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用非常方法:對所有人課1%「防疫特別稅」,再平均分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防疫特別稅確實會增加富人額外的負擔,但舉債同樣也是要全民共同來償還,結果也一樣會是由以後某一時期的貨幣持有者承受,而且在非常時期進行一次更平均的財富重分配,對社會來講也是美事一樁。
文:吳文進
防疫的根本在避免人際接觸,限制接觸則必須付出經濟崩落的慘重代價,經濟崩跌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可分為兩方面,一是想消費的人不能消費,生活苦悶;一是依賴這些消費活動營生的業者及從業人員喪失收入來源,有些人的生活就會陷入困境,生活苦悶對多數人來講都還可以承受,但是當有越來越多人生活陷入困境時,其對社會的衝擊可能會比疫情本身還嚴重。
是以在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之間就出現了一個極為衝突的艱難情勢,面對如此非常情勢必須要有非常的做法,才能有效應對。本文所要闡述課徵防疫特別稅,並將所取得資金以現金平均發放給每一位國民的措施,實是應對此非常時期的一個有效方案,值得參考。其具體作法及功效詳述如下。
一次性廣徵1%的財產稅,然後平均分給大家
防疫特別稅的設計係對每一位國民所持有除自用住宅以外、超過一定數額以上的淨資產,一次性課徵稅率1%的稅額。
這個稅率非常低,加上處於防疫非常時期,應該可以將阻力降到最低。如果能夠順利開徵的話,依主計總處所發布「106年度國富統計報告」,台灣家計部門共擁有139.2兆的財富淨額,其中屬於建築物財富及建地財富的數額分別為6.9兆及27.4兆,所有淨資產扣減住宅資產後有105兆的課稅標的,以1%的稅率課徵可課得1.05兆的稅額,這是一筆很龐大的資金,有了這筆資金,政府就有很大空間從容規劃防疫期間的經濟穩定措施。
疫情期間有越來越多的人生活會陷入困境,這是疫情防控之外政府必須解決的另一重大問題。對生活陷入困境的人來講,幫助他的最簡單有效方式就是發給急需的現金,但是要發給誰、發多少、政府財力是否足堪負荷等因素,使得這一措施很難照顧到所有需要被照顧的人。
如果有了前述防疫特別稅的財源,那麼政府就可以有足夠財力發放給所有國民每人一筆足供基本生活的現金補助。如果發放給2300萬國民每人每月一萬元的現金,那麼1.05兆的資金將可供持續發放4個月以上,可以保障所有人4個月的基本生活無虞。如果疫情持續嚴峻,需要繼續避免人際接觸,則1.05兆的資金就可以支持社會進行長達4個月的限制措施,再怎麼難纏的病毒,在如此長時間的圍堵之下,應該也會被有效控制。

在疫情之下,做一次小型的「重分配」
前述的解決方案構想,不僅簡單明瞭,同時具有多方面優勢可幫助我們更有信心的打贏這場抗疫大戰。
所有人一率發放相同數額現金,每個人都可以有尊嚴地拿到這筆款項,不會遭受異常眼光,而且不必作資格審核,也不用申請程序,沒有人會被遺漏,簡單明確的行政程序,就可幫助所有人都能度過這一段艱困時期。平時財產稅的討論都會遭受非常大的阻力與抗拒,還要擔心資金外移效應,而此方案僅只1%的稅率,且值此非常時期,當可將這些阻力降到最低。
政府有了資金來源,可以保障所有人的基本生活之後,就可以放手全心顧好防疫的工作,不會陷入兩難困境,避免過早啟動經濟振興措施,致使防疫工作功敗垂成。所有人都有生活保障之後,廠商也可比較放心地採取暫時減薪或無薪假措施,無須停業也不用裁員,努力熬過這次難關,等待疫情過後,勞工可以保住工作,企業立刻有熟練工人可用,經濟活動可更快速回到正軌,民眾也能盡速回復正常生活。這個方案中雖然也有一些非急需者也會收到相同的現金,但這些錢本來就取之於民,才再分之於民。
這之中資產較少者會有一些受益,其受益來源則來自於資產較豐厚者的付出,在此非常時期,進行一次更平均的財富重分配,對整體社會來講也是美事一樁,並不會有不公平的問題。

