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當代傳奇劇場行政總監林秀偉:肺炎疫情下的重擊,劇團的變與不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代傳奇劇場原本今年要在第48屆香港藝術節演出由藝術總監吳興國和上海崑曲名家張軍連袂登台,以京崑藝術詮釋莎士比亞同名劇作的《凱撒》。卻因為肺炎疫情的關係不得不取消。為此,特別專訪當代傳奇劇場行政總監林秀偉,聊聊表演藝術團隊是如何面對當下的衝擊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Cowards die many times before their deaths; The valiant never taste of death but once.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凱撒大帝》
拜訪當代傳奇劇場行政總監林秀偉的時候,劇團的幾位青年演員正在林秀偉於臺北市中正區的舞蹈教室排練。3月下旬起,新北市政府宣佈轄下公共場館持續閉館,包括當代傳奇劇場進駐的板橋435藝文特區,當代傳奇劇場進而無法使用自身在園區的排練空間。「現在他們練功、排練就只好先到我的舞蹈教室這邊」林秀偉提到「只是說這裡晚上還有課程」,總是不像往常一樣方便。

當代傳奇劇場原本今年要在第48屆香港藝術節演出由藝術總監吳興國和上海崑曲名家張軍連袂登台,以京崑藝術詮釋莎士比亞同名劇作的《凱撒》。原定3月中旬於香港首演,國內首演則排在六月的臺中國家歌劇院,現在卻因為新冠疫情的關係不得不取消。「但是我們團裡的年輕演員,我們也不希望就這樣虛耗他們的時間」因此還是固定安排年輕演員的課程、練功進度。

成立於1986年,由國家文藝獎得主吳興國帶領一班青年京劇演員創立的當代傳奇劇場,三十餘年前以一齣京劇改編莎翁《馬克白》的《慾望城國》驚動臺灣戲曲界,打開臺灣新編京劇的嶄新扉頁。以京崑戲曲藝術詮釋東西方文學經典,並融合現代舞、流行樂、音樂劇等跨界形式,巡演足跡跨越近20國,是國內新編戲曲的指標品牌團隊。
《凱撒》是當代傳奇劇場睽違兩年的全新創作,卻不巧與現在一片焚燒的新冠疫情撞個正著,從二月初香港藝術節宣布取消,到三月國內爆發的NSO客席音樂家染疫事件,表演藝術界呈現雪崩式的逐步停擺,《凱撒》的首演也就一口氣從3月延到9月。而在疫情發展瞬時萬變的時候,演出該不該延?製作進度、行銷期程該怎麼調整?每一個決定都是跟時間賽跑。「我們幾乎是第一時間聽到這個消息,就決定(六月)不要演了,有點自我了斷的感覺」林秀偉自嘲。
在NSO-Brett事件爆發後,各界還在討論梅花座怎麼排、六大指標怎麼做的時候,當代傳奇劇場便於一周內決定六月於臺中國家歌劇院的國內首演先行取消「而且當時歌劇院其實也很坦白的說可能到時候政府還是說不能辦,那我就想我為什麼要等你『到時候』?」
當然演出延期仍是一個沉重的決定,除了已投注的製作或行銷資源、期程改動所衍生的行政成本之外,同時也牽涉了整個劇團的營運步調。而作為香港藝術節委託創作節目,《凱撒》第一個面臨的挑戰就是製作費的短收「《凱撒》的製作費非常龐大」影像、科技技術、音樂都已經完成好一部份,我們在上海都已經找了音樂家完成錄音供藝術家排練時使用。

「這樣下來都要花到800到1000萬的製作費」林秀偉提到「我們本來是預計三月中旬香港藝術節演出,那其實在三月初幾乎所有東西(音樂、服裝、佈景……等)都做完了,很多款項都準備要付了,那目前演出延期了,香港藝術節只支付了第一期的款項,剩餘的費用要到2021演出結束後才會撥款。本來五月上海也有邀演,也會負擔一部份的製作費。,那現在也取消了。」意即已產生的節目製作費,有大半部分要等到2021才能回收。幾百萬的資金缺口目前仍待紓困政策的協助。

疫情牽動國際情勢,演出計畫大搬風
而演出延期除了造成已經消耗的成本無法即時回收、劇團要重新規劃演出製作期程之外,對《凱撒》這麼一齣全新製作而言,如何在首演便創造成功的話題與迴響,爭取國內外更多的邀演機會,同樣是一個重要的功課。香港藝術節不是唯一一個取消的國際藝文盛事,百年歷史的英國愛丁堡藝穗節(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月初宣布取消,震驚國際藝壇;原定六月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主辦,國際表演藝術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ISPA)年會亦考量疫情影響而宣布取消今年的年會。
《凱撒》作為當代傳奇劇場的新作,原本要趁六月ISPA年會時邀請與會成員至臺中國家歌劇院欣賞國內首演,再算上因香港藝術節取消的場次,等同於一次失去兩個向國際策展人及藝術總監展現作品的交流機會。「其實我們去年十月在上海國際藝術節已經做過一個DEMO的演出了」林秀偉提到「當時ISPA的人(各國的藝術經紀、策展人等)也在上海欣賞過這個節目,原本也邀請它們6月來欣賞(臺中場),但是因為疫情他們也來不了。」。
同時,節目延期也勢必會壓縮藝術節的未來檔期。意即,要將2020的展演順延至2021,勢必會與原本就規畫於2021執行的節目互相擠壓,就藝術節主辦方的角度來看有其行政上的困難,做為邀請團隊也難免會擔心自己的檔期能否照計畫執行。

因此,林秀偉特別感激香港藝術節在處理節目異動上的誠意和效率「香港藝術節的節目總監本來就很欣賞吳興國和張軍,他們其實第一時間就和我們確認說,保留到明年一樣的時間方不方便,之後新的邀請函馬上就寄來了。」
而即便是尚未取消或是2021年的演出規劃,考量現在各國政府都在為了各自的防疫功課焦頭爛額,現在也不可能再就演出規劃、製作費用、檔期時間等合作細節多作洽談。「我們本來也正在跟智利、羅馬尼亞、上海、紐約談邀演,現在也停了。我們寄信過去幾乎都是問候,也不太能再去談演出的事,畢竟現在各國(疫情)都很艱難,你還要跟人家談演出費多少還是怎樣的話,我覺得是很不禮貌。所以你最多就是抱著一個開放的態度,然後一個關懷的角度。」
Tags: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