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那些寄生於美國高等學府的暗黑帝國,孔子學院豈是獨創?

回顧那些寄生於美國高等學府的暗黑帝國,孔子學院豈是獨創?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崛起的美國遭遇大蕭條後的主要憂慮是共產主義,不是法西斯。高牆內的學術菁英,從哈佛、耶魯、哥倫比亞,到貴族式的女子文理學院,這些頂尖學院的校長、教務長、院長們,在不談政治、厭惡政治的虛偽面具下,一步一步讓他們的大學淪為納粹政權的化妝師。

檢視共產中國在美國學院的所做所為,加上美國學院高層對中國政權的態度,與其說諾伍德是在記錄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學院如何受納粹蠱惑,不如說他是用歷史反照出當代美國學院面對中國的姿態。他們正在複製一樣的悲劇,這才是諾伍德這本書令人不寒而慄的地方。唯一不同的是,早已高度工業化的德國,讓希特勒只花不到十年的時間就露出真面目,自認無敵,公然發動戰爭;而原本落後的中國要花更久的時間才能翻牌。不幸的是,美國學界已蹉跎數十年。

就像30年代的美國學界並非不知納粹政權下人民的處境,此時的美國學界也不可能不知道中國的現況。但西方對中國做出什麼讓它改變嗎?沒有,西方維護的基本價值遇到中國就自動打折,從學術自由到民主人權都是如此。不但縱容,事實上西方的學術界一直在幫忙美化中國政權,重複當年對納粹德國的縱容與美化。

其實希特勒對美國學界的策略幾乎成功。希特勒籠絡美國學界唯一的目的是將來一旦德國發動戰爭,學界做為政策的智庫,能讓美國保持中立。以30年代美國學院與政治菁英的思維來看,美國的確有可能不涉入歐洲人的戰爭。但希特勒沒有想到的是,1938年底納粹發動的所謂「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逆轉了美國學院對納粹的態度。如上述那些原本同情納粹的校長們與學校高層,在「水晶之夜」的暴行被揭露後幡然醒悟,紛紛加入學生反納粹的行列,為日後美國對德國宣戰找到道德基礎。

美國學界對中國這列失速列車何時才能幡然醒悟?令人憂慮的是,不是沒有讓人看清中共政權的重大事件,例如1989年發生在天安門的「六四屠殺」,根本是是中國版的「水晶之夜」,但西方在拉長的時間中,已看不到效果,三十年後已經沒有任何一所美國大學以「六四屠殺」抵制與中國的學術交流。2019年香港的反送中運動也是一樣,這史上最壯闊的反抗示威,震撼世界,引發媒體與全世界的關注,但激不起美國學院的一點漣漪。武漢肺炎會是倒下的第一張骨牌嗎?沒人有把握。

哈曼要滅絕猶太人的惡念來自猶太人不向哈曼跪拜,但當哈曼強大到控制帝國,必須向他跪拜不會只有猶太人。當今不向中國跪拜的只有台灣,但中國的惡念不該只是台灣人的焦慮。

本文經思想坦克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