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阪再偉大一次」:公投再登場,為何一定要把大阪府變成「大阪都」?

「讓大阪再偉大一次」:公投再登場,為何一定要把大阪府變成「大阪都」?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15年5月,時任大阪市長的橋下徹,在創立地方型政黨大阪維新之會時,就將「大阪都構想」列為政黨目標,希望能夠過讓大阪府升級為「大阪都」,「讓大阪再偉大一次」。然而,5年前宣告破局的地方公投案,最近又再次捲土重來。

2015年5月,時任大阪市長的橋下徹,在創立地方型政黨大阪維新會時,就將「大阪都構想」列為政黨目標,希望能夠過讓大阪府升級為「大阪都」,「讓大阪再偉大一次(Make Osaka Great Again)」。然而,當時大阪市以贊成票69萬4844票,對上反對票70萬5585票,宣告破局,橋下徹也因此隱退政壇,改由接班人吉村洋文上台。

公投通過,也不會讓大阪府變成「大阪都」

事實上,就算當時地方公投得以通過,大阪府也不會馬上變成「大阪都」。因為要將大阪府變成「大阪都」,有兩道門檻:

  1. 先廢除大阪市,將大阪市從「政令指定都市」解體,降級為數個「特別區」。
  2. 就算大阪市成功拆成數個「特別區」,大阪府也不會馬上變成「大阪都」。因為根據《大都市地域特別区設置法(大都市法)》,設有「特別區」的道府縣為「都」,但是該法當中並沒有關於從「府」更名為「都」的相關規定,所以必須要修法,看是要修《大都市地域特別区設置法(大都市法)》或《地方自治法》,才有機會讓大阪府變成「大阪都」。

簡言之,要讓大阪府變成「大阪都」,必須要(1)先讓大阪市民公投決定,將大阪市降級、拆成數個「特別區」,接著再(2)修法讓大阪府可以更名為「大阪都」。當時(2015)的公投,就卡在第一關:大阪市民不想要將大阪市拆成5個「特別區」,大阪維新會的「大阪都構想」宣告失敗。

2015年的失敗不是失敗?

然而,對於大阪維新會而言,以「大阪都構想讓大阪再偉大一次」是他們創黨目標,所以就算2015年大阪市民多數決反對要將大阪市降級,大阪維新會還是不願放棄他們的「大阪都構想」。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大阪維新會雖然在2015年的「大阪都構想」地方公投吃了一記敗仗,但大阪維新會在去(2019)年的大阪雙首長選舉大獲全勝,讓他們相信「大阪都構想」仍有機會。(關於2019年大阪雙首長選舉與「大阪都構想」的關係,請參考舊文〈知事、市長雙請辭再交換,2019大阪雙首長選舉提前開跑〉)

於是乎,大阪維新會就仗勢著自己現在在大阪府議會和大阪市議會佔多數,只要拉攏公明黨就能在兩個議會都過半(編註:大阪維新會在大阪府議會有單獨過半),因此大阪維新會又再度推了2020年版的「大阪都構想」公投。整個進展也正同大阪維新會打的算盤,8月28日大阪府議會通過、9月3日大阪市議會多數決通過,將於今(2020)年11月1日再次問大阪市民一次,要不要把大阪市拆成數個「行政區」。

如果這次公投通過,還會有下一個公投

承前,想要把大阪府變成「大阪都」必須要過兩關:先把大阪市拆成數個「特別區」,之後再看要怎麼修法把大阪府的名字改成「大阪都」。這次2020年版的「大阪都構想」公投,還是只針對大阪市民實施,詢問大阪市民是否願意把大阪市降級拆成數個「特別區」。只是這次是要將人口約270萬人的大阪市,拆成4個人口數介在60-75萬人的「特別區」。

值得注意的是,倘若本次公投通過,正式將大阪市拆成4個「特別區」,大阪的「特別區」層級地方自治的權限比東京都23區來得高:東京23區相當於一般市,但大阪的「特別區」卻相當於中核市,「特別區」可以設置保健所、發放身心障礙手冊、限制戶外廣告擺放等。

假若這次的「大阪都構想」公投真的通過,目前大阪維新會的松井一郎(現任的大阪市長)的計畫是,希望透過地方型政黨大阪維新會的全國版「日本維新會」國會議員制定「可以讓大阪府變成大阪都」的特別法,讓大阪府民進行公投,決定是否要將大阪府變成「大阪都」。

換言之就是還要再公投一次,而且這次是整個大阪府民,而不是只有大阪市民公投即可。松井一郎還計畫好,如果真的順利走到這一步的話,他想綁定2023年的統一地方選舉,在同一天舉行大阪府民公投。

事實上,大阪維新會原本的盤算是,安倍晉三有可能會提前解散眾議院,在10月舉行眾議員選舉,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他們就想要在眾議員改選日那一天,舉行這次的「大阪都構想」公投。殊不知,安倍晉三沒有提前解散國會,而是提前請辭。

即便現在新科首相菅義偉上任之後,解散國會的風聲不斷,就算菅義偉現在解散國會好了,「大阪都構想」公投也不太可能綁定眾議員改選了(編註:2020年10月12日之前,大阪維新會都有機會調整「大阪都構想」的公投日)。

RTR3B06V
橋下徹|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為什麼一定要把大阪府變成「大阪都」?

回過頭來,到底為什麼大阪維新會堅持要將大阪府變成「大阪都」?可以比對大阪維新會和其他政黨的說法,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大阪維新會認為,大阪有「大阪府」和「大阪市」,大阪府是日本全國面積第二小的都道府縣,卻有一個人口佔了三成、經濟產值佔一半的大阪市。現在大阪府、大阪市的財政是分開來的,大阪府和大阪市之間重疊性太高,「雙重行政(二重行政)」是一種浪費,所以將大阪府和大阪市整合成一個「大阪都」,就可以讓大阪市創造出來的資源分散給大阪府內其他地區,也可以避免「雙重行政」的情況,就能「讓大阪再偉大一次」。

把大阪市拆了,也不一定能達到目的

然而,目前並沒有人可以保證,今天如果把大阪市拆了,把大阪府、市的資源整合成「大阪都」,就可以解決上述問題。舉例來說,大阪維新會一直強調,大阪府、市現在的狀況是「雙重行政」,如果大阪府、市意見不同調,就會讓行政效率低落;但今天把大阪市拆成數個「特別區」,還是有可能會發生大阪府和「特別區」意見不同調的情況。

以大阪市的現狀為例,大阪市民在選地方首長的時候,是分開選出大阪府知事和大阪市長,大阪市底下的區長則由大阪市長指派。

今後如果將大阪市拆成4個「特別區」,每個特別區其實要各自選出自己的「特別區」區長,還是有可能會發生「特別區」區長和大阪府知事意見不同調的情況,而且過去是只有大阪府知事 vs. 大阪市長,今後很有可能會變成大阪府知事 vs. 四個「特別區」區長,人多反而更難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