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式閱讀系列—民主》:到底是民主促進經濟成長,還是經濟成長帶來了民主?

《洋蔥式閱讀系列—民主》:到底是民主促進經濟成長,還是經濟成長帶來了民主?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事實上,實行民主制的國家從來沒有發生過饑荒。這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從饑荒研究中得出的關鍵結論。

文:尼赫爾.達桑迪(Niheer Dasandi)、馬修.泰勒(Matthew Taylor)

民主真的是從古到今最有效的制度嗎?民主體制各個部分又是如何共同運作,建立有效的政府?而人民生活在民主國家,又受益於哪些主要的好處呢?

A 這張照片攝於1945年5月的奧地利埃本塞(Ebensee)——納粹最大的其中一座集中營所在地。衣不蔽體的倖存者瘦骨嶙峋。納粹政權在種族滅絕中屠殺了600萬名猶太人。

蔥式閱讀!:民主(P070-77)_P_070圖片
© Bettmann / Getty Images|Photo Credit: 臉譜出版

B 在1975年至1979年之間,柬埔寨金邊的吐斯廉(Tuol Sleng)監獄有數以千計的人被殘暴的紅色高棉政權禁錮。在柬埔寨大屠殺期間,約有150萬到300萬人遭殺害。

民主最重要的優點是:相較於其他任一種政體,民主制賦予人民更多的自由。這是由於民主政府仰賴公民的持續支持,因此能以此約束領導人的權力,從而避免出現暴政。就定義上來說,民主比獨裁政體更尊重人民的基本人權。

這也表示民主制度可防止某些由獨裁政體衍生出的暴行,例如納粹政權的猶太人大屠殺。

蔥式閱讀!:民主(P070-77)_P_071圖片
© Daniel Arnerius / Alamy Stock Photo|Photo Credit: 臉譜出版

在極權的獨裁政體下,人民不只在政治和政府的領域沒有任何發言機會,甚至連公共和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經濟、教育、藝術、科學和倫理道德)都受到這些政權的控制。在希特勒治下的德國、史達林(Stalin)的蘇聯和現代的北韓都可見到上述情況。其中較荒謬的例子發生在薩帕爾穆拉特.尼亞佐夫(Saparmurat Niyazov)執政下的土庫曼斯坦:這位總統下令以自己和家人的名字來命名每個月和一週當中的各天。

除了極端的個案以外,公民在民主體制下仍比在非民主制度中享有較多的個人自由,不但可以公開批評政府,也可以選擇吸收、取得資訊的來源,還能自行決定要相信什麼、與誰往來。

約瑟夫.史達林(1879–1953)是蘇維埃的革命分子和領袖,從1920年代中開始,便以獨裁者之姿統治蘇聯,直到1953年逝世為止。史達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領導蘇聯,對於戰勝德國一事有關鍵影響力。史達林的統治離不開極權主義、廣泛的政治迫害和屠殺。

薩帕爾穆拉特.尼亞佐夫(1940–2006)從1990年國家獨立開始,直到他於2006年逝世為止,都擔任土庫曼斯坦總統。此前,尼亞佐夫是蘇聯土庫曼共產黨的第一書記。世人多認為他是世界上最極權、專制的獨裁者之一。

D 土庫曼斯坦(Turkmenistan)的薩帕爾穆拉特.尼亞佐夫以各種手段樹立個人崇拜,包括打造自己的金色雕像、禁止芭蕾和歌劇表演、禁止男性收聽車內電台廣播、禁止年輕男性留鬍子或長髮。一般多認為尼亞佐夫也是最嚴重違反人權的人。

蔥式閱讀!:民主(P070-77)_P_073圖片D
© Robert Preston Photography / Alamy Stock Photo|Photo Credit: 臉譜出版

簡單來說,民主制度賦予個人更多機會,得以用心目中理想的方式來生活。


民主也與公民較繁榮的生活有關係。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都傾向採行民主制,但究竟是民主帶來較佳的經濟發展,抑或是經濟發展促進了民主,則有待商榷。

A 法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的《審判》(The Trial ,於1925年出版)是關於一名男子因不明控罪而被捕的故事,此書批判極權與官僚相互結合的政治體系。

