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酒精搓手會否攝入過量酒精?不用擔心,但要注意產品質素

用酒精搓手會否攝入過量酒精?不用擔心,但要注意產品質素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正常的消毒酒精縱然可以通過皮膚吸收,但吸收的分量極少,不用擔心攝取過量,不過仍要小心消毒酒精成分,避免購買含甲醇的產品。

研究證實,少量飲酒也會傷身,患有肝病就更不宜沾酒。但我們除飲酒外,也會因酒精消毒接觸酒精,尤其肺炎肆虐,更是人人一支,頻頻使用,酒精會否滲入皮膚,加劇肝病?(關於少量飲酒也傷害身體,詳見:〈少量飲酒也傷肝!「小飲怡情」不是安全份量〉。)

常見的肝病——例如乙型肝炎和脂肪肝——都是長期疾病,而以酒精洗手也是長期衛生習慣,日積月累之下,如果皮膚也會吸收酒精進入人體而損害肝臟,對病人來說就大事不妙。

皮膚吸收的酒精微不足道

你想到的,醫學界也想到。我們先說結論:正常的消毒酒精,成份是乙醇(Ethanol,也就是飲用酒精,濃度達60-90%可用作殺菌消毒)或異丙醇(Isopropyl alcohol,有時稱作外用酒精,對皮膚的刺激性較乙醇強),它們縱然可以通過皮膚吸收,但吸收的分量極少。

英國威靈頓醫院在2004年有過研究,邀請十位人士在4小時內每10分鐘用市面含異丙醇的清潔產品擦拭雙手,模擬人們搓手的狀況,再檢測他們血液中的異丙醇含量,結果發現異丙醇水平可以達到每公升1.8毫克。[1]

每公升血液有1.8毫克異丙醇多不多?按比例對照香港司機的血液酒精含量,最高限制是每公升550毫克。而實驗要求每10分鐘酒精搓手一次,遠遠超過日常生活的清潔頻率。皮膚吸收酒精的份量,可謂微不足道。

丹麥希里活(Hillerød)醫院在2010年的研究更加有趣,三位醫生用伏特加(!)[2]泡腳三小時,再量度血液中的酒精份量,最後發現血液裡沒有酒精。[3]

總的來說,多項研究都表明,通過擦拭皮膚作清潔消毒,只會吸收極微量酒精,即使你身患乙肝,也可以放心正常使用。

選購合格安全的消毒酒精和搓手液

前文有述,正常消毒酒精應該含有乙醇或異丙醇。然而,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在2020年4月發佈,在抽取市面24款消毒酒精樣本中,有六款驗出含有另一種近似物質:甲醇(Methanol)[4]

甲醇和乙醇(飲用酒精)同樣是透明液體,氣味相似,但卻是不可飲用的有毒物質,還可以通過皮膚吸收[5],進入人體後可引致中樞神經系統受損、代謝性酸中毒,長期吸入甲醇更有可能導致失明和腎衰竭。雖然消委會所指的六款樣本甲醇濃度甚低,但也憂慮清洗傷口時,甲醇會直接進入血液;以及長期使用,可能導致慢性中毒。所以無論你有沒有肝病,買東西時也得多加留意,選購合格的消毒酒精和搓手液,以策安全。

注釋:

  1. Turner P, Saeed B, Kelsey MC: , J Hosp Infect. 2004 Apr;56(4):287-90.
  2. 伏特加的酒精濃度約40%,消毒酒精則約60-90%。
  3. Christian Stevns Hansen, doctor, Louise Holmsgaard Færch, doctor, Peter Lommer Kristensen, doctor and research fellow: , BMJ 2010; 341.
  4.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選擇》月刊522期網上版: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article/522-alcohol-methanol
  5. Dutkiewicz B, Kończalik J, Karwacki W: , Int Arch Occup Environ Health. 1980;47(1):81-8.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見中大肝臟護理中心網頁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Kayue
核稿編輯︰A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