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沒有神的國民黨,和一大堆神的民進黨

沒有神的國民黨,和一大堆神的民進黨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談論泛綠的政治人物,多半有XX女神、OO男神、天才IT大臣、順時中部長這種鮮明有利的人設,好像任何事情有它們扛下,台灣人就可以安居樂業,反觀泛藍人設模糊,你根本說不出有哪些「人物」,

文:東山人言

自從今年初國民黨總統大選落敗,立委選情也是兵敗如山倒,如今得來不易的高雄市市長可能也將被罷免,國民黨至此可以說是陷入最糟糕的局面,也就是所謂「三殺」:同時失去總統立委席次與高雄市長。

反觀現在執政黨,讓人覺得人才滿滿,而且民心支持度持續高漲,各種棟樑之材撐住台灣命脈,走上世界舞台,除了經濟起飛、台灣錢淹腳目那段時間,台灣人對政府的支持度與人民信心,現在應該都是史上最高峰,長期執政幾乎已成必然。

到底是發生啥事情?本來2018年幾乎崩盤的民進黨,兩年後卻脫胎換骨迎向歷史高峰?

突然冒出了許多不同光環的明星可能是一個主要原因。

即使性質類似,民進黨就是比國民黨會包裝政治人物

不論藍綠,檯面上政治人物許多都是地方派系、政二代、或有一個政老闆,但是相較於大喇喇的國民黨,綠軍在政治人物的包裝跟人設上,的確比泛藍高明許多。

大家談論泛綠的政治人物,多半都會有XX女神、OO男神這種「顏值擔當」,或者像是天才IT大臣,順時中部長這種被當成為治世能臣形象的「能力擔當」,戰神跟開疆拓土的外交尖兵,還有守護台灣主權的明主小英。人設有力而且鮮明,當然會讓普羅大眾的選民充滿安心感,好像任何事情有它們扛下,台灣人就可以安居樂業,甚至可以抗衡中國走向國際舞台。

a8d6ssadjl5caztp5ik51y2drgue5e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反觀泛藍幾乎都是人設模糊,你根本說不出泛藍有哪些「人物」,即便有也都是被貼上負面標籤,比如「草包」、「舔共」、「水準不高」、「政二代」等負面形象,當這種負面形象成形後,他不管怎說都變成錯的,而他的對手,怎麼說也都變成對的,更別說是已經被「神格化」的對手,就算是真的有問題,風向也很容易帶成「大家別計較」,「這樣可以幫台灣」這類的論述,不會引起民眾多大的漣漪。

上述的結果,導致泛藍政治人物面對各種攻擊時,越來越不願意去解釋或做處理,只求自保鞏固基本盤,也因為不敢去挑戰神格化的人物,在野黨無法甚至不敢去監督執政黨,然後讓泛藍更加邊緣,更沒聲音。

沒有神的國民黨,和一大堆神的民進黨

國民黨其實也擅長造神,否則就不會有「小魚向上游」或「南海血書」這種故事流傳。因為不管是泛綠或泛藍支持者,甚至是對岸的民眾也好,亞洲儒家文化下的國家人民總有嚴重的救世主情節,希望能出現一位「聖君」、「明主」,來帶領大家走向美好的應許之地。

真的要說成功的「神」,藍營近20多年來就出了一個前總統馬英九,但是對比現在執政黨的「抗中」主軸,馬英九允諾的經濟成就沒有達標,這其實也凸顯在政治議題上,不能選太容易量化的目標,不然很容易就會跳票而遭受批評。

而最近泛藍人設比較鮮明的人,就是高雄市長韓國瑜。他十分善於選舉和帶動氣氛,可說是藍營少見的戰將型演說家,但因為本質表現上沒有修飾,要當總統似乎也少了一些格位,所以落馬是意料中的事情,之後再相較於現今執政黨旗下可謂諸神環伺,沒有神的國民黨更加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m2fmcfyd179wwy0vnta0xfu0y7xkvs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時至今日,政治人物需要更符合現代的潮流,用大家——特別是年輕人——可以接受的方式來包裝,而不是繼續用40年前那一套,只會被做成迷因,至少要先學會化解被貼上的負面標籤。例如主張與對岸保持友好態度的政治人物,許多都被貼上「舔共賣台」的標籤,這時候論述上就必須清楚,告訴民眾友中路線好處在哪?為何要友中?友中不等於舔共賣台等等,只是大家都看不出來國民黨在論述上有何作為。

好不容易,最近國民黨選出一位年僅30歲的數位行銷科技長,上任後的他很明顯的想做出改變,找出一些新面孔、塑造一些新時代人物上神壇,應該會是他重要的任務。不可諱言,這是一個需要宣傳與行銷的時代,特別在政治上,泛藍更是迫切需要一個(其實應該是很多個)能夠統整網路事務而且善於行銷的人才,也才能在新的時代塑造出新的「神」。

不過國民黨一貫的思維,就是除了領導人外,皆不喜歡有過度功高震主的人出頭,從蔣介石開始都是如此,結果遇到短期之內大量產出各種神的執政黨,變成完全無法抗衡的情況,國民黨這種快要一個世紀之前的思維,該改一下了。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