疫情風暴就像一場重大意外,很多人都突然就失去維生的收入來源,以資格限制的救濟措施難免掛一漏萬,就如攤商、資源回收者、白牌司機等,都很難認定是否該予以補助。這場疫情來的又猛又急,很多企業營運停滯而咬牙苦撐,都需要員工有其他收入,來幫企業減少支出頂住這一段營運停滯期,以便疫情控制後,可快速回復正常經營。
凡此種種,全面性的發放現金才是最簡單周全的方法。不論是救濟措施、紓困措施或普發現金,都需要額外財源,雖然籌措財源的最簡單方式就是舉債,但政府增加舉債就會有債留子孫的疑慮,也有可能引發其他的副作用,所能籌得的財源難以應付當前危機的龐大需求,因此,防疫特別稅會是一項有效值得採用的方法。
防疫特別稅確實會增加富人額外的負擔,但舉債同樣也是要全民共同來償還,且觀諸近現代各國財政實況,不斷往上堆疊的公債餘額甚少有主動清償降低的作為,大部分都是經由通膨作用而被相對抵銷,也就是說這些債務絕大部分都是由貨幣持有者以貨幣資產貶值的方式所償付,現在舉債的結果也一樣會是由以後某一時期的貨幣持有者所承受,實際是哪些人承擔這些債務,視運氣而定,與其如此,不如現在就由所有各種資產的持有者平均分擔,會來的更加公平。
如果台灣真能成功的開徵防疫特別稅,用來對付疫情防堵病毒,那將會是開風氣之先的超強行動,成為全世界所稱許的另一項防疫成績,也會被各國廣為仿效學習,如果全世界各國都能採取這項行動的話,則不愁病毒不被盡快的消滅,在所有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合作努力之下,必能快速弭平疫情,早日回復安全正常的生活。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2023資安產業日:新秀育成、跨域合作,資安培育基地在沙崙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1月24日,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於沙崙資安服務基地舉辦「2023資安產業日」,結合產業研討、資安講堂、企業攤位展示以及互動遊戲等形式,創造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交流媒合的舞台,匯聚產官學研等領域,打開臺灣資安新氣象。
疫情後,全球數位化的腳步更加迅速,網路惡意攻擊形式也不斷翻新,對臺灣造成許多資安威脅。因此,政府將資安產業列為國家重要產業之一,2021年底於臺南沙崙啟用的「ACW SOUTH 數位產業署沙崙資安服務基地」(下稱沙崙基地),就以推動資安產業發展、提升產業資安防護能量、推動產業資安、創造資安跨域合作為核心使命,積極推動人才育成、驗測實證產業技術、跨域合作等計畫,打造臺灣指標性的資安場域。
啟用至今,沙崙基地已培育超過2300人次的資安人才、已開發23套攻防演練劇本,並協助23家次廠商完成33項次資安產品驗測。為進一步凝聚臺灣資安產業,上週五(11/24)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於沙崙基地舉辦「2023資安產業日」,結合產業研討、資安講堂、企業攤位展示以及互動遊戲等形式,創造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交流媒合的舞台,匯聚產官學研等領域,打開臺灣資安新氣象。
2023資安產業日盛大開幕:臺廠深耕、國際肯定,見證臺灣資安領先全球。
今年資安產業日聚焦於臺灣IT(資訊科技)、OT(營運技術)領域的資安研發、供應鏈聯防、產品驗測及人才培訓等亮點成果。數產署也在開幕儀式中加入巧思,展現各界深耕資安技術、提升產業資安韌性的歷程,並透過授贈資安新秀榮譽獎狀,凸顯沙崙基地攜手產業共育新秀的不遺餘力。此外,為了促進資安產業與產業資安進一步的交流與對話,也邀集資安領域專家,分享AI協防、公私協力及CMMC等最新資安趨勢;並於主會場中透過23家攤位展示,構築產官學研之間的交流平台,促進研發技術及創新服務的產業能量流動。
