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中古騎士錄】法國人聞風喪膽的英國「黑太子」愛德華

【中古騎士錄】法國人聞風喪膽的英國「黑太子」愛德華
Photo Credit: Julian Russell Story@Wiki Public Domain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愛德華的綽號「黑太子」,便是來自法國人把他形容為「可怕的黑王子」(le terrible Prince Noir)。直到現在,當地還存在一曲民謠,歌詞說這地曾經有一個黑色人物,在中世紀時帶著軍隊經過這裡。

天生的戰士

十四世紀時的英國,是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的統治時期。當時在位的英王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 King of England)是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國王之一。在他的統治期間,英國曾發生很多大事件,包括英法百年戰爭拉開序幕、嘉德騎士團(Order of the Garter)的創立和黑死病的爆發。不過,本文要談的主角並不是他,而是跟他同名的兒子——「黑太子」愛德華(Edward the Black Prince)。

根據愛德華三世開創的做法,愛德華被授與威爾斯親王(Prince of Wales)爵位,意味著他正式成為英國王位的繼承人。愛德華的一生都奉獻了給戰場,而他正是英法百年戰爭前半部的主要人物。他之所以被稱為「黑太子」,傳言是因為戰場上的他總是穿著黑色盔甲,是他個人獨有的特徵。但實際上,這是法國人對他的形容所衍生的綽號,源於愛德華在法國眼中的聲名狼藉,因為他在戰場上冷酷殘忍,視人命如草芥。

愛德華出生於西元1330年,從小便被父親栽培成一位戰士。常言道,虎父無犬子,既然愛德華三世如此英明,兒子在他的影響下也能盡顯才能。在中世紀的歐洲,一個懂得馳騁沙場的王子是最理想的國王人選,因此愛德華三世自然很希望這個兒子能在軍事上大放異彩。因此,當愛德華還只是個七歲的孩童時,便已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盔甲,早有隨時出征的心理準備。

英法百年戰爭爆發

當然,對於一個小孩來說,走進真實戰場還不適合。但就在西元1346年那年,機會終於來到了愛德華身上。這年是英法百年戰爭拉開序幕的一年,愛德華當時十六歲。同年七月,愛德華三世帶領的軍隊成功渡過英倫海峽,到達法國的拉烏蓋(La Hogue)。次日,他正式冊封兒子為騎士,示意他的軍事生涯正式開始。愛德華等這天很久了,受封後的他隨即組建了屬於自己的騎士隊伍,並作為先鋒部隊向著法國北部的諾曼第(Normandy)挺進。當英軍到達了索姆河(River Somme)附近,與法國國王腓力六世(Philip VI, King of France)帶領的軍隊狹路相逢,兩軍在附近的一條村莊爆發了衝突。英軍人數只有1萬2000人左右,不到法軍的一半。

英國長弓手是很難纏的。他們在背後不斷射箭到敵軍陣營,持續地騷擾對方。法軍按捺不住,衝向英軍陣營。年輕的愛德華在此時嶄露頭角,他站在軍隊的中間位置,兩側被其他貴族率領的部隊掩護下,帶著部隊與迎來的敵軍作戰,最後成功幹掉對方一名重要將領阿朗松伯爵(Count of Alençon)。

雖然愛德華年紀輕輕便如此勇猛,但對他此戰的批評卻接踵而來。有人說,愛德華雖然打倒了對方一員大將,但卻在作戰中被敵人弄丟了戰旗。也有人說,愛德華過於個人主義,把自身陷入危險之中,被敵人埃諾伯爵(Count of Hainault)抓著跪低,最後他的戰旗手-嘉德騎士理查・菲茨・西蒙爵士(Sir Richard Fitz-Simon)將他救出,突圍時還要垂下戰旗保護他。戰旗在中世紀歐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垂下戰旗在當時被視為嚴重的軍紀違規。

愛德華初戰備受批評,戰報返回愛德華三世手裡,說他作戰失利,要求援兵。不過,愛德華三世卻十分信任這個親手培育的兒子,為此他說了一句著名的說話:「讓這孩子贏取屬於他的長矛。(Let the boy win his spurs.)」不過,作為父親他最後還是派了二十個騎士前往支援愛德華。當他們來到了愛德華身處的地方時,才發現愛德華跟他的士兵們,正倚仗著盾牌和劍休息中,剛成功抵住了法軍的攻擊。這一役,便是「黑太子」愛德華的成名初戰:克雷西之戰(Battle of Crécy)。

經此一役後,愛德華的名聲大振。他在克雷西之戰中殺死了支援法國的波希米亞國王約翰一世(John I, King of Bohemia)。相傳他為紀念此事,在個人徽章上擅自加了三根羽毛。他這個做法,成為了後來歷代威爾斯親王冠徽中的特徵之一。不過,這行為在當時來說卻違反了騎士應有的精神。曾經有編史官記載,當愛德華三世知道此事後,找來這位兒子,然後問他究竟是為了什麼而作戰。「黑太子」愛德華當時一言不發,臉露慚愧的神情。不過,這可能只是編史官為他洗白的說法,因為如果他真會因為自己的行為而慚愧,那就解釋不到他後來的處事作風。

The_Black_Prince_of_Crecy
望著波希米亞國王約翰一世屍首的黑太子愛德華|Photo Credit: Julian Russell Story@Wiki Public Domain

溫奇爾西之戰

克雷西之戰後,英法兩國雙方簽了停火協定,不久後在黑死病爆發下,戰事要到西元1350年夏天才重新開始。本來,愛德華三世想把自己的女兒喬安(Joan of England)嫁去卡斯提爾王國(Kingdom of Castile),與之建立同盟,以達成包圍法國之效。可天不從人願,喬安卻死於瘟疫,聯姻計劃最終無法達成。法國卻以此事來一記順水推舟,反過來引導卡斯提爾王國派遣艦隊前往英倫海峽侵擾英國船隻。

西元1350年夏天,英國艦隊於三明治(Sandwich)集結,不久後在溫奇爾西(Winchelsea)與卡斯提爾艦隊打起來,愛德華三世和黑太子也親自在這場戰役中上陣。與其說這是一場海戰,不如說這是一場「登陸戰」。英軍船隻主動衝擊卡斯提爾船隻,與之碰撞後便一湧而上登上卡斯提亞船隻作戰。愛德華三世成功奪取了一艘卡斯提亞船隻,而黑太子奮勇作戰後船隻沉沒,最後被弟弟約翰救起。結果,卡斯提亞艦隊損失慘重,他們在黎明時撒退,部份士兵被英軍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