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娘娘」林正輝:怎麼可以對我的話認真?

「泰國娘娘」林正輝:怎麼可以對我的話認真?
Photo Credit:杜晉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來自泰國的林正輝是跨性別者,他認為所謂泰國社會對LGBT「包容」是基於功利主義,又事不關己的心態,這種漠然使得反同的聲量不會比台灣大吧。

「我不覺得我是Youtuber耶,你覺得我是Youtuber嗎?我覺得Youtuber是要一個比我更認真的人...…哈哈哈」

剛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大傳所林正輝是泰國華人,人稱「Alizabeth 娘娘」的他最近拍了幾部以泰國人的視角,來看「泰中網友推特大戰」的影片,因為極具喜感的風格,還有妙語連珠的調侃,搏得了許多台灣網民的關注。

林正輝告訴我,他想要繼續在台灣生活,也許會以拍片為志業吧,不過他並不認為自己是Youtuber,也許就如整場訪談中他常說的,他就是做自己,想到說什麼就說什麼,不過他也泰式幽默地提醒「怎麼可以對我的話認真?」

父母與我

許多泰國華人的祖籍是潮州,1991年出生的林正輝的家族也是如此。不過,就如林正輝所說的,許多華人在泰國早已融入得不能再融入了,多數華人對於「華裔」血統也沒太多意識,也沒感受到歧視,對他而言,也許更多「衝擊感」是出自於地方主義與跨性別認同的意識。

林正輝在曼谷出生,他父親是商人,還會說潮州話,但到他這代已不會說了,他曾問父親為何沒教,但父親也說不出個所以然。長大之後,林正輝開始明白,也許父親是在他成長時期就忙著養家糊口,也沒時間教孩子潮州話吧。而林正輝的母親是泰國北部的清萊省泰裔,也許母親是北方人的背景,更讓他體會到平時泰國人之間有較多的是地方認同的「競爭」吧。比方說大家會吵北方還是南方的食物比較好吃,對於族群關係的感受,也許不會如印尼、馬來西亞華人來得深刻。

林正輝是到高中才開始學華語,背後的抉擇純粹是因為不想學難學的數學、科學與英文,並非攸關傳承文化等理由。不過,自小不會說潮州話的林正輝,不意味著他從來沒意識到自己是華人。雖然族群多元的泰國一年之中有許多假日節慶,但華人農曆新年卻非國定假日。林正輝記得非常堅持華人該過年過節的父親,會要求他與姐姐、弟弟就別上學了,全家出門拜年過節,這是他對身為泰國華裔的深刻記憶點之一。

也因為是出生於華人家庭,讓林正輝意識到強調傳統價值觀的華人文化,不會輕易接受同性戀,更遑論他的跨性別認同。因此林正輝始終都未和父親正面談過他的性傾向,只有和母親聊過,他相信母親應該會和父親聊天時提到。

「我家人早就知道了,他們都無所謂。當然一開始還是有一點點的衝擊,畢竟我爸是華人,而我是兒子......我第一個是跟我媽說,但當時純粹覺得自己有點罪惡,想讓她帶我去看心理醫生;國中時期性別教育觀念不足,當時也怕他們失望。而我一開始也對LGBT概念也不了解,來到台灣後才了解原來我是跨性別,即使以前我已在扮女裝了,只以為自己是愛扮女裝的同性戀,相關詞彙在泰國還是很缺乏的。」

對於何時「放棄治療」的,林正輝回憶道,他也不記得那轉捩點何時發生的,反正中學時期慢慢接受自己了,就再也沒隱藏自己比較柔、比較女性化的動作。林正輝記得,有一次他父親跟友人介紹他時,父親親口說「這是我女兒」,對此感到不可思議的林正輝當下說:「哦!是你自己說的哦!」

泰國「包容」嗎?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在2019年12月曾發布一份報告指出,雖然泰國在全球以包容LGBT人士著稱,但實際上的狀況是LGBT人士仍面臨來自各界的汙名化和歧視。

當林正輝被問到是否覺得泰國對LGBT群體相對包容時,他說「我覺得包容帶有一種上下的關係,泰國很包容沒錯,但這個詞是我在上你在下的意思,我覺得應該是要尊重。」

林正輝認為,泰國的「包容」心態存有上下的位階關係,歧視還是存在。也許不如穆斯林較多的馬來西亞、印尼等鄰國嚴重,也或許如同有的人說泰國是佛教國家,人民相處較和諧,但社會上多數人的心態還是保持著只要自己的子女不是同性戀就好。「怎麼解讀這心態呢?算是對LGBT友好嗎?」林正輝質疑。

對於泰國校園內的性教育,其實LGBT議題仍是禁忌般的存在。中央社曾報導,泰國跨性別人權聯盟基金會執行董事潔沙達(Jetsada Taesombat)指出,過去泰國學校課本裡教的是「同志是不正常的、同志性別認同混亂、同志有精神障礙、不要和同志接觸」等內容,雖然同志團體多次反映這件事,但教育單位卻說「這是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而拒絕改掉相關內容。林正輝記得,學校的性別教育確實也不談什麼是LGBT,因此他國中時期才要求母親帶他去看心理醫生。

隨著人的長大,步入過社會的林正輝意識到,與其說泰國對LGBT「包容」,倒不如說是「功利主義」。「從宋干節(潑水節)談起,很多同志、跨性別人士也參與,這和國家的觀光收入有關,有錢賺誰會阻止呢?還有同志酒吧,他們不是因要支持LGBT而開同志酒吧、舉辦潑水節,而是因為資本主義下的運作,不是意識形態上的操作。」這就是林正輝對泰國以「包容」LGBT聞名的真切感受。

至於對台灣的感受,林正輝強調他這幾年在台求學所浸淫的環境、接觸的人多是教育程度比較高的,因此他並不了解台灣的普羅大眾怎麼看LGBT議題,他未曾和台灣反同群體面對面交談過。不過,台灣反同的溫度林正輝還是感受得到的,特別是近年選舉的時候,同婚議題是繞不開的戰場。他認為終究而言,泰國社會對LGBT基於功利主義,又事不關己的心態,這種漠然相比於台灣下,反同的聲量就顯得不會比台灣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