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召開「一日國會」史上最短:國家元首再認證慕尤丁為首相,馬哈迪提不信任動議落空

大馬召開「一日國會」史上最短:國家元首再認證慕尤丁為首相,馬哈迪提不信任動議落空
5月18日,國會會議結束後,馬哈迪召開記者會。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馬國首相慕尤丁以防疫為由,儘管5月18日召開國會,但僅有國家元首發表施政御詞,朝野無法進行辯論,因此馬哈迪對慕尤丁的不信任動議也落空。同時,安華與馬哈迪能否在政壇繼續合作,備受關注

今年2月馬來西亞「政變」,3月1日慕尤丁成為第八任首相後,馬來西亞的國會終於在5月18日召開,但僅有國家元首阿布都拉發言,朝野議員沒有就任何法案進行辯論,成了許多議會民主國家中,僅召開「一日國會」的罕見局面。

安華與馬哈迪聯手扳倒首相成空

儘管現任首相慕尤丁與前任首相馬哈迪(Mahathir Mohamad)同屬土著團結黨(以下簡稱土團黨),但他們已各擁支持者,分裂成兩個派系,慕尤丁是土團黨主席,而馬哈迪則任黨總裁。

儘管早今年2月政變發生後,馬國國家元首阿布都拉(Abdullah Ri'ayatuddin)在接見朝野國會議員後,宣布慕尤丁已獲得多數國會議員(馬國有222個國會議員議席)支持,得以任相並組閣,但馬哈迪仍希望透過在國會發動不信任動議,挑戰慕尤丁是否已獲得多數國會議員支持。

希望聯盟(以下簡稱希盟)是在2015年,由土團黨、人民公正黨、誠信黨、民主行動黨,但希盟政府已在今年2月瓦解了,因此土團黨內各以慕尤丁、馬哈迪為首的派系則形成了弔詭的局面。慕尤丁派加入與國陣、伊斯蘭黨組成的國民聯盟(國盟),馬哈迪派則留在希盟,並主張土團黨仍未離開希盟。

原本應在3月9日召開的國會,隨著突如其來的政治劇變,以及「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以下簡稱武漢肺炎)疫情的來襲,因此延後至5月18日召開,而希盟也期盼能趁此奪回政權。畢竟慕尤丁領導的土團黨議員在國盟中是少數派(28席),最大黨為巫統(39席),再加上慕尤丁任相後即面對了不斷攀升的武漢肺炎確診病例,其地位被各方認為並不穩固。

時間拉回至5月7日,《東方日報》報導,這天希盟宣布推舉公正黨主席安華(Anwar Ibrahim)為在野黨領袖,而非馬哈迪。不過接著在5月9日,是希盟在2018贏得大選,實現馬國首次政權輪替的兩週年,這天馬哈迪與安華發表聯合聲明,強調不會放棄人民的委託,他們將再次拋開歧見,爭取完成希盟未完成的改革。《聯合早報》報導,這份聲明強調不承認國盟政府,因為慕尤丁所領導的國盟並非民選政府。

不過馬哈迪期望在國會議會扳倒慕尤丁政權的願望很快又成空。儘管馬國國會下議院議長穆罕默德阿瑞夫在5月8日發表聲明,將在5月18日舉行的國會議程中,加入馬哈迪提出對首相慕尤丁的不信任動議,但5月13日國會秘書處卻發表聲明,稱18日的國會議程僅安排國家元首阿布都拉主持開幕後就休會,朝野不會對任何議案進行辯論,而媒體也不被允許採訪。

中央社》報導,背後的緣由是慕尤丁主張馬國武漢肺炎疫情並未平復,因此引用議會常規第11之2條文及第15之2條文,決定在18日上午10時召開的國會下議院會議,只允許國家元首進行開幕並發表施政御詞後,就全面休會。這意味著,馬哈迪、希盟挑戰慕尤丁任相合法性的希望落空。

此外,根據《當今大馬》報導,除了原被接納的馬哈迪提出的不信任動議受影響外,另一在野黨國會議員劉偉強(沙巴民興黨)要求辯論延長國會至8天的緊急動議也不獲討論了。同樣遭影響的還有執政黨國盟政府則原計劃向國會提呈的4項動議,包括申明安華為國會在野黨領袖、委任在野黨領袖出掌公賬會、展延國家元首施政御詞辯論,以及委任一專責委員會。

AP_20139248798270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馬國國家元首阿布都拉戴口罩(Abdullah Ri'ayatuddin)出席國會議會開幕。

5月18日上午10時,馬國國家元首阿布都拉發表施政御詞。《中央社》報導,阿布都拉首先向所有疫情前線人員致敬,並感謝他們在疫情期間為國家做出的極大貢獻,接著阿布都拉再度強調,土團黨主席慕尤丁確實獲得大多數國會議員的支持,因此有資格被委任為第8任首相。值得注意的是,馬國國家元首在國會的施政御詞,一向是執政黨政府所擬定的。

最終,5月18日召開的國會在一小時就結束了,可謂時馬國有史以來歷時最短的國會。

詭譎多變的馬國政局

就在國會召開的前一日,由馬哈迪兒子慕克里茲(Mukhriz)任州務大臣的吉打州(Kedah)政府垮台,《當今大馬》報導,慕克里茲17日正式宣布他已失去州議會多數支持,立即放棄州務大臣職位。他指控前首相納吉幕後操盤這次逼宮,因為他和父親馬哈迪對慕尤丁形成大戰,目的是為讓國盟政府接手吉打州後,納吉可增加自身的實力,以從各貪污醜聞中脫身。

儘管前首相納吉貪污官司纏身,但納吉仍是國盟政府的其中一國會議員。值得關注的是,國會召開前的5月14日,吉隆坡地方法庭裁決,由於控辯雙方已達致協議,納吉的繼子里扎涉嫌收受一馬公司12.5億元令吉(新台幣85.8億元)的洗錢案獲釋,惟不等同於無罪。而納吉所涉及的23億令吉(新台幣158億元)資金貪污及洗錢案則在國會召開後隔天開庭,各界認為慕尤丁執政有助於維繫納吉的政治生命。

18日國會結束後,馬哈迪等一眾希盟在野黨領袖召開記者會,唯獨不見早前被推舉為希盟領袖的安華出席。《當今大馬》報導,安華不僅沒派遣代表出席記者會,其領導的公正黨國會議員也無現身,因此不禁令人聯想另有內情。

報導指出,安華缺席記者會有兩種說法,一是安華不想被利用而拒絕出席,另一說法是安華要趕往《紐約時報》的採訪。

馬哈迪兒子慕克里辭去吉打州州務大臣的政治風波,加上馬哈迪無法在國會成功發動對其同黨的慕尤丁的不信任動議,馬哈迪家族的政治勢力被認為日漸挫敗;另一方面,日前希盟推舉安華成為在野黨領袖,而非馬哈迪,因此時而結盟夥伴,時而政治宿敵的安華與馬哈迪兩人能否再次攜手合作,為馬國政局帶來變局,仍舊是未知數。

AP_20059412319206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前排左至右,分別是慕尤丁、馬哈迪與慕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