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眼中盯】韓國瑜最終戰法:罷韓團體聲量愈大,罷免成功機率愈渺茫

【關鍵眼中盯】韓國瑜最終戰法:罷韓團體聲量愈大,罷免成功機率愈渺茫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韓國瑜的最終戰法,就是要讓高雄人覺得執政者好亂,覺得罷韓者好煩,只要以「依法行政感謝指教」為前提,就能讓罷韓團體大聲的罵,聲音越大越強越難聽,韓國瑜的潛在支持者就可能會回想起2018年他們投韓國瑜的情境,讓中間派不去投票,挺韓派出門投反對票。

前幾天同事做圖時,問我挺韓與罷韓的說詞和標語,分別有哪些。

罷韓不難,0606、光復高雄、保衛台灣等等,隨便想就一大堆,不過挺韓的我好久都想不出來,上網查了一下,只在一個文宣裡看到「清廉好市長」這句話,估計是設計來對比被認為很多弊案的前市長陳菊。

但是單用這五個字,真的就能凝聚韓國瑜的支持者嗎?

不管支持或反對罷免的陣營,都需要凝聚的理由

在一般選舉,候選人催票不外乎就是強調「自己的好」或「對方的壞」,而後者在台灣的選舉似乎更加有用,因為對立越高,就越能確保自己的潛在支持者都出來投票。2020年總統大選前兩方人馬在選舉史上幾乎前無所有的拉扯,也就是造成總投票率高、蔡英文得票衝破歷史紀錄、韓國瑜被罵翻但總票數比四年前朱立倫還高的一大原因。因為兩方都怕輸,怎麼樣都要出來投票。

罷免的時候,戰術就會有些不同。以現在「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的四分之一以上」的規定,對在位者最理想的狀況就是讓整個活動無聲無息,最好總投票率都沒到四分之一,低調下莊。

但即便這樣操作,兩方陣營仍需要為支持者找凝聚的理由。回想2017年黃國昌那次罷免,安定力量有一個大大的「反同婚」蓋在表面說的「黃國昌不照顧選民」之上,挺國昌的也有「避免保守派擴張」的高尚動力來保護「好立委」。

19958954_459405531101523_149563443855185
Photo Credit:罷免黃國昌

所以說要不要罷免黃國昌,兩派真正的戰鬥對象是安定力量和同婚戰場,敵人明確,動員自然容易,壁壘分明。

但韓國瑜這一次,好像就沒有那麼清晰。

將韓粉激出來的方式:讓高雄人回想起2018年的自己

反韓的那一方有各種充分理由論述,包括上任兩年還沒讓高雄發大財、愛情產業沒有鍊起來、或是幫陳其邁報仇等等。

如果這樣想的人只是少數,那韓陣營也可以冷處理、不動員、讓他們自己嗨,投了沒過即告終結,問題是從TVBS在2月做的民調開始,大多數民調都指出57萬的罷韓門檻將被超越。當然韓陣營也還在觀望,但在篤定反對票門檻一定會過的那一天,他若想把高雄市長做好做滿,就只能催出韓粉,讓反對罷免的票數超過支持罷免。

而達到這個目的最有效但也最「負面」的方式,就是讓高雄人回想起來2018年民進黨的樣貌,讓高雄人因為「討厭民進黨」這五個兩年前琅琅上口的字,再支持一次韓國瑜。

當時討厭的是什麼?用韓粉的口吻說:執政蠻橫、弊案百出、把高雄理所當然看作自己的。

這些痛點,在疫情前期因為防疫單位的出色表現,加上陳其邁選後人在中央仍勤跑高雄,讓民氣一時沒有目標來氣氣氣氣氣,但隨著紓困造成的爭議增加,加上520內閣改組後,陳菊去監察院、陳時中可能移位、形象好的鄭麗君可能要下野等等,對於內閣與民進黨用人的負面討論可能會逐漸增加,紓困期間造成的民怨,也可能得罪一些庶民基本盤,讓他們想起2018年那個憤怒的自己。

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前右)8日在旗山區舉行大型造勢晚會,現場聚集大批支持者熱情相挺,他也允諾當選後將全力拚經濟,讓高雄萬商雲集。
Photo credit: 中央社

罷韓團體的聲音愈大,罷韓成功的機會可能愈渺茫

韓國瑜的最終戰法,就是要讓高雄人覺得執政黨好亂,覺得罷韓者好煩。

在這樣的思維下,只要合乎法條規章上規範能說自己「依法行政感謝指教」,從中選會到罷韓團體的各種行為和宣傳,韓辦團隊和高雄市府一定要去拆去卡,讓罷韓團體大聲的罵,因為他們罵的聲音越大越強越難聽,在韓國瑜潛在的支持者耳中,就越會回想起2018年他們投韓國瑜的情境。

在罷韓的最後幾個禮拜,罷韓相關的人物和機關動作愈大,愈可能讓中間派不去投票,把挺韓派通通激出門投反對票,罷免韓國瑜失敗的可能性,也就愈來愈高。

因為雖然在同溫層內看起來,台灣的反動進步勢力人數眾多、聲音壯大,但千萬別低估那群把「穩定」放在第一要位的「善良單純台灣人」,更別忘了當初韓粉的風潮,就是從那裏蔓延開來的。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