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召開「一日國會」史上最短:國家元首再認證慕尤丁為首相,馬哈迪提不信任動議落空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馬國首相慕尤丁以防疫為由,儘管5月18日召開國會,但僅有國家元首發表施政御詞,朝野無法進行辯論,因此馬哈迪對慕尤丁的不信任動議也落空。同時,安華與馬哈迪能否在政壇繼續合作,備受關注
今年2月馬來西亞「政變」,3月1日慕尤丁成為第八任首相後,馬來西亞的國會終於在5月18日召開,但僅有國家元首阿布都拉發言,朝野議員沒有就任何法案進行辯論,成了許多議會民主國家中,僅召開「一日國會」的罕見局面。
安華與馬哈迪聯手扳倒首相成空
儘管現任首相慕尤丁與前任首相馬哈迪(Mahathir Mohamad)同屬土著團結黨(以下簡稱土團黨),但他們已各擁支持者,分裂成兩個派系,慕尤丁是土團黨主席,而馬哈迪則任黨總裁。
儘管早今年2月政變發生後,馬國國家元首阿布都拉(Abdullah Ri'ayatuddin)在接見朝野國會議員後,宣布慕尤丁已獲得多數國會議員(馬國有222個國會議員議席)支持,得以任相並組閣,但馬哈迪仍希望透過在國會發動不信任動議,挑戰慕尤丁是否已獲得多數國會議員支持。
希望聯盟(以下簡稱希盟)是在2015年,由土團黨、人民公正黨、誠信黨、民主行動黨,但希盟政府已在今年2月瓦解了,因此土團黨內各以慕尤丁、馬哈迪為首的派系則形成了弔詭的局面。慕尤丁派加入與國陣、伊斯蘭黨組成的國民聯盟(國盟),馬哈迪派則留在希盟,並主張土團黨仍未離開希盟。
原本應在3月9日召開的國會,隨著突如其來的政治劇變,以及「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以下簡稱武漢肺炎)疫情的來襲,因此延後至5月18日召開,而希盟也期盼能趁此奪回政權。畢竟慕尤丁領導的土團黨議員在國盟中是少數派(28席),最大黨為巫統(39席),再加上慕尤丁任相後即面對了不斷攀升的武漢肺炎確診病例,其地位被各方認為並不穩固。
時間拉回至5月7日,《東方日報》報導,這天希盟宣布推舉公正黨主席安華(Anwar Ibrahim)為在野黨領袖,而非馬哈迪。不過接著在5月9日,是希盟在2018贏得大選,實現馬國首次政權輪替的兩週年,這天馬哈迪與安華發表聯合聲明,強調不會放棄人民的委託,他們將再次拋開歧見,爭取完成希盟未完成的改革。《聯合早報》報導,這份聲明強調不承認國盟政府,因為慕尤丁所領導的國盟並非民選政府。
不過馬哈迪期望在國會議會扳倒慕尤丁政權的願望很快又成空。儘管馬國國會下議院議長穆罕默德阿瑞夫在5月8日發表聲明,將在5月18日舉行的國會議程中,加入馬哈迪提出對首相慕尤丁的不信任動議,但5月13日國會秘書處卻發表聲明,稱18日的國會議程僅安排國家元首阿布都拉主持開幕後就休會,朝野不會對任何議案進行辯論,而媒體也不被允許採訪。
《中央社》報導,背後的緣由是慕尤丁主張馬國武漢肺炎疫情並未平復,因此引用議會常規第11之2條文及第15之2條文,決定在18日上午10時召開的國會下議院會議,只允許國家元首進行開幕並發表施政御詞後,就全面休會。這意味著,馬哈迪、希盟挑戰慕尤丁任相合法性的希望落空。
此外,根據《當今大馬》報導,除了原被接納的馬哈迪提出的不信任動議受影響外,另一在野黨國會議員劉偉強(沙巴民興黨)要求辯論延長國會至8天的緊急動議也不獲討論了。同樣遭影響的還有執政黨國盟政府則原計劃向國會提呈的4項動議,包括申明安華為國會在野黨領袖、委任在野黨領袖出掌公賬會、展延國家元首施政御詞辯論,以及委任一專責委員會。

