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團隊就位:蘇嘉全接總統府秘書長,大黑馬顧立雄出任國安會秘書長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另外,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也將出任總統府發言人一職,將是第一位原住民族出身的總統府發言人。
520前人事安排緊鑼密鼓,總統府、行政院今(18)日公布最新人事,前立法院長蘇嘉全出任總統府秘書長,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出任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原任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出任海基會董事長,國安局長邱國正留任;行政院發言人Kolas出任總統府發言人。而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秘書長李孟諺、副秘書長何佩珊,以及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將留任。
(中央社)第15任總統副總統20日將就職,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今天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公布520後新人事。
- 前立法院長蘇嘉全接棒陳菊,擔任總統府秘書長
黃重諺指出,新任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歷任立法委員、屏東縣縣長、內政部長、農委會主委、立法院長,從政資歷豐富,對於各項國政事務也有深入認識,未來將可以協助總統在相關事務,特別是社會溝通的推展。
《中央社》報導,2012年總統大選,蘇嘉全擔任蔡英文的總統副手,蔡英文選戰落敗後成立小英教育基金會儲備能量,並擔任董事長,蘇嘉全也名列董事名單。蔡2016年當選總統後,蘇嘉全成為首位民進黨籍的立法院長,可見他在蔡總統眼中的份量。
在蘇嘉全任內,立法院通過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年金改革修法、同性婚姻立法等多項重大法案,他主持朝野協商,扮演關鍵角色。

-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大黑馬出任國安會秘書長
新任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顧立雄,除了是國內知名律師,長期專注人權關懷,歷任立法委員、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學經歷俱優。
黃重諺說,現代國家安全事務浩繁,橫跨諸多領域,特別包括金融、經濟安全等也是當前國安領域重要事項。蔡總統邀請顧立雄擔任此工作,主要考量顧立雄具備的3項特質,豐富的法律專業,處理國安事務需要健全的法律基礎;系統整合的能力,顧立雄在金管會的領導已經證明;第3是總統的信任與默契。
他指出,蔡總統希望借重顧立雄的長才,在未來襄助各項國家安全事務的辦理,相信以顧立雄在金管會的歷練及表現,有能力領導一群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並且突破框架把問題解決。

- 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轉戰海基會董事長
原任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的李大維,將出任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黃重諺表示,李大維是聲望卓著的外交家,長期以來在國際事務、外交工作的推動有傑出表現,擔任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以來,對於各項包括國際、兩岸、國防等國安事務的推展上,更有卓著貢獻,聲望卓著。未來,總統希望借重李大維豐富的經歷與人望,領導海基會在兩岸交流事務的更為進展。

國家安全局局長部分,由現任的邱國正留任。黃重諺表示,邱國正有完整的軍事資歷,過去在軍中以「治軍嚴謹」聞名,也是台灣第一位獲選列入「美國陸軍戰爭學院名人堂」的將官。蔡總統肯定邱國正過去這段時間以來的表現,也期許邱國正繼續在崗位上努力,帶領國安局因應種種國安挑戰。
- 轉任總統府發言人,KolasYotaka準備拿下「府院黨三鐵」紀錄
另外,黃重諺表示,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將出任總統府發言人一職。他說,Kolas歷任賴清德、蘇貞昌兩任行政院長的發言人,過去擔任過桃園市政府原民局長、立法委員,歷練過地方與中央,熟悉原民及各項議題,也有豐富的國際事務經驗。除了是第一位原住民族出身的行政院發言人,她也將是第一位原住民族出身的總統府發言人。
總統府現有4位發言人,黃重諺、張惇涵、丁允恭及張文蘭。
Kolas Yotaka隨後在臉書發文表示,過去4年,前半段她在立法院度過,期間擔任中央黨部發言人,後半段在行政院擔任行政院發言人,現在要到總統府繼續當發言人,「府院黨,好,準備拿下三鐵紀錄!」

