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從美日的主街轉型經驗,台灣「街區創生」可以學到什麼?

從美日的主街轉型經驗,台灣「街區創生」可以學到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除了與台、日一樣除了致力協助地方現存事業體的發展,也相當側重於資本的導入、房地產發展活化等振興手法,而相較住商分離的美國主街、日本商店街,台灣多是住商混合的街區,生活感十足,商業服務業不僅進駐主街道上,可能延伸到周邊的小巷弄中。

隨著時代的變化,美國主街中心提出新的「主街手法」,特別請我們團隊帶回台灣和商圈夥伴們共同思考以下三點基本組成精神:

  • 擴大社區參與和市場掌握(包含消費者數據等)的投入
  • 落實四大重點──經濟活化、組織、設計及推廣的轉型策略展開
  • 質化和量化成果的影響展現

為了地方永續長期經營目標,除了振興地方經濟,更需擴及社區內各利害關係人的需求滿足,此提醒不免讓人想起台灣推動地方創生的政策精神,期以超越地方社造、文化創意,甚至農村再生的層次,用經濟產業發展的思維,結合地方特色與導入科技,進行跨域整合,善用學校和志工的力量,帶動人口成長及生活環境優化。美國主街所提之社區轉型策略手法,與台灣地方創生社會工程一樣,需要整合各項資產及支援,全面地策略展開落實。

美國主街副總裁也熱情地和中衛中心團隊提出合作的邀請,期透過美國主街手法導入台灣的試點個案中,在台灣既有的框架下,為台灣擬定出新的社區/街區轉型模組,合作計畫積極進行中;然而改變通常就是這麼開始的,當有一個新的催化劑衝了進來,透過不同的觀點角度,即使在既有的範圍之內,亦能重新的帶來轉變與進化,很多時候不用急著顛覆舊有的框架,只要勇於改變的決心,仍然可以為台灣地方街區經濟成長,開啟更多的可能性!

a0
Photo Credit: 中衛中心地方創生工作小組
筆者與美國主街中心副總裁Matthew Wagner(右一)等一行人,交流商業街區創生心得,期盼為台灣帶回更適地的工具與作法

更多國內外地方創生案例,請詳見《地方創生way第6期生意盎然號:老街區新經濟》(中衛中心出版)。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地方創生專欄”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