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致電習近平:想和美國做生意,先修改「反恐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複雜先進的監聽計畫曝光後,北京就積極主張有必要加速提高資訊網路安全措施。
自由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2日接受路透訪問,嚴詞批評中國正在制定的「反恐怖主義法」中,要求電信、網路業者預設「後門」、交出保護資料的密碼等規定;歐巴馬說,他已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這個問題,「我們向他們非常清楚表達,若要和美國做生意,他們就得修改這一點。」
中國首次制定的「反恐怖主義法」草案,2月底剛在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3次會議二審,預計數月內通過立法。北京的《反恐法》草案影響非常深遠,不但要求科技業者交出密鑰(encryption keys)、保護資料的通行碼,還得在系統中安裝「後門(backdoors)」供中國主管機關監督之用。
歐巴馬在訪問中表示,這些規定「本質上會強迫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外國公司,向中國政府交出能窺探、監視其所有用戶活動的機制」,「可以想見,科技公司不會願意照辦」。
歐巴馬認為,長期而言,這種限制做法反而會傷害中國經濟,「因為我不認為有哪家美國或歐洲公司,哪家國際性企業可以將資料、個人資料全盤交給一個政府後安然脫身。所以,我們向他們非常清楚表達,若想要和美國做生意,他們就得修改這一點」。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中時指出,華盛頓和西方商業遊說團體認為,儘管北京當局制定的《反恐法》對本土企業和外國企業同樣有效,但結合新的銀行業監管規定以及近期密集的反壟斷調查,在中國的外國企業似乎遭到了更為不公平的監管和壓力。在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複雜先進的監聽計畫曝光後,北京就積極主張有必要加速提高資訊網路安全措施。
但路透也不忘指出,包括美、英等西方國家政府,多年來也曾不斷要求科技公司披露加密方式,且獲得一定成效。美國聯邦調查局與國家安全局去年底才警告Google與蘋果等公司,不要使用政府無法破解的加密技術。
蘋果報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3日回應:「制定反恐法是中國依據當前實際需要提出。」盼美方冷靜、客觀對待。中國網友則不滿歐巴馬強硬態度,高喊:「美國沒資格干預中國制定法律,不交(資料)就滾出去吧!」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中時報導,與此同時,在中國近年來公布的中央政府採購清單中,已有許多涉及資安問題的海外品牌遭大陸剔除,多數皆為美國公司的產品。如美國英特爾旗下的防毒軟體McAfee,以及知名的美國賽門鐵克(Symantec)及俄羅斯卡巴斯基(Kaspersky)等軟體。
分析認為,中國政府亦擔心採用外國軟體引發的資安疑慮,中國中央採購中心有官員先前表示,本土防毒軟體能比海外企業提供更多的後續產品保障;不過,業界大多認為,中國政府此舉真正目的是扶持本土科技產業發展。
Tags:
一圖看懂——讓專業的來,居家照顧服務員都在忙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長照服務成為承擔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隨著時間的推進,所謂的「高齡化」、「少子化」社會,已經從一個社會學名詞,成為我們的日常。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起,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正式超過了14%,今年老人人數則已超過425萬,預計到2025年,每五位居民中,就將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這不僅是一個數字上的變化,更是對我們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挑戰。
在這樣的變遷中,其實許多長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家中,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然而,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家庭結構,這樣的願望似乎越來越難達成。取而代之的,是長者們必須獨居,或與同樣年長的配偶互相照顧的現實。因此,長照服務成為承擔這些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
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1. 備餐服務、協助進食:
服務內容:依照長輩的需求、營養狀況和牙口狀況準備餐點及協助進食。
眉角:如果長輩牙口較不好,居服員會將餐食煮得較軟或打成泥、剪碎, 讓長輩容易進食。若長輩排斥泥狀食物,則將豆類或穀物類食物打成稀狀,讓長輩直接飲用。需要依照長輩的吞嚥能力,準備合適的餐具。一般會建議長輩自主進食,若需要由居服員協助,則必須注意餵食的速度及進食速度。但不管長輩是否可自行進食,居服員皆需要請長輩張口確認是否食物皆已吞嚥完畢,避免長輩因為食物留在口中而嗆到,發生危險。
2. 沐浴服務: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穿脫衣服、進行沐浴。
眉角:沐浴的過程需要注意水溫,以手臂內側測量溫度是否適中。須注意避免水流到眼睛。沐浴的過程會坐在馬桶或是便墊盆椅上,若長輩仍有行走能力或手部功能,居服員會鼓勵長輩自己清洗正面,背面由居服員協助,以維持長輩的生活機能,延緩退化。在沐浴的過程中,居服員須注意長輩的隱私,但也同時必須注意通風,避免室內太悶導致長輩或居服員昏倒。
3. 陪同外出、陪同就醫、採購:
服務內容:許多個案因身體狀況較難獨自外出,因此居服工作中陪同外出散步或就醫、協助個案採購日用品都是很重要的服務,攙扶步伐不穩的長輩到外面散步運動,或是為長輩採買衛生紙、洗髮精等日常用品,讓他們可以生活地更加舒適。
4. 基本日常照顧: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翻身、移位、修剪指甲、協助上下床、刷牙洗臉、協助換尿布等基本日常照顧。
眉角:在進行任何活動前,確保環境安全,無滑倒或絆倒的風險。使用適當的輔助工具和技巧,來避免造成長輩或照顧者的傷害。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以防止感染。考慮長輩的健康狀況和特定需求,並根據這些需求調整照顧方法。在進行照顧時尊重長輩的隱私和尊嚴。
除了以上四項最基本的服務項目之外,還有足部護理、管灌、翻身拍背、測量生命象徵、肢體關節活動、陪同外出、陪同就醫等等服務,都可以依不同長輩的需求來安排。
伊甸基金會自成立之初,就秉持著一個堅定不移的使命: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持續不斷的支持與服務。這一理念源於創辦人之一、已故的身障作家劉俠女士,以及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共同懷著一個夢想,希望無論是誰,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和成長。劉俠女士曾這麼說過:「有一大片園地,種花種樹,養各類家禽,有工場、有房舍、有足夠的場地供人休閒娛樂。徜徉其間的,是那些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走路走不好,以及弱智、顏面傷殘、心智障礙的孩子…這是他們的伊甸園。」
走過四十年的歲月,伊甸基金會期待著,有一天,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感到安全、溫暖和被接受。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伊甸基金會會繼續努力,承擔起照顧和支持的責任。
伊甸基金會«老人照顧服務計畫»,透過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失智據點、喘息等專業多元的服務,疼惜長輩及照顧者,讓長輩在最熟悉的地方找到服務,也讓照顧者在專業的地方得到喘息。讓每一位長輩安心、放心、快樂地好好變老。詳情請上網搜尋「伊甸 老人照顧」,或撥打支持專線0800-02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