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為何「滴血認親」不能作親子鑑定?

為何「滴血認親」不能作親子鑑定?
《九品芝麻官》電影截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滴血認親其實不能幫助我們作親子鑑定,原因有二,而且即使解決了這兩個問題,仍只能夠測試到兩人的ABO血型是否一樣。

「滴血認親」是古裝劇集中的常見情節,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這根本上就是古代的DNA親子鑑定。那究竟這方法有沒有科學根據呢?

理論上,如果我們把ABO血型相異的人的血液在合適的狀態混合,就會產生凝集作用,令血液不能混和在一起。縱使如此,滴血認親其實不能幫助我們作親子鑑定,原因有二。

古裝片的做法一般是把二人的血滴在清水中,這樣有兩個問題。一來過量的清水會稀釋血液中的ABO抗體,影響凝集。二來,由於清水的滲透壓(osmolarity)比紅血球要低得多,水會經由滲透作用(osmosis)進入紅血球中,把紅血球發漲至爆破,就像氣球被泵爆一樣。

因此以古人的做法,即使我們完全不理會ABO血型的問題,都可以知道兩滴血是必然會混和的。

Screenshot_from_2020-04-23_17-30-06
《九品芝麻官》電影截圖

假如有位很聰明的古人研究到用適合的容量與適當濃度的生理鹽水,又可不可以解決問題呢?這樣的古法的確有助我們偵測到ABO血型不合的人,但ABO血型不合並不代表沒有親子關係啊!例如一對分別為A型與B型的夫妻就可以誕下一位O型或者AB型的孩子。史丹福不在此詳述ABO血型的遺傳方式了,有興趣知道更多的朋友可以參考任何一本高中的生物學教科書。

同樣,ABO血型相同也並不代表一定有親子關係啊!假如我們隨便在街上找兩個「三唔識七」的人進行「滴血認親」,他們的血液混和的機會有多大呢?讓我們以香港的數據試算一次。

在香港,A型、B型、AB型及O型分別約佔26%、27%、7%及40%,所以機會是(26% × 26%) + (27% × 27%) + (7% × 7%) + (41% × 41%) = 31.35%。也就是說,我們隨機在街上找兩個人去「滴血認親」,兩人血液可以混和的機會竟然有三成,可想而知這檢查有多麼不準確。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見作者Facebook專頁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Kayue
核稿編輯︰A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