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茸茸的馴化謎題:危險的肉食動物「狼」真的會演化成狗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意志獨立、社會地位相對平等的狼,是如何演化成乖巧聽話、靜待指令的狗?遠古人類對馴化狼的歷程有何影響?
撰文:莫雷爾(Virginia Morell)
翻譯:涂可欣
重點提要
- 狗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然而儘管歷經多年研究,科學家仍然不清楚牠們的起源,以及在何時與何處馴化。
- 最新的DNA研究揭露了狗的狼祖先線索,而另一個進行中的大型計畫則試圖確認狗馴化的時間和地點。
- 這些研究將讓我們一窺未來千年人狗關係的可能變化。
如果你曾經照顧過狗與狼,從牠們出生一星期後就不分晝夜、以奶瓶餵養並訓練牠們,你會清楚看出兩者的不同。自2008年起,奧地利動物行為學家維羅尼(Zsofia Viranyi)和同事在奧地利狼科學中心飼養這兩種動物,想了解是什麼原因讓狗之所以為狗、狼之所以為狼。
在這中心裡,科學家觀察研究4群狼和4群狗,每群有2~6隻組成。他們訓練狼和狗遵從一些基本指令、用皮帶牽著走並學會用鼻子碰觸電腦螢幕來進行認知實驗。儘管科學家與這些動物一起生活、工作了7年,狼還是保持獨立的意志和行為,這是與狗最大相異之處。
維羅尼說:「你可以在桌上放一塊肉,然後告訴飼養的狗『不可以』,狗會乖乖聽話不吃;但狼可不理你,牠們會一邊盯著你,一邊把肉叼走。」維羅尼不只一次因為狼的我行我素心驚膽戰,每次她都懷疑,狼是怎麼馴化為狗?維羅尼說:「你不可能讓一隻有這種行為的大型肉食動物和你生活在一起,你要的是一隻可以聽從指令、如狗一樣的動物。」
狼科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狗對「不行」這個指令的理解,可能與牠們獨裁式的群體結構有關,而狼彼此之間則是平等的。維羅尼解釋,狼可以一起進食,即使社會地位較高的狼對地位較低的狼齜牙裂嘴或咆哮,地位低的狼並不會走開。狗則不同,維羅尼指出:「地位較低的狗很少會與狗群領袖一同進食,牠們連試都不敢。」他們的研究也顯示,狗期待人類告訴牠們該做什麼,而不是與人類合作。
意志獨立、社會地位相對平等的狼,是如何演化成乖巧聽話、靜待指令的狗?遠古人類對馴化狼的歷程有何影響?維羅尼百思不解,她說:「我試著想像可能情境,但我實在猜不出來!」
維羅尼不是唯一感到困惑的人。研究人員能推斷出幾乎所有家禽與家畜的馴化時間、地點和起源,不管是牛、羊、雞或天竺鼠,但對我們最好的朋友:家犬(Canis familiaris),卻難有定論。此外,科學家知道人類馴養其他動物的目的是為了取食,卻不清楚是什麼動機,讓我們願意接納狼這種大型野生肉食動物進入家園?然而狗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這讓狗的起源之謎更加撲朔迷離。
雖然謎題深奧,科學家卻正逐步拼出答案。過去幾年來,他們有了一些重要突破。科學家現在可以自信的解釋,狗並不是那些遍佈北半球(從阿拉斯加、西伯利亞到沙烏地阿拉伯)的灰狼後代,狗的祖先是一種已滅絕的未知狼種。科學家也深信,狗的馴化發生在人類狩獵採集時期,而非如一些研究人員以為的農業時期。
至於狼是在何時、何處演化成狗、是否為單一事件等問題,現在則有一群原本互相競爭的科學家組成了大型研究團隊,合作解開這些謎題。
他們拜訪了全世界的博物館、大學和其他機構,分析犬科動物的化石和骨骼,他們採集遠古和現代的狗與狼的遺傳樣本,進行迄今最詳盡的比對研究。研究完成後,就算可能仍不確定狼如何演化為狗,至少他們會知道狼最早在何時、何地開始漸漸發展成人類最信賴的夥伴。而這些問題的答案,又能配合其他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人類和狗一旦建立關係後如何相互影響。
令人混淆的線索
當現代人類在約4萬5000年前來到歐洲時,他們遇到了灰狼和其他狼種,例如會捕食猛獁象等大型獵物的巨狼(megafaunal wolf)。當時狼已經成為犬科動物中適應力最強也最成功的佼佼者,牠們跨越歐亞擴散到日本、中東和北美洲;牠們不局限於單一棲地,苔原、貧草原、沙漠、森林、海濱和高海拔的青藏高原也都能繁殖與生活。牠們與初來乍到的人類競爭相同的獵物:猛獁象、鹿、原牛、長毛犀、羚羊和馬。
儘管有競爭關係,有一個狼種(可能是巨狼的後代)似乎開始在人類周圍出沒,許多年來,科學家根據一小部份的基因組,一致認定牠們就是現代北美灰狼(Canis lupus),由這個唯一的犬科動物演化為狗。
