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暗黑民國史》自序:國民黨與共產黨,就是蘇俄長子與次子的殊死搏鬥

《暗黑民國史》自序:國民黨與共產黨,就是蘇俄長子與次子的殊死搏鬥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孫越宣言》之後,蘇俄在中國的影響超越西方列強。蘇俄幫助孫文辦黃埔軍校,這所現代軍校表面上屬於國民黨,實際上屬於共產黨。黃埔畢業生先幫助校長蔣介石打下天下,又幫助毛澤東從蔣介石手中奪走國璽。

蘇聯高級外交官和間諜越飛(Adolph Joffe)在中國的活動,對中國現代史的發展產生了翻天覆地的影響。

越飛出生於俄羅斯一個富裕猶太人家庭,在一九一七年的第六屆俄共(布爾什維克)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與托洛斯基(Leon Trotsky)合編《前進報》,並開始軍事工作。十月革命後,他轉而進入外交領域,任外交部副部長,又任蘇俄駐德國全權代表,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之補充條約》,資助德國社民黨人推翻德意志帝國政權,並通過外交郵袋向德國運輸武器——蘇俄從來不遵守國際準則和國際承諾,為顛覆他國政權往往無所不用其極。

一九二二年七月,越飛被任為蘇聯駐華全權代表,孱弱的中華民國成為蘇俄砧板上的魚肉。他先後與北京政府外交總長顧維鈞及實力派軍閥吳佩孚談判,卻毫無成果。之後,越飛前往上海,與正窮途末路的孫文會面,兩人一拍即合,發表《孫文越飛聯合宣言》。孫文由此綻放「第二春」,接受蘇俄援助,改組國民黨,宣佈「聯俄,容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中國則至此走向了國共兩黨競相極權的不歸路。

越飛開啟了中國革命的先聲,為蘇俄外交立下汗馬功勞,卻不由自主捲入蘇俄的殘酷內鬥。一九二七年,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上,托洛斯基被史達林(Joseph Stalin)開除出黨,與托洛斯基友善的越飛自不能倖免。訪日期間,他要求留在日本治病,被史達林否決。十一月十六日,越飛在莫斯科的醫院內自殺身亡,留下十頁遺言,聲稱「熱月已經開始」。三天後,越飛下葬,托洛斯基、季諾維也夫(Grigory Zinoviev)、加拉罕(Lev Karakhan)等高官出席葬禮。托洛斯基在葬禮上發表簡短演說,這是他在蘇聯的最後一次公開發言。葬禮上的集會隨即被警察驅散。革命吞噬了革命的孩子,革命永遠如此。

俄羅斯近年來解密的原蘇共絕密檔案中,有一份一九二三年一月二十六日越飛在上海發給俄共(布)、蘇聯政府和共產國際領導人的信件。收信人包括外交人民委員部契切林(Georgy Chicherin)、蘇維埃人民委員會主席列寧(Vladimir Lenin)、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托洛斯基、共產國際主席季諾維也夫、中央委員會政治局史達林、蘇維埃人民委員會副主席加米涅夫(Lev Kamenev)和俄共(布)中央委員會委員拉狄克(Karl Radek)——他們是當時蘇聯的最高領導層。

在這封信中,越飛向蘇俄領導人提出三個支持孫文的建議:第一,向孫提供兩百萬金盧布的援助;第二,當孫文開始其「穩操勝券」的北伐時,蘇俄出兵中國將張作霖的軍隊從北京吸引開;第三,在一兩年的時間內向孫文提供十萬軍隊的裝備,以及派出一定數量的專家。

越飛認為,「中國正處於其歷史上一個最有決定性意義的時刻。」越飛向上級表功說,「我的東京之行和我同孫中山的協定,就像對英國人投了兩枚炸彈,讓他們痛得大喊大叫」、「他們在近東和歐洲的行為,迫使我們在遠東採取報復政策。如果情況再有變化,他們還有動作,那麼我們在遠東還會走得更遠。」

越飛認為,中國是蘇俄「輸出革命」的最佳地點,中國可被蘇俄納為「被保護國」:

中國的國家統一和民族解放運動從來還沒有如此蓬勃發展,其勝利也從來沒有如此逼近過。如果中國的民族革命將僅僅依靠我國援助而取得勝利,那就將意味著恰恰是我們把帝國主義打翻在地,我們就將是全世界民族解放鬥爭和殖民地民族革命的守護者。

鑒於此前蘇俄幫助土耳其國父凱末爾(Mustafa Kemal Atatürk)建國、後來凱末爾卻背叛蘇俄的前車之鑒,越飛又向莫斯科保證說:「孫中山遠不是凱末爾,他更加親近我們,是我們的人,也具有更多的革命性。如果我們與他團結起來,他絕對不會背叛我們。中國在世界上的比重無論如何不小於土耳其。難道這一切還不值得那兩百萬盧布嗎?」

此後,蘇俄源源不斷的金錢、武器、顧問來到孫文搖搖欲墜的廣州割據政權。國民黨和共產黨這兩個蘇共的「兒子黨」開始了合作與競爭,中華民國(南京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蘇俄的「僕從國」也先後登場。過去,我常常形容國民黨和共產黨是蘇聯催生的一對「孿生兄弟」,其實更準確地說,國民黨是庶長子,共產黨是嫡次子,蘇俄先扶持庶長子掌權,再讓嫡次子取而代之——這就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期之後民國史的基本脈絡。

Whampoa3
Photo Credit: Unknown@Wiki Public Domain

向左,再向左,結果走進了地獄

為了討扔出肉骨頭的蘇俄歡心,國民黨和共產黨一直在比賽誰更「左」。蔣介石和毛澤東都是現代版的石敬瑭——石敬瑭稱比他小十歲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亞父」,並在國書中稱自己為「兒皇帝」,稱耶律德光為「父皇帝」。我在書中澄清了若干長期被遮蔽的基本事實:《孫越宣言》之後,蘇俄在中國的影響超越西方列強。蘇俄幫助孫文辦黃埔軍校,這所現代軍校表面上屬於國民黨,實際上屬於共產黨。黃埔畢業生先幫助校長蔣介石打下天下,又幫助毛澤東從蔣介石手中奪走國璽。

蘇俄又在中國掀起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而中國的工人運動實際上是「流氓運動」(羅章龍語)、農民運動實際上是「痞子運動」(毛澤東語)。蔣介石得到蘇俄背書,取代胡漢民成為孫文的接班人,唯一的原因就是他比胡漢民更左。而毛澤東戰勝張國燾、王明等黨內挑戰者,成為中共唯一的最高領袖,顯然不是因為毛澤東對馬列主義經典倒背如流,而是因為毛澤東比所有人更心狠手辣。一部民國史,就是一部向左,再向左,結果走進地獄的墮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