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讓職涯走得更長遠:找工作時是否該考慮「把興趣當飯吃」?

讓職涯走得更長遠:找工作時是否該考慮「把興趣當飯吃」?
Photo Credit: Yuya Shino/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什麼有些人擔心興趣變成工作,就不再能夠當成興趣了?這對我來說,就是「興趣」和「熱情」的差異。在我的分類中,熱情是興趣的高階概念。

職涯是一場馬拉松、長期戰,採取長期主義的人才會獲勝到最後。

外在三角形,職業世界的比對

我們終於把第一階段內容談完,進入到第二階段。內在三角形最能直接預測的,是外在三角形當中的「職位」。通常充分探索一個人的興趣能力價值、熱情天賦之後,就可以開始進行職位的選擇。

未命名
Photo Credit:陳韋丞

職位:最直接的工作內容,也是大家最常見的問題

通常在諮詢流程中,會使用職遊旅人牌卡,裡面有較為常見的100種職業選項,讓來訪者可以根據前面的探索,仔細挑選最後三到五個方向。

在進行職涯諮詢時,許多人經常不了解到底有那些職業類別。如果只能在少數個職業當中挑出一個,硬是讓自己套上不合腳的鞋、不合身的衣服,當然會有各種痛苦和困難。

一旦選項擴充到100個,相對來說,就比較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未命名
Photo Credit:陳韋丞
職遊旅人牌卡

產業:大環境會影響實際層面和心理層面

除了職位,產業也有影響。透過內在三角形的探索,也會同時發現我們喜歡的主題領域、工作型態。每一種產業都會有相對應的產業特色。包含產業目前在上升期或是衰退期,這會影響實質上的工作機會和待遇。

也許你喜歡傳播媒體領域,但是那樣的工作型態你無法接受。沒有進行變革的傳產很穩定、大概也能繼續做很久,不過可能你就會覺得非常無聊。

當然,再怎麼樣討論平均狀態,也還是會有特例,所以只是概況的評估,增加我們找到適合環境的機會。

產業的評估,除了實際面的機會和待遇,也包含了我們是否會喜歡和適應那樣的環境。

有位朋友對於助人工作一直非常嚮往,很希望他的工作能夠對於其他人有益處、能提供幫助。但他的職業類型本身是面對電腦的工程師,而且是比較能提供客戶服務的專業範圍,因此我們轉向產業的討論,從醫療保健和教育輔導的產業當中尋找機會。

公司:企業文化和主管風格的影響

大家常聽到:離職,不一定是錢的問題,他可能只是想要離開他的主管。每個人都有個性,企業會有特定的文化、主管也有自己的風格。藉由內在三角形的討論,我們可以開始預測自己適合怎麼樣的公司和主管。

有些人喜歡安全穩定的制度、有人想要充滿冒險和挑戰的氛圍;有人希望主管可以清楚交代SOP,但也有人不希望主管管太多太嚴。如果性格和主管衝突、和企業衝突,即使再怎麼喜歡這份工作和同事,我們遲早也會選擇離開。

像我是很追求自由獨立的個性,因此如果待在組織當中,會希望主管授權、給我足夠的空間發揮。也有許多像我這樣的人,最後發展成自由工作者,然後就回不去了。

內在與外在的平衡

先看內在再看外在,是為了讓我們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的優勢範圍,再對應到職業世界比較高價值的區域,避免一開始就追逐高價值區域,但最後適應不良還是放棄。

也絕對不是只看內在,單純鼓勵人追逐天賦熱情是不太負責任的作法。外在環境的現實條件也很重要。現在因為少子化的關係、老師的職缺日漸下滑。許多流浪教師在各個學校的甄試來回奔波,如果及早思考其他的教學路線(如補習班、線上家教、社區大學等等),或許會有更寬闊的眼光,避免走投無路的痛苦。

內在和外在都會持續變動,職涯發展是動態的結果

很多人想要找到一個能做一輩子的職業,但我們忘記人會變、環境也會變。

我們在20歲、30歲、40歲的不同階段,興趣稍微轉變、某些能力更加成長,一些追求也有調整。這時候如果還固守原來的選擇,反而會帶來持續的痛苦。

此外,我們也對世界有很多誤解,認為現在的職業、產業、公司應該不會消失。人總是期待一切都可以長長久久,但許多事情早就已經有改變的跡象。不論是你我、感情、環境,都是這樣。當環境改變、機會流動,在那個當下重新評估和轉換,趕快跟上下一個時代的規則,會是比較有智慧的做法。

所以說,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向,是一種動態取捨的結果。開車開到一半,如果發現原本地圖上面的路中斷、或是想去其他目的地,那時候當然可以重新設定GPS系統,導航到另外一個地方。

如果什麼都會變,那還有所謂的長遠職涯規劃嗎?還是有的。

長遠的職涯規劃不是某個點、某個職業、某個公司,這些都是當下較佳滿意解的結果。長遠的職涯規劃,是一個方向而不是單點。透過我們的內在三角形和最後一篇要討論的生命三角形,找到我們想要的大方向,這就會成為我們職業生涯的指南針、北極星。

以我個人的例子來說:人力資源、心理諮商、職涯諮詢、演講、教學、建立系統……這些都是我喜歡的方向,只要屬於這個範疇的事情,我都很願意嘗試和創新。我不斷嘗試新的機會、認識新的朋友,想要認識善良的人、有趣的人,和他們成為朋友,然後和喜歡的朋友們一起工作,這就是我對自己職涯的追求和想像。

如果說有沒有一個特定的主軸,那我想應該會是:「把每個人放到屬於他的位置。」阿德勒說,每個人最主要的生命任務有三個:工作、友誼和愛。我一直相信:如果一個人能夠找到對的位置,他的生命就很容易會是開心和快樂的。

但願你因工作而喜悅。

延伸閱讀

本文經陳韋丞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