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如果「發大財」的夢能醒來,高雄的下一步應該從「海洋」出發

如果「發大財」的夢能醒來,高雄的下一步應該從「海洋」出發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韓國瑜在罷韓之後離開了高雄,高雄需要在「發大財」之後找到一個新的發展方向,而新興的「海洋產業」應該會是下個發展階段的重點。

高雄市民罷韓案連署已經高雄市選委會二階審查通過,中選會也在4月17日召開委員會議,正式確定成案,並依選罷法規定需要在60天內辦理辦免投票,確定將於6月6日舉辦,高雄市選委會也刻正準備相關選務工作。

這是台灣地方自治有史以來第一次針對直轄市市長的罷免投票,勢必成為轟動武林的民主政治案例,高雄市民也將投下這具有歷史意義的一票,結果影響的不只是韓國瑜去職與否,更攸關著每一個高雄人對高雄市的期待與想像。

過去的一年半,高雄市民或許曾對民進黨在當地的深根執政感到厭倦,但韓國瑜的當選猶如曇花一現不切實際,輕浮草莽的心態讓這原本屹立南臺灣的港都榮景不再。台灣本土樂團滅火器的《晚安台灣》或許可以形容高雄人的心情,雖然這期間「受盡凌遲,煩惱未來該向哪去?幸福在哪裡?」,但是在不久的那天「黑暗總會過去,天公伯總會保庇」,盛夏之時或許會苦盡甘來。

港都還要展翅高飛,南台灣需要重振雄風

評價韓國瑜的市政表現,無論從太平島挖石油,到愛情摩天輪產業鏈,都說的振振有辭,還有「貨出得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的韓語錄廣為流傳,「一杯水選到底」接地氣的聲勢讓高雄政黨輪替。只是,上任後韓國瑜不但無心市政,更忘想挑戰大位,高雄人對於韓市長悠悠忽忽的回應感到不滿,更對他沒有信守承諾深有背叛之感如委棄泥塗。

韓國瑜執政失靈實在罄竹難書,罷免投票在即,對照近期遠見雜誌進行的六都防疫表現調查,一樣是首任期的新北市、台南市高居前兩位,韓國瑜卻敬陪末座,看來已無心市政更遑論有心防疫工作,深入評析他個人也了無意義,還不如來說說高雄市的下一步該怎麼辦反而比較實在。

adhe4ypzqt8dygz3lagfzepml81n9m
Photo Credit: 中央社

無論是從韓國瑜獲得2018年的勝選,或是眼前即將可能被罷免的窘境,其實,都可以看出高雄市民對當地經濟發展的期待;換言之,無法讓高雄經濟轉型、產業升級,其結果就是「民意如流水」般的現實,同時,如果只有路平工作或外銷產品,這樣首長格局也是不及於直轄市的高度。

但罷韓成案後讓我們有往前看的可能,也許會有展翅高飛、重振雄風的一天到來。早期高雄在石化產業的佈陣下,產業升級有限,加上面臨縣市合併後城鄉差距的問題;索性,歷屆市政大力推動文化產業與觀光的結合,透過在地文化試圖讓高雄走出「汙染工業、貧窮農業」的印象,同時使得高雄人對城市的認同大幅提升。

下一步,打造新興海洋產業來創新高雄

高雄需要一個具前瞻、全面的產業佈局,除了要有新興科技的支持與投入之外,更需要與在地的優勢條件相匹配。高雄身為港都,市府內有成立超過15年之久的海洋局,加上2018年初中央政府將「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規劃在高雄興達港,又,2018年4月在高雄市設立行政院海洋委員會,顯然在政策、組織、資源等面向,高雄發展「海洋科技與海洋產業」已具備先天與後天的發展利基。

事實上,如何善用海洋資源來提升高雄的競爭力,達成經濟與環境的永續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新興海洋產業與商業市場的拓展,不僅是一級產業如漁業、礦業的基礎開發能力,更與二、三級產業的應用相鏈結,包括海洋能源、海洋工程、海洋運輸等,跨產業是新興海洋產業的特性,同時也對接高雄原有的自身條件與能量。

高雄港碼頭區加速開發
Photo Credit: 中央社

高雄發展新興海洋產業,首先必須在既有的環境下,整合在地的學研能量,鼓勵相關產業與人才願意入駐,其中,產業人才的斷點是必須解決的問題,這涉及到產業鏈內的人才培育、產業製造及商品市場等面向,不但攸關城市的競爭力,更是台灣身為海島型國家的首重之鑰,在可能的未來之中,藉由中央地方的合作來加強政策執行的可行性及共識,至關重要!

展望未來,高雄是一個海洋城市,需要更有前瞻思維的市府團隊來力推港都的下一步發展,高雄如果順利通過罷韓的政治洗滌之後,將海洋高雄打造形成引領南台灣新興海洋產業區域合作的領頭羊,深化我國海洋產業邁入創新之頁,高雄將重拾過去榮景與未來的希望。當然,走向一個創新高雄的未來,仍須端看6月之後的新局,所有人也都在拭目以待,此時此刻,「高雄,願你順遂,願你平安」。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