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日的主街轉型經驗,台灣「街區創生」可以學到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除了與台、日一樣除了致力協助地方現存事業體的發展,也相當側重於資本的導入、房地產發展活化等振興手法,而相較住商分離的美國主街、日本商店街,台灣多是住商混合的街區,生活感十足,商業服務業不僅進駐主街道上,可能延伸到周邊的小巷弄中。
隨著時代的變化,美國主街中心提出新的「主街手法」,特別請我們團隊帶回台灣和商圈夥伴們共同思考以下三點基本組成精神:
- 擴大社區參與和市場掌握(包含消費者數據等)的投入
- 落實四大重點──經濟活化、組織、設計及推廣的轉型策略展開
- 質化和量化成果的影響展現
為了地方永續長期經營目標,除了振興地方經濟,更需擴及社區內各利害關係人的需求滿足,此提醒不免讓人想起台灣推動地方創生的政策精神,期以超越地方社造、文化創意,甚至農村再生的層次,用經濟產業發展的思維,結合地方特色與導入科技,進行跨域整合,善用學校和志工的力量,帶動人口成長及生活環境優化。美國主街所提之社區轉型策略手法,與台灣地方創生社會工程一樣,需要整合各項資產及支援,全面地策略展開落實。
美國主街副總裁也熱情地和中衛中心團隊提出合作的邀請,期透過美國主街手法導入台灣的試點個案中,在台灣既有的框架下,為台灣擬定出新的社區/街區轉型模組,合作計畫積極進行中;然而改變通常就是這麼開始的,當有一個新的催化劑衝了進來,透過不同的觀點角度,即使在既有的範圍之內,亦能重新的帶來轉變與進化,很多時候不用急著顛覆舊有的框架,只要勇於改變的決心,仍然可以為台灣地方街區經濟成長,開啟更多的可能性!

更多國內外地方創生案例,請詳見《地方創生way第6期生意盎然號:老街區新經濟》(中衛中心出版)。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地方創生專欄”的相關議題
- 2020-06-01 地方創生不能只停留在形象包裝,更要讓品牌成為「衝突平衡」的重要支點
- 2020-05-25 推行「DMO標準」的路上,台灣能從日本觀光業學到什麼?
- 2020-05-11 從美日的主街轉型經驗,台灣「街區創生」可以學到什麼?
- 2020-05-04 日本高知縣生產「不是為了消毒」的酒精,眉角藏在標籤文字裡
- 2020-04-20 台灣「地方創生二年」,國發會「四大推動重點」能滿足實際需求嗎?
Tags:
【一圖看懂】能源轉型新趨勢?零碳排的潔淨能源—氫能的三大優勢一次看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同步全球落實「2050淨零轉型」,台灣正在積極尋找各種能源轉型路徑。氫能為當前能源轉型的重要課題之一,本篇將帶您一次看懂零碳排的潔淨能源—氫能的三大優勢。
為同步全球落實「2050淨零轉型」,台灣正在積極尋找各種能源轉型路徑。氫能為當前能源轉型的重要課題之一,目前全球有超過30個國家或地區,明確制定氫能戰略藍圖,如韓國就在2019年推出氫能經濟發展路徑圖,德國則計畫投入70億歐元,將氫能視為能源發展必備的生力軍,為全球重點發展的能源課題之一。

優勢 1:終極潔淨能源
由於氫氣的使用過程,不會產生溫室氣體和其他汙染物質,燃燒後只會產生水,不會排放二氧化碳,而且能源轉換效率比化石燃料高,因而在「氫氣本身來源無溫室氣體排放」下可被視為終極潔淨能源。
因此,氫能成為綠色能源未來的重要一環,為我們走向低碳社會提供了關鍵的解決方案。透過氫能的應用,我們不僅能夠實現能源轉型,還能同時保護環境、減緩氣候變遷,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希望。
優勢 2:儲能能力高
氫能具有高能量密度,可以有效儲存和運輸能源,意味著氫能更適合用於高能量需求的應用,能夠遠距離運輸也是一大特點,可靈活應用於不同領域,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有利於供應能源至偏遠地區。
氫能在能量的儲存方面,可以採用氫氣、氨或合成燃料等方式,確保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多樣化的型態使得氫能技術在面對不同能源需求和地區性挑戰時有出色的表現,是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利器。
優勢 3:再生能源界的百變怪
相較於太陽能、風能主要使用於電力;氫能可以應用於多個領域,包括交通、工業、電力生產和暖氣等,並且可以用於不同技術,如燃料電池和去碳燃氫。
- 氫燃料電池:將氫氣轉化為電力和熱能的裝置,當氫氣進入氫燃料電池時,它與氧氣(通常來自空氣)在電化學反應中結合,產生電力、熱能和水蒸氣。除了廣泛應用於交通領域,如氫燃料電池汽車,它們以氫氣為燃料並產生電力,以驅動電動馬達。同時也用於電力生產、能源儲存和其他應用 。
- 混氫燃料:在天然氣中混入部分比例的氫氣,並作為燃料使用,目前鋼鐵業、燃氣電廠等工業使用皆引進混氫燃燒技術,台電曾指出「在每年以混氫5%運轉7000小時情況下,可減少7,13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每發電一小時可減碳一公噸。」此技術為「去碳之前先減碳」的階段性任務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為落實永續發展的目標,維護環境、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成為必不可少的任務,氫能的發展便是因應這樣的使命而生。氫能作為化石燃料替代能源之一,除了能有效減少對其的過度依賴,燃燒後僅產生水的特性,也大大的減少了對環境的負擔。
現今,氫能的建設乃至於再生能源的轉型都成為全球趨之若鶩的浪潮。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