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YouTuber誤解的韓國極端基進女性主義(下):被西方淘汰的極端派為何在韓國被崇拜?

被YouTuber誤解的韓國極端基進女性主義(下):被西方淘汰的極端派為何在韓國被崇拜?
Photo Credit: 빈500 @ CC BY-SA 3.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難道韓國年輕女性主義者都比較欠缺思辨能力、不懂得尊重多元性別嗎?筆者認為問題不是如此,而這正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地方,筆者誠心邀請各位與宋讚養都能一起思考,究竟是怎樣的環境造就了這一些極端派的基進女性主義者?

  • 被YouTuber誤解的韓國極端基進女性主義(上):「韓國最後的網路地獄」WOMAD論壇

境外勢力影響

除此之外,宋讚養在影片中提到「國外的女性主義不是這樣,到了韓國卻變質了。」的觀點明顯有誤。

韓國極端派的基進女性主義很大一部份是由加拿大跟澳大利亞境外勢力的影響所促成。極端派的基進女性主義者在西方世界女性主義學界與運動中被去平台化(de-platforming)、逐漸被淘汰之後,這些人近年頻繁去韓國演講、受訪與採訪。

這些人對比韓國極端派的基進女性主義者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將雙性戀女人侮辱性地類比為「撒旦崇拜者」;持刀恐嚇帶跨性別朋友參加女性音樂節的未成年女同志;集體圍毆表態支持跨性別的順性別女人;或是一群女人對著SM女王丟石頭等事件。

這些都是真實發生過的西方女性主義歷史,也都有值得探討的背景,像是部分女同志受壓迫感過於強烈,以至於認為比她們更像異性戀的雙性戀女人跟更接近男性的跨性別女人都是特權階級,或是一些女性倖存者的性暴力創傷被BDSM實踐喚起,進而對BDSM實踐者施以暴力,只是目前主流西方女性主義已經不再是如此。

這些人在1970至1980年代的西方世界,並不是女性主義運動的邊緣少數,相反地有不小的影響力,後來之所以會逐漸被淘汰,與宋讚養的「女權過火論」之理解正好相反。根據西方女性主義學者的分析,反而是因為女性地位的提升、保護女性的社會安全網逐漸完整、女同志更被主流社會所接受。

具體一點來說,受暴婦女有較為良好的庇護安置系統與回歸社會的機會,女同志可以在一般社區正常生活,因此主張建立純女人社會的女同志/女性主義分離主義(lesbian/feminist separatism)便不再顯得那麼必要。且在創傷復原系統的支持下,家暴與性侵倖存者也比較能平凡地生活,而非抱持無止盡的恨意孤獨地活下去。

基於這種種因素,使得1990年代之後,西方女性主義社群擁有極端受創情緒者比例下降,願意花更多時間去討論種族與階級差異,並且去了解和接納雙性戀、跨性別與BDSM實踐者,而不是把這些女人當成分化女同志/女性主義陣營的叛徒或間諜,甚或是鼓吹對女性施暴性虐的敵人。

可是韓國目前的狀況並不是如此,而且除了性別因素之外,韓國的社會及經濟壓力本來就很嚴重,自殺率位居亞洲之冠,以至於極端派的基進女性主義得以在韓國社會重起爐灶。

像是由梅根・墨菲(Meghan Murphy)創辦的知名加拿大基進女性主義部落格「女性主義浪潮」(Feminist Current)近年就跟韓國婦運密切合作,韓國女性主義律師金娜英(Nayoung Kim,音譯)(不是那位同名同姓的女歌手)就曾受過墨菲採訪,她是一名兒童性虐待倖存者,到美國學習基進女性主義法學理論。並且去年接受英國左翼媒體《晨星報》(Morning Star)採訪時,她已剪去了她的長髮,作為抵抗男性宰制的象徵。

Meghan_Murphy
Photo Credit: Eyoälha Baker @ CC BY-SA 4.0
知名加拿大基進女性主義部落格「女性主義浪潮」的創辦人梅根・墨菲(Meghan Murphy)

首爾的基進女同志女性主義者朴惠貞(Heyjung Park,音譯)與韓國基進女性主義書籍出版商「Yeolda Books」的國智慧(Jihye Kuk,音譯)也在女性主義浪潮有專欄文章,為「弘益大學偷拍事件」中,在WOMAD論壇上散布男性裸體模特兒照片、被判刑10個月的女性模特兒辯護,反指控那位男性模特兒是讓女人感到不舒服的暴露狂(縱使此段所述為真,似乎也不是偷拍跟散佈裸照的正當理由)。

還有澳大利亞學者希拉・傑弗里斯(Sheila Jeffreys),她2005年的代表作《美麗與厭女:西方的有害文化實踐》(Beauty and Misogyny: Harmful Cultural Practices in the West)主張女人化妝、整形、隆乳、減肥、刺青全都是女性被壓迫的象徵,還把這些美容實踐行為與西亞北非的女陰殘割(female genital mutilation,FGM)和印度寡婦自焚殉夫相提並論。

這本書在2018年被翻譯成韓文版《束身衣:美麗與厭女》(코르셋-아름다움과 여성혐오)由Yeolda Books出版,與由著有《我不漂亮:外表決定一切,但我決定我自己》(나는 예쁘지 않습니다)一書的韓國美妝YouTuber裴銀貞所發起的「脫掉束身衣運動」相呼應,恰好回應了韓國高壓的美容文化與氾濫的醫美產業

因此傑弗里斯有了更多受韓國女性主義者採訪與演講的機會(其實就是國智慧牽線的),但她也藉此在韓國散佈她的反雙性戀、反跨性別與反BDSM思想,甚至打算將她2014年的反跨性別書籍《性別傷害:對跨性別主義政治的女性主義分析》(Gender Hurts: A Feminist Analysis of the Politics of Transgenderism)翻譯成韓文於今年出版。

筆者必須再多說說傑弗里斯這個人,個人讀過她不少學術著作,她主張所有女性主義者都該成為女同志;T/婆文化是複製異性戀男權文化引入女同志社群;女人的雙性戀情慾是反女同志及反女性主義的自我認同;跨性別女人是侵入及強暴女性主義與女同志陣營的男人;跨性別男人是恐懼老年女性汙名、對女性生殖構造仇恨、為了擁抱男性特權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