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採荖葉到小麵攤起家,來自越南的她如今表示「台灣真的很幸福!」

從採荖葉到小麵攤起家,來自越南的她如今表示「台灣真的很幸福!」
Photo Credit : 民進黨婦女部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5年前,白惠初到台灣,當時,台東沒有任何工作願意雇用外籍女性勞工,除了看護和採荖葉這樣需要大量勞力的工作,為了生計,白惠捲起袖子投入採荖葉(用來包檳榔)、排荖葉,一點一滴存起辛苦錢。

採訪捕手:黃莉雅

沿著山景美不勝收的台九線騎到知本,彎進被農田環繞的隱密小巷裡,一間大受台東大學學生歡迎的越南河粉店,隱藏在這人情味濃厚的小鎮中。

一位頭髮紮起公主頭的越南母親,有著透徹的雙眸,卻含著複雜的眼神,用心熬煮家鄉味湯頭。忙碌的手停不下來,一邊準備待會兒要用的食材,一邊向我述說青少的記憶。

吳氏白惠家中有四個姊妹,排行老大,當初來到台灣,是為了替最先嫁到這塊土地的二妹出一口氣。越南婦女嫁到台灣來,不見得每個都過得辛苦困頓,卻也不是都很幸運可以享受安穩幸福,白惠的二妹就是不幸運的其中一位,婆家又或是丈夫對待她的方式,並沒有讓一位異鄉人感受到該有的溫暖。擔心二妹的白惠因為這個契機,下定決心要來到這裡,不同於二妹,白惠嫁入的家庭沒有虧待她,但由於嫁給高齡丈夫,白惠在5年前就守寡了。

「通常嫁到這裡來的女生,就是想賺錢,因為在越南生活太辛苦了。」回憶到這裡,原來手上的工作沒有停止過,白惠卻在此刻停下來嘆了口氣。

白惠低沉的語調長談,台灣的婆婆都認為越南婦女嫁到這裡,是為了把錢寄回家鄉,但這是不爭的事實,為了賺錢,她們離鄉背井,來到這裡當弱勢的外國人,替迎娶她們的先生們傳宗接代。

在越南多半是做農,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讓親愛的孩子升學,無可奈何下,必須強求孩子們在高中時期就投入工作,白惠的家庭也是這樣的貧困。從吃番薯籤配少許的米飯,到現在白飯吃到剩下來,甚至能選擇其他多樣食物填飽肚子,不需要煩惱自己的孩子沒辦法上學,也不用擔心生病沒錢看醫生,她認為現在的生活已經使她很滿足了。她如同一個人生導師,肯定且認真的告訴我「台灣真的很幸福!」

「沒錢開店,我必須存錢。」白惠用手上攪拌醬料的長筷子,比劃著自己煮食的工作檯。

18359147_1870833076284346_69845124960713
Photo Credit : 民進黨婦女部
白惠的雙手佈滿老繭,每一道食物都是靠著自己的手臂辛勞,才能熬出美味。

15年前,白惠初到台灣,當時,台東沒有任何工作願意雇用外籍女性勞工,除了看護和採荖葉這樣需要大量勞力的工作,為了生計,白惠捲起袖子投入採荖葉(用來包檳榔)、排荖葉,一點一滴存起辛苦錢。從小麵攤起家,歷經一次的店面搬家,才能擁有今天這家滿足饕客胃口的越南美食店。

「凡事都要用心,用心就會讓事情圓滿」是白惠堅守的原則,也是她經營家鄉味道的不二法則。每一塊紅燒牛肉,都是用自己的手臂舉起筷子攪拌、醃製;每一種配料,也都是親手調製。白惠自認龜毛,不親自動手,她不好意思賣給客人吃。

我認為,白惠有一種魅力,會讓人願意等待她說話,希望看見她的笑容。一碗物超所值的越南河粉,摻雜辛酸的過去與幸福的感受,我想,白惠這種深刻的體會是知足最好的教課書。

29744405_1870832699617717_60696484577263
Photo Credit : 民進黨婦女部
此為白惠煮出的越南牛肉河粉,湯頭的鮮濃,以及肉的扎實,可以吃出白惠的用心和心意。

本文獲民進黨婦女部─新島嶼故事捕手計畫授權刊登,原文請見此

知本三姊妹越南美食地點:台東市知本路三段121-211號/電話:0911879256

捕手介紹:我嚮往當一位旅行作家,很想實現一個能力可及的計劃,便是在旅行中與他人建立緣分。聽故事不只是傾聽和了解,也是讓自己有一次感受與珍惜的機會,我想一位異地旅行者,不熟稔的樣貌也許能貼近異國人,因此成為捕手。也想將遇見至結識的過程透過文字的書寫記錄下來,也讓旅行途中的美好畫面透過快門進入我回憶的景深。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杜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