開幕式的成果短講中,榮獲2023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的代表黃鼎傑組長表示「工控資安近年來逐漸受到產業重視,ICSentry工控資安威脅分析平台榮獲R&D 100 Awards的肯定,代表臺灣資安創新研發能量受到國際的注目與肯定。」對所有為資安產業奉獻心力的人來說,這座獎項是國際對臺灣資安研發能量的肯定,也鼓舞了在資安道路上持續努力前行的產業夥伴。綜觀今年臺灣資安的成果,數位發展署林俊秀副署長讚嘆,「臺灣資安真的是十年磨一劍。如今能夠收穫如此亮眼的成果,都是奠基於許多人多年來的共同努力,才終於走到今日這一步,真正把臺灣資安發揚光大。」
為產業注入新活力:業師領銜、接軌產業,從理論到實務的新秀實戰
不過,資安產業若要持續發展,帶來更多的創新技術及服務,後進的人才培育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此,今年沙崙基地也延續去年沙崙資安新秀大賽「育才」的核心精神,辦理「2023沙崙資安新秀媒合培育計畫」,攜手產業師資,幫助對資安領域有熱忱、有興趣的新秀們找到學習的環境與資源,更上一層樓。
開幕式中,數位發展部唐鳳部長也蒞臨現場,親自頒贈今年度入選參與資安新秀媒合培育計畫的企業與同學們榮譽獎狀。授贈前,唐鳳部長也在致詞中肯定「企業出專題,學生來解題」的媒合模式。資安新秀代表陳躍心同學表示,計畫過程最特別的是接受業界導師的專業指導,不僅加深他們對資安理解,也在過程中體會到理論學習和產業實務的差異,對未來的課業學習及職涯發展都影響深遠。下午時段的新秀快講活動中,新秀們更充分展現對於資安領域的熱情、以及對業師輔導的感謝與肯定。
開幕式結束後,新秀們在「Testbed 資安應用多元展區」展出此次的專題成果,同時亦將想傳達給大眾的計畫成果資訊,透過有趣的闖關遊戲進行推廣;除此之外,現場還有「新秀成果導覽活動」,由專人詳盡地介紹沙崙計畫的發展脈絡與成果亮點,並帶領觀眾逐關導覽,深入認識不同新秀隊伍在培訓過程的點點滴滴:例如來自長庚大學資管系的「什麼時候要吃藏壽司」隊,運用叡揚資訊提供的培訓平台及漏洞檢測工具,開發出具備安全框架的「智慧安全會議室管理系統」;以及跨校組隊的「吃飯皇帝大_白飯北科大」隊,透過菱鏡提供的硬體設備進行實作,進行資安攻擊的觀測與分析,並且在專題期間偵測到一起真實的DDos攻擊。

有趣的是,分享過程中新秀們不約而同的表示,參與計畫最大的收穫是他們從一次次的挫折與困難中,領悟到實作與理論的差距。而當自己從單純解題、答題的「解題者」,進階為找到問題、解決問題的「出題者」後,他們對資安領域也產生更多熱情。另一方面,參與育才的企業導師也相當肯定新秀們的認真,他們學習過程的衝勁和態度,就是成功解題的關鍵,也期待未來沙崙基地的人才培育計畫能夠更大、更廣,為臺灣資安產業注入更多活水。
新秀人培 x 產業對話:臺灣資安的關鍵節點
開幕式時,唐鳳部長曾提到,「數位部為了彌平『資安產業』和『產業資安』的距離,長期致力於推動各項資安計畫,以期未來新的服務或需求出現時,雙方能在毫無知識隔閡的狀態下連結,最大化技術迭代的速度。」而ACW SOUTH數位產業署沙崙資安服務基地就是兩者交會的關鍵節點,不只培訓更多產業資安人才,同時挖掘更多潛在的新秀投入資安產業,也促成臺灣各界企業的相互交流,啟發越來越多的正向循環。也期許未來在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的帶領下,沙崙基地能匯聚更多資安人才,凝聚產業資安能量,攜手產官學研朝更靈活、多元的資安未來邁進。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