5月18日上午10時,馬國國家元首阿布都拉發表施政御詞。《中央社》報導,阿布都拉首先向所有疫情前線人員致敬,並感謝他們在疫情期間為國家做出的極大貢獻,接著阿布都拉再度強調,土團黨主席慕尤丁確實獲得大多數國會議員的支持,因此有資格被委任為第8任首相。值得注意的是,馬國國家元首在國會的施政御詞,一向是執政黨政府所擬定的。
最終,5月18日召開的國會在一小時就結束了,可謂時馬國有史以來歷時最短的國會。
詭譎多變的馬國政局
就在國會召開的前一日,由馬哈迪兒子慕克里茲(Mukhriz)任州務大臣的吉打州(Kedah)政府垮台,《當今大馬》報導,慕克里茲17日正式宣布他已失去州議會多數支持,立即放棄州務大臣職位。他指控前首相納吉幕後操盤這次逼宮,因為他和父親馬哈迪對慕尤丁形成大戰,目的是為讓國盟政府接手吉打州後,納吉可增加自身的實力,以從各貪污醜聞中脫身。
儘管前首相納吉貪污官司纏身,但納吉仍是國盟政府的其中一國會議員。值得關注的是,國會召開前的5月14日,吉隆坡地方法庭裁決,由於控辯雙方已達致協議,納吉的繼子里扎涉嫌收受一馬公司12.5億元令吉(新台幣85.8億元)的洗錢案獲釋,惟不等同於無罪。而納吉所涉及的23億令吉(新台幣158億元)資金貪污及洗錢案則在國會召開後隔天開庭,各界認為慕尤丁執政有助於維繫納吉的政治生命。
18日國會結束後,馬哈迪等一眾希盟在野黨領袖召開記者會,唯獨不見早前被推舉為希盟領袖的安華出席。《當今大馬》報導,安華不僅沒派遣代表出席記者會,其領導的公正黨國會議員也無現身,因此不禁令人聯想另有內情。
報導指出,安華缺席記者會有兩種說法,一是安華不想被利用而拒絕出席,另一說法是安華要趕往《紐約時報》的採訪。
馬哈迪兒子慕克里辭去吉打州州務大臣的政治風波,加上馬哈迪無法在國會成功發動對其同黨的慕尤丁的不信任動議,馬哈迪家族的政治勢力被認為日漸挫敗;另一方面,日前希盟推舉安華成為在野黨領袖,而非馬哈迪,因此時而結盟夥伴,時而政治宿敵的安華與馬哈迪兩人能否再次攜手合作,為馬國政局帶來變局,仍舊是未知數。

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灣全英文課程HEC Liège EDBA,把博士頭銜鍍金在您的名片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代業界對具備博士學位的高階主管需求日益增長,但在忙碌的工作卻難以腾出時間攻讀博士學位。幸運的是,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開設了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最快可在2年內完成博士課程與發表,為渴望提升自我和更新產業知識的高階主管與企業家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機會。
現代商業界對於高階主管具備博士學位的需求日益增長,但許多專業人士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難以腾出足夠時間攻讀博士學位。幸運的是,現在有一個解決方案:比利時列日大學在台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除了提供一個在職攻讀歐洲頂尖企管博士的機會,還提供了一系列研討會發表的協助與各領域的專家建立強烈的人脈連結,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專班最快可以在2年內完成博士課程與發表,為那些渴望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更新產業知識的高階主管與企業家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學習機會。

學術研究與實務兼顧,提升個人品牌影響力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家與高階主管必須面對複雜的挑戰,例如: 全球化所產生的地緣政治動盪、技術快速創新造成市場的高度不確定性等。EDBA博士學位能夠提供深入的商業洞察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企業家及專業經理人能夠更好地應對這些整合與挑戰。此外,博士學位也是個人品牌建立的一個關鍵因素在商業界享有崇高的聲望和尊重,為高階主管及企業負責人打開更多商業拓展的機會,並且是領導者和決策者的首選。
擁有博士學位不僅展示了專業經理人的學術涵養,也體現了他們對自己產業發展的承諾和毅力。學位的獲得除了彰顯其頭銜與專業能力,更增加自信並開展職涯與事業願景。完成學位後除了成為該領域之專家,並增強自己在組織內部和外部的影響力,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學位也為高階經理人開啟了更多的不同產業的交流機會和晉升通道。許多企業和組織都尋求具有博士學位的高階主管、董事,他們被認為具有深入的商業洞察力和領導能力。

全台獨家全英文授課環境接軌全球最新商業議題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在台以全英文授課為特點,為學員提供了一個全英語環境的學習機會。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學員的英語能力,還能讓他們在全球商業環境中更自信地交流和合作。此外,彙集了一流的教授和業界專家,他們具有豐富的實務經驗和學術造詣,能夠為博士候選人們提供專業指導和深入的商業洞察力。
時間效益最大化 – 兩年完成,學習品質不打折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高階企管博士提供了一個精心設計的課程結構和專業指導的學習方案,使博士候選人能夠最快2年內完成學位與發表。首先,課程內容涵蓋了企業管理領域的核心知識和最新研究成果,從策略管理到領導力發展,從知識創新到市場行銷工具的革新等。其次,博士班提供了個別化指導和專業支持。除了每位學員將被指派一位專業的指導教授提供個人的指導,課程模組更導入了每學期兩天的獨立學習課程(Independent study),由列日大學欽點的導師親自手把手帶領博士候選人完成研討會、期刊以及畢業論文答辯。這種一對一的指導可以加快學習進程,確保學員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學業要求。

就讀比利時列日大學高階企管博士,完整您的事業版圖
最後,快速攻讀高階企管博士班對於高階主管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列日大學在台全英文授課的高階企管博士班不僅提供了學術、知識和實踐技能,還培養了企業家與高階主管在全球商業環境中不可或缺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這些都是現代商業領袖必須具備的關鍵素養,才能在全球化的商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更多精采課程內容請洽:比利時國立列日大學EDBA在台辦事處(02)6605-0679
本文章內容由「中碩教育集團」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