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疫情影響選情:「不會贏」的桑德斯退選了,但拜登有機會打敗川普嗎?

疫情影響選情:「不會贏」的桑德斯退選了,但拜登有機會打敗川普嗎?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桑德斯的退選是如何透露出左右民主黨選民的抉擇的背後原因?當前的疫情又將如何影響接下來拜登與川普的總統大位之戰?

桑德斯(Bernie Sanders)週三(8日)早上宣布退選,為他第二次角逐白宮大位宣告失敗,其對手拜登(Joe Biden)確定成為民主黨共同的提名人選,將與川普(Donald Trump)在11月一決高下。在超級星期二前,桑德斯是民主黨初選的最強候選人,贏得的黨代表票與拜登拉到83票的差距,但在超級星期二後,桑德斯的選情可說是一蹶不振,以下就來分析桑德斯競選失敗的原因。

原封不動的選舉策略

在2016年與希拉蕊(Hillary Clinton)角逐民主黨提名時,桑德斯的聲勢相當高,就連到宣布退選後,桑德斯自己和眾多支持者仍感到不平,認為桑德斯輸得不乾脆,憑著這股氣勢,桑德斯再戰2020,但這回桑德斯反而是輸得心服口服,甚至在退選直播上表示願意與拜登一同合作確保川普不會勝選。

有趣的是,希拉蕊和拜登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兩位都是政壇老手、都屬於中間派的民主黨人,在黑人、美國南方和年長選民中也都相當有影響力,那又是為什麼桑德斯會輸得比上次慘呢?一大原因正是「反柯林頓」(Anti-Clinton)因素,換句話說,桑德斯2016年能在未得到普遍民主黨黨內人士支持的情況下,聲勢仍衝得如此高,一部分靠的就是民眾的反柯林頓情緒。

不過今年在面對拜登時,桑德斯的競選團隊卻維持相同的競選策略,和2016年一樣,沒有去拉攏黨內菁英和建制派的背書,也沒有成功擴大年長和少數民族選民的支持,而少了反柯林頓情緒的因素,要贏過擁有大量黨內支持和在少數民族選區深耕已久的拜登,就變得難上加難。

除了沒有擴大票源外,也因著2016的選舉結果,桑德斯的競選團隊錯誤地認為桑德斯在白人工人階級中的支持程度會持續到2020年,並在無大學學歷白人選民集中的密西根州投入大筆競選資金。不料,拜登不僅在3月10日的密歇根初選獲勝,還贏得了大部分無大學學歷白人選民的選票

從上述可以看到,桑德斯選舉團隊對選民支持的錯誤解讀,以及一成不變的選舉策略導致了桑德斯的敗選,但桑德斯身上的自由派和社會主義標籤仍是他最難吸引選民、擴大支持度的根本原因。

誰才能打敗川普?

根據皮尤民調顯示,民主黨的選民當中的自由派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在2019年46%的民主黨選民認為自己是自由派,39%認為是中間派,14%是保守派,在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傾向上,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的民調也發現,比起資本主義,民主黨選民更加支持社會主義,為50%比上46%。再來看最後一個民調,70%的民主黨選民認為桑德斯是自由派,而認為拜登是自由派和中間派的選民皆為31%,20%的選民則認為拜登是保守派。

綜合以上資訊,被視為自由派且又支持社會主義的桑德斯才應該要勝選才對,不過這場選舉中,左右民主黨選民抉擇的最大因素不是「哪一位候選人與我的想法最符合」,而是「哪一位候選人才能打敗川普」。

由於就美國整體而言,保守和中間派的選民仍超過自由派,支持資本主義的比例也大幅超過支持社會主義選民的29%,再加上在一些州中,黨內初選開放給全體選民投票,因此桑德斯輸給了相比起來更有機會在11月的大選贏過川普的拜登。不過就像桑德斯在宣佈退選直播上所說的,競選活動的結束不是社會主義運動的終點,隨著美國貧富差距擴大、社會階級的流動性降低,桑德斯帶起的這股社會主義浪潮會繼續在美國的社會中醞釀、發酵,持續影響未來的選舉。目前民主黨已將打敗川普的希望寄託在拜登身上,但受到疫情的影響,拜登的選情並不是太樂觀。

RTS35KQX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疫情影響選情

打一場勝仗往往需要靠天時地利人和,而選在疫情蔓延時對拜登可說是相當不利。疫情肆虐,儘管拜登不斷在社群媒體上開直播、發表政見、評論時事,但媒體和人民的焦點依然放在聯邦與各州的行政首長上,關注疫情的發展和行政部門的應對措施,例如民主黨籍的紐約州州長古莫(Andrew Cuomo)就在這段時間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不僅與CNN主播弟弟在螢幕上大方談兄弟情的影片被瘋傳,古莫是否有穿胸環也引發關注。相形之下,拜登的關注度相當低,就算在上個月任命了新的競選總幹事,並擴大招募競選人員,曝光率仍不見起色。

此外,美國人民對拜登應對疫情能力的信任度也不高,美國政治評論媒體Politico的最新民調顯示,雖然在1990名的受訪者中,超過半數認為比起川普,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能在這場疫情大作戰中做得更好,但若將川普與拜登相比,川普則以8個百分點超越拜登。

自疫情爆發後,川普幾乎每天開記者會,有著極高的曝光度,因著聚旗效應( Rally 'round the flag effect,也就是面臨重大危機時,國家領導人的支持率通常會急速攀升),支持度也破新高,但川普的連任也並非毫無危機,Politico的另一項民調就顯示,50%的受訪者表示川普政府在抗疫上做得還不夠,相比三週前是上升了7個百分點。

且就在美國時間4月6日,紐約時報揭露,白宮貿易顧問同時也是川普的鷹派大將納瓦羅(Peter Navarro )早在1月29日就針對武漢肺炎向川普政府提出備忘錄,警告「由於缺乏免疫力、沒有疫苗或治療方法,新冠肺炎若在美國領土爆發,美國人將無法防禦,可能演變為全面大流行,危及數百萬人生命」納瓦羅在2月23日時又寫了第二份備忘錄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可能性增加,美國可能將有上億人感染,120萬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