慘重的國家」,舉個例子:
Hit hard by it, the U.S. has become the new epicenter of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受到冠狀病毒劇烈衝擊,美國成了現在疫情最慘重的國家。)
- 控制疫情散播
要有效防疫,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疫情散播」,英文裡我們可以說contain / curb the spread of the virus,舉個例子:
The government has instructed the public to follow social distancing measures to contain the spread of the virus.(政府要求大眾保持適當社交距離以控制疫情散播。)
- 封城;關閉邊界
為了控制疫情,許多國家都相繼封城、關閉邊界。要用英文表示「封城、封鎖」的話,我們可以說...be put on lockdown 或是...in lockdown;至於國家「關閉邊界」,我們可以說close the border,舉個例子:
The UK has been put on lockdown to combat the coronavirus outbreak.(為了防止冠狀病毒疫情爆發,英國已全面封鎖。)
Many people in lockdown are streaming movies on Netflix at home.(封城時,許多人在家用Netflix看電影。)
The U.S.-Canada border has been closed to all non-essential travel in an attempt to curb the spread of coronavirus.(為了避免疫情散播,美加邊界已經關閉,禁止所有非必要的旅行。)
- 掩蓋疫情
在這關鍵時期,最擔心的就是政府掩蓋疫情。英文裡我們可以用cover up這個片語來表示「掩蓋、遮掩」,舉個例子:
We all know the country is notorious for spreading fake news. They might be covering up new COVID-19 cases.(我們都知道這個國家老愛散佈假新聞。他們可能正在掩蓋新冠病毒的新案例。)
將這些單字片語學起來,用英文閱讀和疫情相關的新聞時就會更容易囉!
本文經希平方 - 線上學英文授權刊登,原文以〈【防疫學英文】「封城」、「恐慌搶購」英文怎麼說?〉為題發表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