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持續「防疫外交」:將捐給歐盟700萬片口罩、美國200萬片、邦交國100萬片

台灣持續「防疫外交」:將捐給歐盟700萬片口罩、美國200萬片、邦交國100萬片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總統蔡英文今日表示,未來將捐贈1000萬片口罩支援疫情嚴重國家,其中,將捐給美國200萬片、歐盟國家700萬片、邦交國100萬片,並希望跟國際上其他國家聯手,一同對抗疫情。

總統蔡英文今日表示,未來將捐贈1000萬片口罩支援疫情嚴重國家,其中,將捐給美國200萬片、歐盟國家700萬片、邦交國100萬片,並表示台灣已經組好國家隊,接下來要打國際盃,跟其他國家一同全面抗疫。而針對媒體連番追問國際盃是否包括中國?蔡英文說,「我們願意跟世界上任何的國家、願意與我們合作的,我們都願意一起合作,我們也不希望事情被過度政治化。」

蔡英文:捐出1000萬片口罩支援他國

(中央社)蔡英文今(1)日表示,前階段台灣組好國家隊,這個階段要打國際盃。基於人道考量,台灣會積極加強跟各國的防疫合作,將捐贈1000萬片口罩支援疫情嚴重國家的醫療人員,後續會視產能給予國際社會更多的支持。

武漢肺炎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因應疫情期間防疫所需,蔡英文上午在總統府敞廳發表談話。蔡英文表示,面對武漢肺炎疫情威脅,在全體民眾的努力下,國內疫情得到控制,也受到國際矚目肯定,台灣從過去的口罩進口國,轉變為全球第二大口罩生產國,可充分供應國內需求。

蔡英文指出,國際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疫情永遠不會結束,台灣依然處於險境,光是把國內防疫做好無法阻擋疫情蔓延,國際社會各成員必須集結力量,共同克服挑戰。前階段台灣組好國家隊,這個階段要打國際盃,跟其他國家一同區域聯防,全面抗疫。

蔡英文表示,現在不論是快篩、疫苗及藥品研發、防疫物資的超前部署,都有非常多國家想跟台灣合作,目前台灣跟美國、歐盟、捷克正在共商防疫策略,分享研究成果。台灣跟澳洲、美國也正在進行防疫物資的合作交換。

蔡英文指出,基於人道考量,台灣絕對不能袖手旁觀,會積極加強跟各國的防疫合作,台灣願意在口罩、藥物、技術對國際社會提供協助。現在台灣每日可生產1300萬片口罩,即將達到1500萬片,將捐贈1000萬片口罩支援疫情嚴重國家的醫療人員,後續會視產能給予國際社會更多的支持。

有些國家臨床研究認為奎寧有助於輕症患者的治療,政府已經請廠商提高奎寧產量,對有需要的國家給予適當支持。也會分享目前國內利用大數據分析的電子檢疫系統,讓有需要的國家可以準確追蹤確診民眾的接觸史,進行有效的疫情調查,防止疫情擴散。公私立醫院也會持續透過視訊,提供防疫經驗、技術給需要幫忙的國家。

《中央社》報導,媒體詢問,所謂打「國際盃」,是否包括中國?若對岸有需要,台灣是否願提供?或者是以邦交國優先?蔡英文說,台灣是行有餘力,在國內物資充足,在防疫需求能夠滿足的前提之下才會來進行,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醫護體系,因為醫護體系最需要支援,「只要有需要的、我們有能力,都會幫忙。」

面對媒體連番追問,是否要呼籲國際衛生組織正視台灣經驗,納入組織體系?國際盃是否包括中國?是否想跟中國領導人喊話?蔡英文說,「我們願意跟世界上任何的國家、願意與我們合作的,我們都願意一起合作,我們也不希望事情被過度政治化。」

口罩捐到哪裡去?美國200萬片、歐洲700萬片、邦交國100萬片

根據外交部新聞稿,目前台灣準備捐助的1000萬片口罩,捐助對象如下:

  • 美國:200萬片
  • 歐盟國家:700萬片
  • 邦交國:100萬片

外交部指出,我國持續在台美防疫合作架構下,提供美國迫切需求的口罩每週10萬片,並且再捐贈200萬片口罩協助強化美國第一線醫療人員的防護措施。

此外,外交部表示,將針對歐盟及疫情較嚴重的會員國(包括義大利、西班牙、德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捷克及波蘭)、英國和瑞士捐贈共700萬片口罩,協助這些歐洲國家的醫護防疫人員。後續並將與歐盟或個別歐洲國家諮商,建立互惠的防疫合作,例如就防疫物資建立互補供應鏈,互通有無。

最後,外交部表示,在邦交國的部分,許多大使館已採用當地購買防疫物資協助,包括已有100萬片自國外採購的外科口罩,外交部也將再捐贈100萬片我國產口罩、我國產熱像體溫顯示儀84台,以及額溫槍等,協助邦交國因應疫情。

台灣捐給歐洲的口罩數量高於中國,可能觸怒北京

(中央社)英國《金融時報》今天報導,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台灣打算捐贈口罩給歐洲聯盟(EU)共抗疫情;然而此舉可能觸怒中國,也凸顯了地緣政治問題。

這篇發自台北的報導引述簡報此事的官員指出,相關討論已進入成熟階段,台灣捐贈歐盟的口罩數量,可能超過北京3月允諾捐給布魯塞爾的220萬片。

報導說,台北某政府高層表示:「我們正在討論,已經有進展了。」「會在近期宣布。」

報導指出,歐盟雖奉行所謂的「一個中國」政策,和台灣沒有外交或正式的政治關係,但仍與台灣保持「結構性的對話」;隨著歐洲確診人數攀升,歐盟開始四處尋找口罩等醫療設備來源。

歐盟某官員提及台灣的口罩提案時表示,「我們歡迎互助互援」,但也承認,「這中間顯然牽動了中國的敏感神經」。

報導指出,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3月18日宣布,中國將提供歐盟200萬片外科口罩、20萬個N95口罩以及5萬個檢測套組。目前歐盟還在等待這些物品送達,歐盟執委會今天表示,最新資訊是,這些補給即將在「未來幾天內」送往歐洲疫情最慘重的義大利。

這是媒體譽為台灣「抗疫外交」的一環,報導指出,因中國堅持而被排除在世界衛生組織(WHO)之外的台灣,亟欲運用防疫成功經驗來促進國際合作,特別是與西方民主政體等「理念相同國家」的國際合作。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