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諾比「核爆家園」發生森林大火,輻射值「超標16倍」引發民眾恐慌

車諾比「核爆家園」發生森林大火,輻射值「超標16倍」引發民眾恐慌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儘管車諾比強制疏散區在蘇聯解體後,才終於在國際壓力下全面疏散周遭居民,但當地卻仍有約200民眾不顧命令堅持守住「核爆家園」。

曾經發生嚴重核爆災害的車諾比(Chernobyl、港譯「切爾諾貝爾」)周遭的森林在上周末發生大火。這場火災持續蔓延,燒毀了上百頃的森林,這塊30多年前遭遇核爆輻射重度污染的土地,火場周遭的輻射量一度「超標正常值16倍」,也因此阻礙了救火行動,並讓周遭居民感到恐慌。大部分火勢直到5日清晨才控制住,但也有消息指出,目前還有另一起火勢還在搶救中。

起火原因可能為人為

《衛報》報導,警方已經逮捕1名涉嫌縱火的27歲男子。男子向警方供稱,他因為好玩在附近3個地點焚燒草和垃圾,但點燃火焰時風已起,無法撲滅。本次火勢面積曾一度擴張至100公頃。

當地消防員說,他們設法撲滅了周末開始的2次森林大火中火勢比較小的,並已部署了100多名消防員,搭乘飛機和直升機以撲滅剩餘的大火。根據《CNN》一共有124名消防員,2架飛機和1架直升機在與大火作戰,並在該地區進行了42次的灑水。

4日發生在烏克蘭的森林火災,起火地點於敏感的「車諾比強制疏散區」。

《轉角國際》報導,自1986年4月26日,車諾比核電廠第4號反應爐發生大爆炸,釀成世紀性的輻射污染災難後,以核電廠事故點為中心、2600平方公里面積的土地,都被列為高危險的「禁制疏散區」。

在此之前,烏克蘭政府去年才正摩拳擦掌地宣布,準備開發車諾比觀光、制度化「黑色旅遊」的商機發展。但在火災、瘟疫等大小災難接連襲來之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的盤算計畫似乎也是遙遙無期。

不過,這不是車諾比第一次發生森林火災。《CNN》報導,烏克蘭國家生態檢測局負責人菲爾索夫(Yegor Firsov)表示,在春季和秋季,粗心的公民放火燒草一直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每年我們看到的都是同1張照片:所有地區的田野,蘆葦,森林都在燃燒。」

他呼籲制定新的法律,對在該地區起火的任何人,都處以更嚴厲的處罰。有相關的法案草案希望將它們投票通過。否則每年秋天和春天都會繼續發生大火。

輻射值超標造成居民恐慌

更關鍵的是,菲爾索夫在臉書上表示,火場附近的輻射量過高,比正常值高出約16倍。菲爾索夫在臉書發文說,「有個壞消息,起火點的輻射量高於正常」。正常值為0.14,但透過相關儀器測得的數據為2.3。

《Insider》報導,根據烏克蘭當局,自然背景輻射的最大允許量為0.5,但菲爾索夫測得的數值,幾乎是該值的5倍。

《ETtoday》報導,這個消息引起距離車諾比約60英哩(約96公里)的烏克蘭首都基輔居民恐慌。基輔當局派人前往現場監測後,宣布基輔與市郊地區的輻射值都沒有異常,呼籲民眾不用過度驚慌。

微妙的是,儘管車諾比強制疏散區在蘇聯解體後,才終於在國際壓力下全面疏散周遭居民,但當地卻仍有約200民眾不顧命令堅持守住「核爆家園」。

《衛報》報導,1986年4月,車諾比核電廠的第4座反應爐爆炸,核污染擴散到歐洲許多地方,由於該地區緊鄰發電廠,受影響最嚴重。後來政府當局禁止任何人居住在發電廠方圓30公里的範圍內。

不過該發電廠的其他3個反應堆仍然繼續運轉發電,直到2000年發電廠才完全關閉。2016年,在第4個反應堆上方安裝了1個巨大的防護圓頂。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李秉芳
核稿編輯:黃筱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