- 陳其邁留任副院長,唐鳳等政院7政委也全留任
行政院長蘇貞昌啟動內閣人事徵詢,政院幕僚今天表示,蘇貞昌任命行政院顧問兼任院長辦公室主任黃致達轉任政務委員,而政委林萬億、吳澤成、張景森、鄧振中、龔明鑫、羅秉承及唐鳳等人繼續留任,另一席政委則視行政團隊組成新隊形後,再邀請優秀人才加入。
此外,政院幕僚今天表示,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秘書長李孟諺、副秘書長何佩珊,以及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留任。
幕僚指出,陳其邁在副院長一職上表現非常辛苦、稱職,對於蘇貞昌指示的工作都使命必達。希望陳其邁能以其醫療與公衛專業,在後疫情時代,繼續在執政團隊貢獻。

- 關係台美關係的「台美事務委員會」,WTO副代表楊珍妮出任主委
520前人事安排緊鑼密鼓,政院幕僚今天表示,台美事務委員會主委由現任駐世界貿易組織(WTO)副代表楊珍妮擔任,原主委林良蓉執政團隊另有安排。
美國依據1979年台灣關係法的規定,成立美國在台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AIT),作為執行美國政府與台灣相關事務的代表機構,台灣相應於同年設立「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作為AIT的對等機構。
去年5月,為明確反映台灣處理對美國事務代表機構的工作內涵,經與美方充分協調溝通,決定將「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象徵台美關係緊密。

楊珍妮(右)去年出席經濟部金貿獎頒獎典禮與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感恩之夜,與經濟部政務次長王美花同台(中)。
行政院蘇貞昌新內閣名單
內閣成員 | 新內閣 | |
副院長 | 陳其邁 | 留任 |
秘書長 | 李孟諺 | 留任 |
副秘書長 | 何佩珊 | 留任 |
發言人 | Kolas Yotaka | 轉任總統府發言人,由丁怡銘接任 |
政務委員 | 林萬億 | 留任 |
政務委員 | 張景森 | 留任 |
政務委員 | 鄧振中 | 留任 |
政務委員 | 羅秉成 | 留任 |
政務委員 | 唐鳳 | 留任 |
政務委員 | 龔明鑫 | 留任(兼新任國發會主委) |
政務委員 | 吳澤成 | 留任(兼任工程會主委) |
政務委員 | 黃致達 | 新任(兼任行政院顧問兼院長辦公室主任) |
內政部 | 部長徐國勇 | 留任 |
外交部 | 部長吳釗燮 | 留任 |
財政部 | 部長蘇建榮 | 留任 |
教育部 | 部長潘文忠 | 留任 |
經濟部 | 部長沈榮津 | 留任 |
交通部 | 部長林佳龍 | 留任 |
衛福部 | 部長陳時中 | 留任 |
勞動部 | 部長許銘春 | 留任 |
文化部 | 部長鄭麗君 | 不續任,由李永得接任 |
科技部 | 部長陳良基 | 不續任,由吳政忠接任 |
國防部 | 部長嚴德發 | 留任 |
國發會 | 主委陳美伶 | 不續任,由龔明鑫接任 |
環保署 | 署長張子敬 | 留任 |
農委會 | 主委陳吉仲 | 留任 |
原民會 | 主委夷將・拔路兒 | 留任 |
原能會 | 主委謝曉星 | 留任 |
金管會 | 主委顧立雄 | 不續任,由黃天牧接任 |
客委會 | 主委李永得 | 不續任,由楊長鎮升任 |
僑委會 | 主委吳新興 | 不續任,由童振源接任 |
陸委會 | 主委陳明通 | 留任 |
退輔會 | 主委馮世寬 | 留任 |
海委會 | 主委李仲威 | 留任 |
故宮 | 院長吳密察 | 留任 |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 蘇嘉全接總統府秘書長 顧立雄任國安會秘書長(中央社)
- 中央地方歷練完整 蘇嘉全入府折衝協調(中央社)
- 陳其邁留任 蘇貞昌辦公室主任黃致達轉任政委(中央社)
- WTO副代表楊珍妮 接掌台美事務委員會(中央社)
責任編輯:黃筱歡
核稿編輯:楊士範
Tags:
綠能x數位,科技助攻水產養殖產業升級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水產養殖結合太陽光電是一種創新的經營模式,讓漁場除了既有的漁獲外,更能提供綠電創造額外收益,國內更有漁場順勢導入數位工具管理養殖環境,持續提升水產質量。我們可以看到,數位與能源的雙軸轉型正在養殖漁業發生。
糧食生產是農漁業的主要功能,順應環境選擇不同的作物與耕種策略,是農漁民智慧的累積,臺灣的農漁業實力更是享譽國際。然而,由於整體產業結構轉型、生活型態轉變,傳統看天吃飯的一級產業,較不容易成為新世代就業的優先選項,如何在現有產業基礎上創造新商機、吸引年輕人返鄉,是各界都在思考的課題。
近年來,各國政府致力推動再生能源以實踐減碳,在不同場域、建物等結合光電開發的複合式發展模式,成為兼顧空間利用效率、提高單位面積產值的創新解決方案,這樣的趨勢正在農漁業現場發生。
農漁業結合光電創造附加價值
農電共生可提供自給自足的再生能源,還能保護農作物免受極端天氣影響,提高生產韌性,多餘的電力也可以躉售,提升農民收入。著眼於光電帶來的附加價值,越來越多國家看好農業結合太陽光電的發展潛力,德國、日本已有多個果園結合太陽光電從事農電共生,法國也實驗在成列的葡萄藤上安裝太陽光電模組。
不只農業,國際也開始出現結合水產養殖與太陽光電的漁電共生。例如美國切薩皮克灣(Chesapeake Bay)發展出太陽能牡蠣生產系統,不僅實現綠電自發自用,漁產收穫量更高達傳統養殖場的45倍;而在養蝦大國越南,也開始執行養蝦場結合太陽能發電的漁電共生計畫,為養殖場提供穩定電力並帶來漁獲,一舉兩得。

