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防疫」逐漸失守,芬蘭的公衛戰場還缺了什麼?

「佛系防疫」逐漸失守,芬蘭的公衛戰場還缺了什麼?
Photo credit: @陳煥雅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初期謹慎防疫,遠勝過後來的亡羊補牢,這回歐美防疫就是敗在最初的輕忽態度。本來擁有地理位置邊陲、人口密度低等一手好牌的芬蘭政府,卻因為輕忽病毒嚴重性,差點釀成大災禍。

文:陳煥雅

正當全世界紛紛發起模仿芬蘭的「1.5公尺距離」對抗「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的運動之際,在日常生活一向冷靜守規矩,保持「芬蘭式社交距離」的北國芬蘭,在這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真的安全無憂嗎?

根據芬蘭阿爾託大學、芬蘭氣象研究所、VTT技術研究中心和赫爾辛基大學最新的聯合研究,指出咳嗽或打噴嚏射出的微小液體會懸浮在空氣數分鐘。美國MIT研究也指出,噴出液體最長距離可達8公尺,目前1.5-2公尺的安全距離並不夠

全球最年輕總理的第一場仗,成果不盡完美

初期謹慎防疫,遠勝過後來的亡羊補牢,這回歐美防疫就是敗在最初的輕忽態度。本來擁有地理位置邊陲、人口密度低,以及一向保持社交距離等一手好牌的芬蘭政府,卻因為輕忽病毒嚴重性,差點釀成大災禍。

由全世界最年輕女總理──馬林(Sanna Marin)所領導的芬蘭政府團隊,上任後打的第一場戰役並不如預期,也反映多數芬蘭人對於防疫看法,還是「那不過是比較嚴重的流感罷了」的態度。讓少數芬蘭人和我們旅居在此的台灣人與亞洲人,搖頭直呼不可思議。

Tyg4mqWH_20200428
Photo credit: @陳煥雅
醫院護士們定期消毒,以降低病毒存在風險(Photo credit: @陳煥雅)
0aUaDgG4_20200428
Photo credit: @陳煥雅
醫院將所有紙本的宣傳物移走,減少病毒停留在物件上的機會(Photo credit: @陳煥雅)

依據芬蘭健康福利局(THL)4月21日的最新報導,數據顯示就芬蘭人口(554萬3233人)而言,目前已完成6萬1800份的新冠肺炎測試,其中4014例感染,死亡數141人。平均每10萬居民中,有72例確診病例。疫情集中於大赫爾辛基首都地區,在歐盟中尚屬疫情較平和的國家。

根據芬蘭國家衛生和THL的估計,實際感染人數可能高出20-30倍。目前,只有重病、高危人群和社會衛生工作者正接受檢測,沒有足夠的試劑給每個人檢測。

抵擋首波疫情,守不住歐洲邊境的隱性擴散

一月底爆發新冠肺炎傳染時,因流行地距芬蘭甚遠,加上芬航在初期便機警地縮減大部分的中國航線,因此僅有一例中國至北芬蘭拉普蘭區的武漢遊客境外移入,成功防堵第一次大傳染,卻躲不過下一波病毒侵襲。

原因在於擴散至歐洲的新冠病毒變異得更加強大,不分年紀重症病患比例增加。許多無症狀感染者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持續將病毒傳染給更多人。

二月中旬正好是芬蘭的滑雪假,許多芬蘭人都至西班牙、義大利避寒度假,許多從重災區──北義回來的芬蘭人已感染,再加上多數歐洲政府輕忽新冠病毒的傳染性,只要求國民洗手卻不鼓勵戴口罩;甚至在北義傳出嚴峻疫情時,芬蘭機場也沒有為返國的旅客進行檢疫,就放任他們返家自行隔離更沒有進行任何公共衛教,錯失防疫黃金期。

這些旅客中有兩位婦女身體極度不適,且自行到醫院進行檢測。然而,這段期間他們的家人都在外頭自由活動,果不其然,隔沒多久全家都呈現陽性反應。

芬蘭政府這才開始警覺,但檢疫和防疫的態度依舊鬆懈,同時過於信任人性。最讓人詫異的是,居家隔離也執行得不徹底,檢驗陽性者在家隔離,而陰性的家人卻繼續去上班,完全是考驗人性的策略。短短一個多禮拜就擴散累積40個確診個案,造成數百人在家隔離、學校關閉。

芬蘭政府意識到事態嚴重性後,陸續推出各項便民的服務,舉如:新冠病毒諮詢專線116、117、駕車得來速「Drive in」檢驗通道,疫情進一步惡化時也會減少或關閉首都的大眾運輸系統等措施,為得就是快點挽救失控的疫情。

疫情告急,芬蘭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芬蘭當局自二月中旬至三月上旬這段期間,針對疫情喊出的「我們準備好了」,其實根本漏洞百出。從承認需要改進,再至蓋牌不驗輕症,希望將醫療空間留給重症及70歲以上的老人,類似整個歐洲「佛系防疫法」的縮影。

延宕至3月16日,芬蘭政府終於宣佈進入國家緊急狀態,訂立了19項緊急立法:禁止10人以上聚會、關閉各級學校並採遠距教學,關閉公共娛樂設施、關閉疆界、鼓勵企業員工在家工作等。並依國家緊急狀態法公布:政府投入50億歐元經費以支持企業,以及對市政、社會和醫療保健費用的紓困支持,芬蘭防疫才總算跟上腳步。

這期間芬蘭人民歷經恐懼不安、搶購囤積衛生紙與乾貨,甚至有不肖人士假藉新冠肺炎調查,向老人詐欺2000歐元的社會案件。

2lyvmhiU_20200428
Photo credit: @陳煥雅
許多商店也在門口貼上暫停營業的公告(Photo credit: @陳煥雅)

至今芬蘭防疫仍缺乏「主動積極性」。現任芬蘭總統紹利・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ö)在三月底,禁不住公開發表一篇名為「Nyrkin」的諫言信致總理馬林,信中強調芬蘭政府應盡速組織「COVID-19專業危機小組」查明問題所在、獲取資訊、收集公共和私人專業知識。並彙報給政府,讓政府能並提出因應措施。

疫情失序:「防疫」 vs. 「隱私」哪項更重要?

疫情擴散的主因,可以歸咎有許多不遵守政府緊急動令的民眾。不顧公共聚會之限令,執意前往渡假勝地旅遊,造成群聚感染;甚至更有拒絕服從國家緊急限令的叛逆老人們。

fCuwew3x_20200428
Photo credit: @陳煥雅
即使許多商店因為疫情關閉,還是有不少人在廣場上的露天帳篷外享受咖啡(Photo credit: @陳煥雅)

這些光怪陸離的現象,都不是我先前認識的芬蘭,但居然全在我眼前發生。不僅芬蘭如此,而是全歐洲都呈現這種失序狀態。

近期芬蘭交通部長提出透過電信app,追蹤新冠肺炎感染者以作為防治措施的根據,在追求個人隱私的芬蘭當然引起民眾申訴。儘管國家安全總長強調此舉沒有違法,但對於沒有經歷SARS事件的芬蘭民眾,由於沒有經驗才輕視這個看不見的敵人──病毒。同時「公民自律」與「獲得正確資訊」,在這場世界公衛保衛戰上顯得格外重要。

FvW7Zipu_20200428
Photo Credit : 英語島雜誌
芬蘭政府透過手機簡訊,讓民眾可以即時收到緊急限令等資訊。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