但2014年1月,遺傳學家發現這個長久認定的「事實」並不正確。北美灰狼和狗的DNA有99.9%相同,兩種動物不斷雜交,誤導了早期研究結果。這兩個物種的同質性一直延續至今:狼的黑毛基因來自黑狗,喬治亞高加索山脈的牧羊犬經常與當地的狼交配,這兩種動物族群裡都可找到混種祖先,在科學家取樣的動物中,有2~3%為第一代混種。
刊登在今年6月《當代生物學》的一篇研究同樣支持這個混種情境,研究人員為一個3萬5000年前生活在西伯利亞的狼化石進行DNA定序,這個遠古生物顯然也曾透過雜交,把DNA傳給雪橇犬等高緯度品種的狗。
2014年1月的研究分析了現在存活的狗和狼的完整基因組,發現現今的狗並不是現代北美灰狼的後裔,這兩種動物其實是表親,源自同一個身分不明且已滅絕的祖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演化生物學家韋恩(Robert Wayne)說:「長久以來,我們一直以為現今所知的北美灰狼已存在數十萬年、而狗衍生自北美灰狼,我們非常驚訝事實並非如此。」
韋恩是「祖先-後裔關係」遺傳研究的先驅科學家,近期則有30名作者共同發表最新研究於《科學公共圖書館.遺傳學》期刊,推翻了祖先-後裔說法。
Tags:
2023 Computex:飛宏科技與Vinpower聯手玩GaN,搶攻快充商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即將到來的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中,飛宏科技將於現場展示市場首款搭載1TB儲存空間與65W快充技術的充電器「iXcharger」、以及高功率密度電競筆電電源等產品,帶給終端使用者前所未有小型化、輕量化、與頂規化的充電體驗!
飛宏科技與Vinpower, Inc.、Silanna Semiconductor攜手合作,共同開發市場首款同時搭載1TB跨裝置儲存空間與65W快充技術的2 in 1充電器「iXcharger」,將在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23)正式亮相!除此之外,飛宏科技於現場將展示一系列330W GaN、280W GaN與140W PD 3.1高功率密度電競筆電電源,帶給終端使用者前所未有小型化、輕量化、與頂規化的充電體驗!
首款2 in 1 65W 1TB iXCharger

「iXCharger 」採用飛宏科技GaN快充技術,提供產品更高功率密度和快速散熱的同時,實現更小的封裝設計,為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實現快速、安全、高效的充電體驗。值得注意的是iXcharger不僅是快充,還擁有市面上首款可跨裝置且適用於不同作業系統的儲存技術,可為手機、平板、筆電等行動裝置充電,並可作為外接式硬碟使用,廣泛適用於iSO、Android、Windows、Chrome OS等作業系統,還具有高達1TB大容量的儲存空間。iXCharger輕巧便攜的傑出設計,時時能滿足現代人在資料快存、裝置快充的需求。
GaN頂級電競筆電電源,結合電路設計與製造工藝之最

普遍市售充電器為滿足高規格的電競筆電所需,在提升電源功率的同時,體積與重量也顯得更大更笨重,造成使用者攜帶時的困擾。飛宏電競筆電電源的設計研發,採用獨特GaN生產製程管控,與自主開發數位控制機制、功率模組設計等技術,使產品可達94%以上高轉換效率,且以更輕薄短小的體積,為電競筆電提供更高的功率與散熱速度,達到輕巧、安全、高效的充電體驗。
2021年底,飛宏科技推出體積最小的280W GaN高功率電競筆電電源,其功率密度突破業界多年來的設計極限,僅一般180W電源的大小。今年飛宏科技將於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中,推出330W GaN電競筆電電源,其相較於目前市面所販售的相同輸出功率產品,不僅體積小巧,且重量最輕(< 800g),在達到高規格安全測試的同時,滿足使用者對電競筆電電源的期待!
2023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2023)
地址: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日期:2023年5月30日-2023年6月02日
攤位:J0509a(偉得科技)
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