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購、封城、居家隔離、防疫白癡⋯⋯這些疫情相關英文怎麼說?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防疫白癡」是近期在網路上被創造出來的用字,用來指稱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忽視公共衛生安全警告、不管social distancing原則、不進行居家檢疫隔離造成防疫破口,或是瘋狂搶購物資的人。
文:Estelle Wang
搶購、保持社交距離的英文怎麼說?隔離、檢疫的差別又是什麼?跟著筆者小V一起在家防疫學英文!拒當covidiot!
social distancing 保持社交距離
形容詞social有「社交的,交際的」的意思,而distance(距離) 作為動詞使用時表示「疏遠;保持距離」,所以social distancing就是「保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包含少出門、少參加聚會、少與人接觸,並且與他人保持兩公尺以上的安全距離,以此降低肢體接觸及飛沫傳遞的風險,達到預防傳染性疾病擴散的效果。在疫情肆虐期間,就算身體健康無恙,人人都該做好social distancing、妥善保持社交距離,便能減緩疾病蔓延、控制疫情。
When it comes to fighting the pandemic, everybody should do their part. This includes social distancing and washing your hands correctly.
防疫之戰人人有責,大家都該正確洗手並保持社交距離。
isolation 隔離、quarantine 檢疫、shelter in place 就地防護、stay at home 居家防護
isolation為名詞,其動詞形為isolate,意思是「隔離」。防疫期間,確診個案或是確診個案之接觸者,需進行隔離。此次COVID-19全球流行疫情中,確診的重症患者會被送醫進行隔離治療,而輕症患者及患者接觸者則會被要求進行self-isolation(自主隔離,居家隔離),完全不得外出。
Anyone in contact with a COVID-19 patient should self-isolate for 14 days.
任何與COVID-19病患接觸者需自主隔離14天。
quarantine動名詞同形,意思是「隔離檢疫」。quarantine針對自病毒流行之地區或國家返回者,由於可能曾暴露於病毒中並有挾帶病原的風險,而被要求隔離觀察檢疫。自病毒流行之地區或國家返回者可能會被送至特定醫療檢疫機構,或是待在家中進行self-quarantine(自我檢疫,居家檢疫),一樣完全不得外出。
People repatriated from foreign countries need to self-quarantine for 14 days.
自外國遣返的民眾需居家檢疫14天。
shelter in place為行政命令中的動詞慣用語,意指「就地避難」,而「就地避難令」的英文是shelter-in-place order。shelter-in-place order通常是為了因應暫時性的重大天災人禍──例如颶風、化學物質爆炸或是大規模槍擊屠殺等──而限制該地區民眾不得離開所在之建築、無論任何理由皆不得外出,以保持安全。
在此次COVID-19疫情中,國際間些許地區及城市都發布了shelter-in-place order,限制所有居民在家中防疫,不得外出。然而,不同地區或城市針對此次疫情的shelter-in-place order規定內容會有所出入,某些地區的規範和筆者小V接下來要解釋的stay-at-home order相同。
The city is ordered to shelter in place due to the pandemic.
由於傳染病肆虐,該城市下令居民就地必難。
stay at home在行政命令中指的是「居家防護」。stay-at-home order是「居家令」,規定所有民眾非必要不得外出。目前國際間許多地區都頒布了stay-at-home order,根據該命令關閉了電影院、酒吧及百貨公司等非民生必需之營業場所,並規定民眾除了採買生活必需品或就醫等必要活動之外不得外出,且外出時須妥善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
The local authority has announced a stay-at-home order, and no one should go outside if it’s non-essential.
地方當局實施了居家令,非必要時不應出門。
lockdown 封城
名詞lockdown意思是因緊急況導致的特定建築或區域封鎖,也就是所謂的「封樓」或「封城」。COVID-19蔓延全球之際,許多疫情衝擊最為嚴重的城市甚至國家都實施lockdown,全面禁止出入該地區,以加強控制疫情。
Many cities and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gone into lockdown because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需多城市和國家都因COVID-19流行疫情而封城鎖國。
panic buying 搶購
panic動名詞及形容詞皆為同形,意思是「恐慌(的),驚慌(的)」,panic buying表示因恐慌而大肆非理性採買,也就是所謂的 「搶購」。COVID-19病毒流行,在全球造成了一連串的panic buying風潮,搶購物品包含了medical mask(醫療口罩)、alcohol-based hand sanitizer(酒精乾洗手)、toilet paper(衛生紙)、grocery(食品雜貨) 等。
筆者小V在這裡呼籲大家,各類物資夠用就好,不需搶購囤貨,請將物資留給需要的人。
I was planning to do some panic buying until I checked my bank account. Now, all I can do is panic.
我本來打算驚慌搶購物資,但看了看銀行存款後,我窮得只能驚慌。(取自網路笑話)
covidiot 防疫白癡
covidiot是近期才在網路上被創造出來的用字,結合了 COVID-19和idiot(白癡,笨蛋)。covidiot用來指稱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忽視公共衛生安全警告、不管social distancing原則、不進行居家檢疫隔離造成防疫破口,或是瘋狂搶購物資的人。大家也可以參考Urban Dictionary上針對此字更多的說明。
(On the phone)
A: Hey! I finally got back from Italy. Are you up for a party tonight?
B: Dude! You’re such a covidiot! Social distancing!電話中…
A: 嘿,我終於從義大利回來了!晚上要不要來開趴?
B: 拜託!你真的是個防疫白癡欸!要保持社交距離!
以上的防疫用語大家都學會了嗎?筆者小V在這裡邀大家一起stay home, stay safe,勤洗手、出門戴口罩,防疫由你我做起,COVID-19退散!
延伸閱讀
- (持續更新)武漢肺炎擴散全球,體育賽事、電影戲劇、音樂展演,取消延期一覽表
- 【圖表】無薪假公司數破新高,四張圖看那些行業受疫情影響最大
- 當老師變成直播主:疫情肆虐「停課不停學」,各國網路遠距教學怎麼做?
本文經VoiceTube看影片學英語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新創Onramp Lab再下一城!看新產品ContactLoop聊天機器人,如何助金融業客戶業績提升2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 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談起Onramp Lab這個新創團隊或許有些陌生,但自2015年成立以來,憑藉著技術本位的實力與內部夥伴並肩合作,成功擄獲了金融、媒體、娛樂甚至是食品等不同產業,令人更好奇 Onramp Lab究竟有何看家本領,又將拿出什麼秘密武器來滿足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攤開Onramp Lab目前的解決方案版圖,Onramp Lab執行長吳鎮雄分析,目前團隊除了有以提供金融諮詢的搜尋引擎優化FinanceJar外,還有能提供從買廣告、刊登廣告等媒體採購一條龍服務的ThreeSigmaMedia,「但我們在協助企業過程中發現聯繫消費者的最後一哩路出現了斷層,」無論企業投入多少的廣告資源,若無法在黃金時間與消費者接上線,就容易錯過了可能創造產值的機會,甚至在錯誤的時間聯繫、也會影響品牌好感度。
吳鎮雄表示根據Onramp Lab內部的統計,當企業投放廣告找到消費者後,即時(realtime)聯繫與20分鐘後以及隔天聯繫所能創造的成交結果,將相差4倍到10倍之多,且消費者對與品牌的關注度與專注力也隨著時間雪崩式遞減,這讓Onramp Lab團隊試圖去思考,如何能近一步協助手中的企業客戶有效解決此一問題,因此催生出了Onramp Lab第三個解決方案: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
導入ContactLoop,為企業創造營收又省時省力