數位轉型為漁電共生添助力
漁電共生是利用漁業養殖場域結合太陽光電設置,期能改善生產環境、增加漁民收益,創造土地多元利用,是臺灣積極推動的重要政策方向之一。不過其他國家與臺灣的漁電共生開發型態不太一樣,其他國家多以沿海鋪設水面型光電為主,臺灣的漁電共生則採用室內養殖場搭配屋頂型光電,或室外魚塭搭配立柱型/水面型/塭堤型光電設備,近年來在許多漁民與光電業者的努力合作下,這樣的複合式土地利用模式逐漸展現效益。
不同養殖物種的環境需求不一,漁電共生導入的過程須經磨合,運用魚塭上方架設太陽能板,冬天防寒害、夏天助降溫,並配合不同物種的習性調整投料策略,同時結合數位環境監控系統調節養殖環境,進而達到提高漁獲收益之積極目的。

光電開發帶來的效益,也讓原本衰頹的產業地景重現生機,例如位於臺南七股的日運案場,原本是高鹽度的廢棄魚塭地,在養殖專家與在地青年的協力下,透過微生物、益生菌來控制池水,搭配AI數位化儀器監控養殖過程,持續累積養殖數據建立資料庫,烏魚、虱目魚、白蝦的混養模式已多次收成;四鯤鯓漁電共生案場過去同樣是廢棄魚塭,改建為室內型漁電共生案場後,能精準控制環境變數以從事精緻養殖,已成功育成一尾重達30克以上的白蝦。
由於漁電共生帶來的效益逐漸獲得認同,有別於過去多為光電業者發起的開發模式,最近也出現由漁民發起的漁電共生規劃,例如茄萣區不少養殖戶視漁電共生為吸引青農返鄉的契機,積極爭取納入漁電共生先行區;目前採用塭堤型與立柱型的光電設施,養殖的虱目魚也已開始收成。

養殖漁業正在實現數位與能源的雙軸轉型
數十年來漁民的養殖專業與經營視野,讓臺灣水產養殖產業在國際上向來有一席之地,但近年來確實也面臨產業結構轉型、從業人口老化凋零的挑戰;如今結合光電的漁電共生模式,讓原本看似傳統的一級產業開始蛻變,養殖模式、經營模式、商業模式不斷創新,也吸引更多青年關注與投入;臺灣養殖王國的美名,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將藉由數位與能源的雙軸轉型,再次展現耀眼光芒。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