蔥式閱讀!:民主(P070-77)_P_072圖片A
© l Private collection|Photo Credit: 臉譜出版

B 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 《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 ,於1932年出版)是一部反烏托邦小說,描繪未來由暴政管制的「世界國」是如何透過洗腦使人人順從當權者,並乖乖就範。

蔥式閱讀!:民主(P070-77)_P_072圖片B
© c Design by Leslie Holland|Photo Credit: 臉譜出版

C 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一九八四》(1984,於1949年出版)描述一個虛構世界中的未來,政府透過無所不在的監控迫害任何行為中有個人主義思想者。

蔥式閱讀!:民主(P070-77)_P_072圖片C
© r Granger Historical Picture Archive / Alamy Stock Photo|Photo Credit: 臉譜出版

A 上方是2016年全球各地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以世界地圖來呈現的圖資,從中可見與下方2016年全球民主化程度地圖的重疊性非常高。下圖的民主化程度是以Polity IV資料庫的指數來計算:-10表示最不民主;+10表示最民主。有些人相信國內生產毛額與民主程度有正相關,理由是較富有國家有最好的條件維繫民主體制,另一些人則認為是因為有民主經濟才得以成長。

蔥式閱讀!:民主(P070-77)_P_074圖片-A
© a Courtesy of the author|Photo Credit: 臉譜出版

B 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戈巴多萊(Gbadolite)、曾是蒙博托奢華行宮的廢墟。蒙博托是腐敗獨裁者的典型:生前濫用國家資源致富,大多數國民卻要忍受赤貧的生活條件。

C 揮霍數百萬元興建的戈巴多萊宮殿和國際機場——在蒙博托1997年被迫逃離他的國家後,這兩處遭掠奪一空。廢棄的建築成為極權統治下肆意妄為的象徵。

話雖如此,幾位影響力十足的經濟學家,包括諾貝爾獎得主道格拉斯.諾斯(Douglas North)都認為國家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因素取決於政治體制。具體而言,制度較民主的國家和獨裁政體相比,經濟成長更為持續、穩定,而民主在多方面都有助於經濟的持續發展。

蔥式閱讀!:民主(P070-77)_P_075圖片-B
© John Wessels / AFP / Getty Images|Photo Credit: 臉譜出版

嚴重的貪污舞弊往往損害經濟發展,而由於民主制會約束政治菁英的權力,因此可避免弊案發生。

腐敗的獨裁者恣意竊取國家財產,再據為己用的例子多不勝數。最惡名昭彰的,或許要屬前薩伊共和國(現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的軍事統治者蒙博托.塞塞.塞科(Mobutu Sese Seko)。此人私吞多達15億美元的國有財後,搭上協和號飛機到巴黎瘋狂購物,罔顧大多數薩伊人都生活在赤貧中。民主國家的制度能促進政治當責和透明度,遏止這種濫用權力的行徑。

在民主國家,法治以及對個人權利的保障都會確保財產權受到保護,不少人視之為經濟成長的決定性因素。財產權安全無虞就表示人民可以透過投資獲利,也能靠付出努力來賺取收入,並進一步鼓勵更多投資、促進競爭。此外,民主對個人權利的保障和資訊的自由流通也有助刺激創意和企業發展,帶動經濟蓬勃。簡單來說,資本主義在民主制度下最能夠生生不息,繼而促進經濟繁榮。

道格拉斯.諾斯(1920–2015)是美國經濟學家和制度經濟的先驅。他將經濟原理和定量方法應用在經濟史的研究上,藉以理解經濟和制度的變化走向,並因而獲得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蒙博托.塞塞.塞科(1930–97)是軍事獨裁者,從1965年至1997年任剛果民主共和國(但國號被蒙博托改為薩伊)總統。他受比利時軍隊支持發動政變上台。蒙博托是典型的獨裁者,樹立極為專制的統治和個人崇拜,並累積龐大的個人財富。

蔥式閱讀!:民主(P070-77)_P_075圖片-C
© Gwenn Dubourthoumieu|Photo Credit: 臉譜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