試想當你去參加一場聯誼獲得到心儀對象的聯繫方式時,你會怎麼做?「聯誼結束到約出來碰面,肯定會醞釀一段時間啊!」吳鎮雄笑著說。
同理,當企業透過廣告投放獲得一份潛在客戶名單,他們究竟是真的對產品有興趣,還是不小心誤按?過去企業只能照著這份名單逐一聯繫,拒絕、碰壁甚至是未果都是常態,但對於企業而言大量的人力與時間投入都是成本。如今,企業能透過Onramp Lab團隊打造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透過AI與潛在客戶初步互動,再篩選出更精準的清單進行溝通,讓完成最後一哩交易的路變得更有效率。
吳鎮雄表示,這項服務在美國上線半年多來,就成功為金融產業企業客戶節省至少3成的客服人力,同時靠著更精準的消費者名單,衝出2倍業績成長的表現。「團隊花了大量時間了解客戶的使用場景,」如何與消費者打招呼、應該要準備哪些回應內容、避免開放式的問題不易聚焦等,當消費者被廣告吸引的那一刻起,ContactLoop就能即時的與他們聯繫,透過如同真人般一問一答的簡訊對話流程,篩選出真正含金量高的潛在消費者,協助企業最後能「一竿進洞」。
或許有所不知,由吳鎮雄領軍的Onramp Lab團隊,旗下產品皆是由在台灣的開發團隊一同協助打造,且團隊的平均年齡僅30歲,同時具備著強大的行銷DNA與產業知識背景,甚至對於銷售場景也多有著墨,相較於強調「技術」的聊天機器人,ContactLoop的產品設計上能更佳直覺與人性化,來自台灣的產品也更能解決各個市場的企業痛點。
Onramp Lab產品技術總監竇友志表示,ContactLoop不僅提供一站式服務,探索客戶需求,更隨時調整聊天機器人的參數與訓練其語言辨識模型,確保企業在使過程中能準確掌握消費者需求,更能針對問題進行AB測試、找出最佳的起手式或應答。針對美國市場區域碼眾多的特殊性,ContactLoop也能在後台依據消費者的所在地進行分類,避免用非其所在的區域碼電話聯繫,「就好像你在台北接到陌生區碼的電話也可能拒接是一樣的概念,」竇友志説。

摩拳擦掌台灣市場,瞄準保險、電商產業
如今,ContactLoop這項全新服務在美國已成功打下第一仗,「很期待接下來能帶進台灣市場,」吳鎮雄説。從他的觀察發現,諸如保險、電商、醫美這類型在台灣市場蓬勃發展,卻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與廣告成本進行陌生開發消費者的模式,或是高電價且資訊量大的電商零售,都是ContactLoop AI聊天機器人可以協助轉型的產業。

吳鎮雄認為Onramp Lab團隊能給予企業客戶的不只是ContactLoop而已,從協助企業找出精準消費者名單開始,整合ThreeSigmaMedia、FinanceJar等不同解決方案,以一站式的角色給予企業更完整的服務,他相信Onramp Lab能與企業客戶一同創造更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