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川普沒必要在全球疫情危機時,增添歧視亞裔的社會風險

川普沒必要在全球疫情危機時,增添歧視亞裔的社會風險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無論是川普的「中國病毒」,或是國務卿蓬佩奧的「武漢病毒」,恐怕會為種族主義假訊息推波助瀾,誤導美國人忽視疫情現實,將所有貌似中國人的人都變成替罪羊,煽動美國境內對亞裔的偏見與仇視。

文:思夏・凡(SeashiaVang,人權觀察亞洲區高級研究助理)

他看著我就像看著蜘蛛過馬路。我推著購物車走向賣場門口,想買些洗手乳和其他生活用品。他開著一輛深綠色轎車,緩緩減速讓我通過。他用警覺的眼神瞪著我。當我走到車頭前方,他突然猛踩油門隨即煞車,嚇了我一大跳。我簡直不敢相信⋯⋯是意外吧?難道他在威脅我?因為我是亞裔嗎?

他那灼人的目光似乎已說明一切。

有些人可能懷疑,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堅持使用「中國病毒」一詞,是否造成美國反亞裔情緒在最近幾週愈演愈烈。許多亞裔美國人的答案是肯定的:它當然沒有幫助。

最近一個月,隨著川普一再堅決使用這個名詞,已有無數新聞報導指出美國亞裔人士受到的言語和肢體攻擊不斷升高。亞裔美國人以及擁有亞洲血統或看起來像中國人的人,紛紛利用社交媒體私人網路群組分享彼此的遭遇。他們談到的事例從暗中搞小動作到公開的種族主義嘲諷——直接用「病毒」或其他種族主義字眼相稱——甚至更嚴重的攻擊如吐口水、持槍打劫、因為戴口罩或反抗騷擾而遭到毆打。亞洲人開的店舖被任意破壞。每天都可看到更多這樣的照片和報導。

2月時,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這種疾病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根據該組織2015年訂定的規則,應避免用地名作為疾病名稱。當初制定這條規則,就是為了盡量避免某個地區或族群因為出現疾病而背負污名與責難。

幾天前,川普發出推特,罕見地呼籲保護「我們的亞裔美國人社區」。但川普仍在為使用「中國病毒」一詞找理由,不顧愈來愈多亞裔美國人正在面臨歧視和虐待。他繼續使用這個名詞,以及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繼續使用「武漢病毒」,恐怕會為種族主義假訊息推波助瀾,誤導美國人忽視疫情現實,將所有貌似中國人的人都變成替罪羊,煽動美國境內對亞裔的偏見與仇視。

領導人的態度對於抵制偏見非常重要,而且永遠不該加以助長。

這種現狀並非不可避免。無論行政部門怎麼做,議員、州長、市長和警長們可以起帶頭作用,讓民眾了解對亞裔的仇恨和攻擊是不可接受而且非常危險的。

有人已經做到了。3月19日,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在一場關於新冠病毒的演講中譴責種族主義攻擊行為,並以「深切認識到針對亞裔人士的仇外心理和種族主義正在生根鞏固」作為結論。紐約市在3月10日發生惡意攻擊亞裔人士事件後,紐約市市長和紐約州州長都發出嚴厲譴責,紐約州總檢察長更在3月25日設立反亞裔事件舉報專線

我們不應被新冠病毒分化,而應為它團結起來追求公益。我們已經遭逢一場歷史性的健康危機,不需要再加上一場種族主義的社會危機。

原文刊登於《The Diplomat》,經授權刊登於此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